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作业入手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三个途径

2015-09-10 07:22张志英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提高途径信息技术课课堂作业

张志英

摘 要: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课程,中学课程教学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由于受到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知识经验的影响,当前信息技术课堂效率还有待于提高。文章从课堂作业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突出课堂作业的预见性、全面性和及时性,提高课堂作业的时间效率、内涵效率和方法效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 课堂作业 课堂效率 提高途径

当前,不少学生对信息技术这样的考查科目的重视程度不够,客观上投入的学习时间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尽可能地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使得学生在单位时间里尽可能地掌握教学重点。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是从课堂作业入手,通过突出课堂作业的预见性、全面性和及时性,使得教与学达到良性互动。

1.布置课堂作业要突出预见性

课堂作业是教学的巩固和延伸,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作业,要求教师在掌握大纲、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善于根据不同章节的具体教育教学要求和训练重点设计学生作业。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作业的结果要有预见性,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对设计好的作业无论难易教师一定要自己先做一遍,做到心中有数,指导学生时才能有的放矢。

教师通过预操作提前了解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示学生,从而避免学生在操作中出现的不必要的错误。

2.设计课堂作业要突出全面性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接受程度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采用不同练习策略。对于优等生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使其从“吃不饱”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对于中等生可以保持正常进度,使其从“吃不好”到靠一靠便体验到成功,对于学困生可以加大辅导力度,使其从“吃不到”到跑一跑也能尝到学习的乐趣。通过分层练习,促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更好发展。例如在设计Excel函数一节的作业时,我设计如下四项任务:

任务1:在“初一年级兴趣小组报名统计表”(如下表所示)中,用函数计算出各兴趣小组的“总人数”。

任务2:在“初一(1)班学生体检统计表”(如下表所示)中,用函数计算出“身高”、“体重”、“视力”的平均值。

任务3:在“‘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评委评分表”(如下表所示)中,计算出每位选手的“最高分”、“最低分”。

任务4:在“‘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评委评分表”中,计算出每位选手的“最后得分”(最后得分等于7位评委的总分减去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其中,任务1(求和函数sum的使用)和任务2(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的使用)是和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求和函数平均值函数是本堂课的基本学习目标;而任务1和任务2都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完成任务3(求最大值函数max和求最小值函数min的使用),这是本堂课的难点;任务4则鼓励学生完成,因为这是对前面学过的公式和函数进行综合应用,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不太能理解,一些基础较好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答题,从而在实现课堂教学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拓展和提升。

3.批改课堂作业要突出及时性

课堂作业批改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与学实现沟通的一个关键纽带。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考查科目,往往不受学生重视。譬如在平时教学中,有时受教学软件的限制,一旦教师关闭教学软件,有些学生根本不做教师布置的作业而在那儿玩游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还有就是有的教师本身对作业批改不够重视,教师不重视,学生当然就应付。要改变这种现象,在平时教学中,我要求学生按时提交作业,而教师则应该认真批改和打分,并及时将作业的批改情况和分数反馈给学生。在批改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关注后进学生的作业,经常给其一些鼓励的评语,这样使得这些学生知道老师是很关心自己的,他们也就愿意尝试做我布置的作业。我曾经教过一个初一学生,他是从别的地方转学到我们学校,其计算机基础很差,刚开学一连几次作业都没交,我就给他留言问他为什么作业不交,如果不会的话欢迎他随时来问我,果然我留言后的第二节课他就开始慢慢尝试做,遇到不会的也经常问我,一个学期下来他从原来的一点都不会,到会做一点,再到我布置的作业全部完成,我看到了他的进步。同时教师从作业批改中可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教学,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也可以发现自己哪些方面掌握得好,哪些方面还有问题,从而及时抓住薄弱环节,迎头赶上,这样教师和学生之间才能实现良性互动,教学相长。

布置课堂作业突出预见性,可以提前掌握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时间上提高效率;设计课堂作业突出全面性,可以在达到基本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能力,从内涵上提高效率;批改课堂作业突出及时性,可以在较短的周期内实现教与学的积极沟通、取长补短,从方法上提高效率。实践证明,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努力提高课堂作业的时间效率、内涵效率和方法效率,信息技术的课堂效率可以得到较大提升。

猜你喜欢
提高途径信息技术课课堂作业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论提高广西农垦国有龙北总场红江橙单产途径
微课程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
基于真实性学习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究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