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15-09-10 07:22牛炳前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牛炳前

摘 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高中历史教学出现的“低效”课堂已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难题。由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落后等因素造成的低效课堂,导致学生厌学、老师厌教,使原本有趣的历史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毫无乐趣。因此,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是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文章就如何打造初中历史高效课堂作了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 高效课堂 打造策略

一、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备受青睐。一些教师认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就是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谈讲色变。有的教师则一味追求课堂上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一味追求课堂气氛上的“热闹”;一味追求课堂教学手段的花哨等教学过程表面上的“唯美主义”。特别是公开课、示范课或观摩课,更是让人觉得如此。教师不加以引导,不发挥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这样的课堂是不是对新课改的扭曲呢?能谈得上高效吗?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就其外延而言涵盖高效的课前精心准备、返归教学本质的课堂教学中实施和教师课后的反思与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实现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打造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历史教学要把握课程标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三维目标达成度。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准确理解教材的基本框架和知识结构,明确教材要实现的目标和达到相应的要求,提高三维目标的达成度。结合高效课堂理论的学习,我认为打造高效课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历史,积极参与历史教学活动,如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历史上出现的矛盾、纠纷,从而产生了解历史和探寻历史的愿望。

2.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运用多种方式展现历史发展的态势,尤其是通过教师清晰明了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历史的背景、主要经过和结果,通过具体、生动的情节感知历史,清楚地了解具体的历史状况。

3.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注重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

4.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注意历史发展的纵向、横向、因果、现象与本质联系。如改革的发生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分析。

5.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在相应的教学条件下,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二)做好课前准备,为高效课堂打好基础。

打造历史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高效备课。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的学科知识的教学转变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科能力教学,一切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将教材、教参、课标、多媒体和“学情”等作为教学资源服务于课堂教学,将它们高效整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教学设计,即教师的“导案”和学生的“学案”。但是导案和学案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实际进行适度的修改和完善,才能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1.抓好课前预习,认真了解“学情”。预习是学习的起点,它除了对知识起到“先学”的作用外,更主要的是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便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方案。所以,教师要设计好预习方案,实现高效课堂预习先行、问题前置的策略,还要注意把握好难度,为学生的预习准备一些便利条件,使学生比较轻松地完成对知识的预习。

2.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切合学生实际。教师在设置三维教学目标时,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内容要具体、明确,可操作,可达成。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不要追求面面俱到、内容繁多。否则,目标难以实现。

(三)组织教学过程,打造高效课堂。

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事关高效课堂的成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设置的问题要有思考价值、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课堂内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其次,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2.要给学生提出指向明确的学习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如果教师指令不明确,学生将不知所向,出现混乱,这将大大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讲授占用了学生的思考时间,代替了学生的探究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就会受到限制,这样的课堂不会高效。

3.设计好课堂讨论和交流(辩论)活动。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设计适宜讨论的话题,问题要有价值、有意义、有分量。二是讨论活动要组织严密,小组讨论要组织紧凑有序,注重实效。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在课前、课中下工夫,课前要把握好备课和学生预习两个环节,备课要依据新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课堂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设计好每个环节、控制好课堂,使学生充分参与各项教学活动,取得共同进步。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自主探究教学的实践探索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选考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随想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