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中国元素”的英语教学设想

2015-09-10 17:41王帆
考试周刊 2015年82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王帆

摘 要: 本文以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业基础课程为基础,对专业基础课和理论课分别提出了添加“中国元素”的英语教学改革设想,并陈述其原因和合理性。

关键词: 中国元素 英语教学 课程改革

英语专业自开设发展至今,其重心始终保持在了解西方语言、西方文化、文学、历史、生活等各个方面。但在与英语语言使用者进行对话交流时,专业学生常常陷入窘境。我们对别人了解太多,对用英文表达自己的生活了解过少,举例来说,中国学生如果和英国学生聊莎士比亚,大部分英国学生都会瞠目结舌、目瞪口呆,但一聊自己家门口的事情,却是抓耳挠腮地表达不出来。时间长了,不止削弱学习语言的自信,还会导致抗拒、自卑心理。对于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讲,课程的设计是否可以更丰富一些?能否让学生在外国人面前可以自如地表达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生活的了解和热爱?添加了“中国元素”英语教学的设想正是基于此而提出的。

此次设想的课程模板参考的是笔者所在的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课程。外院专业基础课程分为两大块进行教授,基础英语部分和理论英语部分。基础英语部分包括的课程为:综合英语、高级英语、泛读、报刊阅读、写作、英语发音、听力、口语、视听说等。理论英语包括的课程为:语言学、语言测试学、英语语法、翻译理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英语论文写作等。具体调整、设想如下。

一、基础课部分

综合英语、高级英语是各大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也是教授时间最长的课程。贯穿大学四年的教学是为了一步步地将学生引上语言学习的正轨,提高语言感受力、审美力和表达力。从选材来看,基本都是英文原文摘选,难度逐步递增。特别是到了高级英语阶段,完整的英文短篇小说逐渐出现。那么,有没有这么一种可能,即在高级阶段摘选部分优秀的中文译文文章,打破英汉、英英学习的惯性思维方式,拓展学生对于汉英词汇、语法、修辞、关联等各个层面的语言觉知,也更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与此相应的,泛读和报刊阅读更不用非英文原文不可了,转而侧重与外在世界的现时关联性的各类英文原文和译文作品,使学生接触到语言发展的最新动态,对于写作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也会有更深层的理解。

发音、听力、口语和视听说课程的设立前提便是立足于生活的学习。语文学习是不需要这一块的,因为我们本身就浸染在生活之中。但英语学习却急需这一板块的补充,而且是多元化的补充。具体来讲,通过与汉语拼音的比较分析,可以对英语语音音位有更准确的把握。听力课在教授标准英英、美英的同时,应适当添加世界各地不同口音的英语,锻炼真实世界中的听力水平,在实践中深化对英语语音音变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口语课提供了了解西方生活方式的平台,建议根据实际情况加入中国生活方式的英语语言学习。比如说,中国烹饪英语、中国学校机构英文、简单中医英文,等等,有条件的话,进行实地教学就更好了。视听说课程也可以整合到口语课中,增加口语的授课量,也解决这门课程在多媒体信息触手可及的时代越来越显得不合时宜的问题。

二、理论课部分

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论是英语语言专业理论学习的三大枝,渗透到专业课程编排的方方面面。

语言学、测试学和选修类的语用学、词汇学等课程的目的在于把语言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无意识层面提升至意识层面,纵深学生对于英语语言的理解。然而,由于英语语言的日常使用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因此从实践中总结出的英语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显得生涩、难懂。当然,这里并不是要推荐增加汉语语言学课程,而是更新课本设计。相似或相反的英汉语言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建立对两种语言的比较意识。

英美文学与英语国家概况体现了文学与时代之间互为参照的关系。英语国家概况是对西方世界历史与当代的背景铺陈,而英美文学则是西方社会各个时期的时代精神与人性发展的集中表现。同样,有没有可能编入一些同时代的中国优秀译文小说,比如中国民间故事、中国神话、中国各个时期的经典小说(《红楼梦》、《京华烟云》),等等,让优秀的翻译大师的作品进入学生视野。与此同时,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汉语文学的英文表达方式,为自身的翻译实践提供参照。

语法和翻译需要放在一起编排,且应增加汉语语法和英汉语法比较类的课程。在英汉翻译过程中,会将英语语法的架构方式无意识地反映在汉语译文里;在汉英翻译过程中,又难以汉语枝节式结构对英文的影响,混合汉语语法,形成英式汉语、中式英文的误区。只有理解汉语法的结构转换方式,汉/英语翻译实践才可以真正回归到一体两面的思维转换过程,即“忠”是两方的忠、“顺”是两方的顺、“雅”是两方的雅。不仅是对单词、单字,还是对文章整体、段落整体、句子整体结构意义的考虑。

三、总结

说到底,添加了“中国元素”的英语教学目前只是一个初步的设想。由于这是对课程架构的全面调整,真正实施起来必然要冒一定的风险且实践过程必然困难重重。例如课程改造需要做大量的资料筛选、评估工作;课时调整会遭遇来自教务、教师等方面的阻力;无法预计课程改造对学生造成的影响,等等。但是,学科的发展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改革,无论是否添加中国元素,都势在必行。

注:参考文献中包括文中所提的推荐书目,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Hawks,David.Cao Xueqin.The Story of the Stone.Penguin Classics,2012.

[2]The Best of Everything in Chinese.F+W Media,Inc.2012.

[3]Zhang,Zhenyu.Lin Yutang.A Moment in Peking.Hunan Fine Arts Publishing House,2011.

[4]刘月华.使用现代汉语语法[M].商务印书馆,2013.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课程改革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好莱坞电影中的“中国风”
服装设计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中国元素在城市空间中的运用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