兴趣是开启孩子智慧之门

2015-09-10 07:22陆菊兰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板演被除数小数点

陆菊兰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爱每一个学生,更应该用爱呵护每个孩子最纯洁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一、展示亮点,激活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是个动态生成的过程,真正的课堂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课堂。作为老师,当学生出现一些错误的或者是出乎意料的答案时,不该忽略甚至批评,因为这样学生的自尊心最容易被伤害,兴趣便无从谈起。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这些“意外”,发挥教学机智,让意外成为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思维“活”起来,“融错”会让精彩不约而至。

案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在移动小数点的位置时学生最容易出错,有一部分学生会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而不考虑“扩大的倍数是否相同”。为此,在新授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强调且出示竖式计算“2.25÷1.5”作为巩固题,并指名学生板演。我巡视时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板演的学生还在慢慢地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的“2.25”的小数点划去。这时,其他学生纷纷喊道:“错了!错了!”示意学生安静的同时,我感到纳闷:在算理方面,我花了足够多的时间,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从商不变性质入手,为什么还有学生先划去被除数的小数点呢?正当我准备纠错的时候,出现了令我惊讶的一幕:他又把除数的小数点划去,在5的后面添了一个0,接着演算的算式是225÷150=1.5。我暗自庆幸自己没有妄下定论,也为这位学生的创新思维感到欣慰。我接着问其他学生:“你们的计算结果也是1.5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是。”这时,一生站起来说道:“他的答案是对的,但方法是错的。因为我们在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应该把除数变成整数,然后根据除数扩大的倍数,相应地扩大被除数的倍数。这里除数扩大10倍,被除数也应该扩大10倍。”我没有解释,而是用信任的目光示意板演的那位学生解释。他回答道:“我把2.25的小数点划去是把被除数扩大100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除数的小数点也要向右移动两位才能扩大100倍,所以添上一个零,把1.5变成150.”我接着问:“同学们认为他解释的合不合理?”“合理。”又有学生问:“老师,照这样,是不是所有的小数除法都可以转变成整数除以整数了?”“是的,只不过要注意正确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我因势利导,让学生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优劣。在激烈的讨论与争辩中,我又设计了一道竖式计算“2.2525÷1.5”,让学生学会方法的择优。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积极的情感体验,而情感态度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掘、把握。因此,教师要用“心”施教,充分发掘学生的亮点,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只要学生经过努力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都应该给予足够的表扬和鼓励,从而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二、利用学具,点燃学习兴趣

“科学始于好奇”。小学生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正是引起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因此,巧妙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点燃他们创作的火花。

如教学“6的认识”一课时,我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利用学生天性好动和好奇的年龄特点,让学生先用手中的6根小棒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学生兴趣盎然,很快摆出如正六边形、电视机模型、篱笆等图形。乘机启发学生思考:“6是由几和几合起来的?用小棒摆一摆、比一比,看谁的摆法最多!”这里,我巧妙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把学生有直观操作引向抽象分析,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厚,个个聚精会神地寻找合成6的几组数。紧接着我让学生小组交流摆的方法,学生很快发现规律并找出组成6的几组数。这样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了组成6的两个数、三个数甚至6个1组成6。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集中练习两个数组成6的几组数,为计算加减法打下基础。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由饶有兴趣的直观操作到后来的急于探索奥秘,每一次新的发现都兴奋不已,充分品尝到学习的快乐。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提出了课本上没有的独到见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主动学习的情绪很高。我还发现利用学具不知不觉中点燃了学生的创造火花,真是一举多得。

三、用心评价,呵护学习兴趣

1.反思

案例解决问题教学片断:

师:这道题该怎么样解答?谁愿意把你的解答过程写到黑板上来?(一生板演,其他地方都写对了,唯独写单位名称时忘了加括号。)

师:同学们,他的解法对吗?(对)对?仔细看看,他丢掉了什么?

生:丢掉了括号。

师:是啊,太粗心了。(随手在黑板上画了个大大的“×”)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这位学生再也没有举手。为什么会这样?严格不等于苛求,求全责备的教学只会换来学生对学习的畏惧。因此,评价不全是为了对与错的甄别,评价最应该发挥的功能就是激励。

2.改进策略

师:××同学,你能向同学们解释一下你的解题过程吗?(生说略)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解法吗?(赞同)××同学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我们再完整地看一遍他的书写过程。按照规定,这里写单位名称时应该——

生:加上括号。

师:××同学,你愿意上来补写一下吗?

(生上台在黑板上添加括号)

师:真好!(随手在黑板上写了个“优”字)

若运用这样的评价,这个孩子脸上肯定是笑眯眯的。以后一定会积极回答问题。

评价具有引导功能和激励功能。发挥评价的引导功能,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稳固的数学认知结构;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每一个问题、每种想法都不要轻易否定,而要充分挖掘其中的合理成分,科学地进行评价。

“热爱每一个学生”是陶行知先生的人生格言。老师要向陶行知先生学习,在与每一个孩子相处的时光里都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时刻谨记要呵护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打开孩子的智慧之门,让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充满乐趣。

猜你喜欢
板演被除数小数点
小数点添在哪儿
商一定小于被除数吗
数学课堂学生板演的作用及基本形式
被除数可能是几
小学语文课堂中学生板演问题的探析
被除数可能是多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策略
巧求被除数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超级小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