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吧,音符!

2015-09-10 07:22费钢英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创设情境音乐教学

费钢英

摘 要: 音乐是一种快乐,是一种思维的声音,是一种智慧的启示。作者是一名农村中学音乐教师,对农村音乐教育有深切体味。一直以来,农村初中音乐教学总是滞后于城市教学,至今还脱离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音乐教育处于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阶段,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创造性和能动性,是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努力实践的新课题。

关键词: 音乐教学 改变模式 创设情境 优化课堂 改变评价

音乐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快乐音乐课的亲身体验,培养并不断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鉴赏、表现甚至创造与创新等能力,通过音乐审美与表现,塑造真善美的心灵,养成良好的人格与道德品质。最终,实现音乐教育终极目标:培养高尚、完美的人。据此,我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自身教学经验进行开放性教学尝试和探索。

一、改变模式,激活课堂

新课标强调的是教学应“以人为本”,所以学生才是教育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把他们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充满韵味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如教莫扎特的抒情歌曲《渴望春天》时,让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美景。此时,教师可以结合音乐,声情并茂地为学生描述春天里的情景,野花、绿草、黄鹂……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温暖。

二、创设情境,活跃课堂

创设风俗情境,活跃音乐课堂氛围,“弘扬民族音乐”是《课标》的十大基理念之一,要求将我国各民族优秀传统音乐作为重要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探索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拓宽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尊重与理解各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让学生感知中国音乐文化的心境美、风格美、特色美,让学生理解音乐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新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新课改教学理念下,要给学生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灵感。所以,培养学生倾听兴趣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

如欣赏歌曲《祖国颂》时,可以先播放中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的精彩比赛画面及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凝望着中国国旗冉冉升起时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然后启发学生,此时,学生热情高涨,喜笑颜开,教室里充满欢天喜地的气氛。这样一来,极大地激发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课堂

音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想象,进而才有听众审美的提高。因此,音乐欣赏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听”,超越一般感知的“听”,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如此就要先在“听”上下工夫,让学生主动被“听”吸引住,而后才有“被教育”的可能,这是音乐欣赏实施美育的第一步。要实施此第一步,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调动情感,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情感活动。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感情,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把抽象的音乐形象化,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变得直观具体,引导学生在情景交融中感受音乐,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全面投入到画面意境中。例如,欣赏《新疆之春》时,采用多媒体,当前奏响起,画面展现出草原的苍茫辽阔之美,还有如白云般的羊群,强悍奔跑的骏马,绿毯上星星点点的帐篷,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如诗如画,再加上雄浑、嘹亮的歌声,学生情趣被牢牢抓住,他们被优美的旋律吸引,为明朗的草原气息所陶醉。在观看画面、聆听音乐之中你就会一下子明白音乐表现的事物。

四、改变评价,完善课堂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课标提出:“应在体现素质教育目标的前提下,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出发点,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这与以往传统“成绩考核”有很大区别。新课标的评价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而且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音乐课教学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因此音乐学科的终结性评价应该紧紧围绕学生的艺术实践,于是我改变考试模式,把考试形式分成以下三种。

1.平时评价在课堂上以“快乐五分钟”为载体,进行个人才艺表演及相关知识与能力评价。

2.课堂教学中以“班级音乐会”为主要载体进行评价。

3.“班级音乐之星”指期终总评以星数、等级、评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学科终结性评定。

实践证明,它有效推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学习兴趣,增强勇气与自信心;使不同程度、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都得到激励、得到发展;及时反馈学习过程中的信息,有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法。课堂评价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习之间搭起一座座金桥——教师不再是评委而是组织者、不再是裁判而是领队,建立了师生间和谐的教学关系。

总之,教学模式的改变、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手段的优化、教学评价模式的改变大大提高了农村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农村中学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了农村中学学生的情感体验,更有利于新课程在农村中学的深入实施。我相信只要农村音乐教师保持探究实施新课程的动力,音符一定会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跳跃起来,农村中学音乐这方园地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创设情境音乐教学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