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起航:从“滑行”到“翱翔”

2015-09-10 07:22陈霞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陈霞

摘 要: 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力培养的黄金时期,如果在这个时候采用适当的手段进行经常性的训练,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想象力无处不在,几乎每节课都需要孩子充分发挥想象,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运用课文知识。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因势利导,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低段阅读教学 启发想象 激发想象 展开想象

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现阶段的中国学生,在全球想象力是倒数第一。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以成绩为主,课上通常以学习字词句为重点,忽略抓住课堂生成指导学生想象,即使略有一些指导方法,效果也不显著,主要表现如下所述。

一、直面现状——想象起飞有点难

1.“身临其境”没感觉。

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较多,而学生的语言偏少。当出现一篇写景文章时,教师会用一些优美的语句加以修饰,试图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当教师指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感觉、抒发自己的感情时,学生的语言就显得贫乏、空洞,寥寥几句话只能把景物粗略地列出来,毫无美感,与教师要求“栩栩如生、生动形象、情景交融”相差甚远。一年级教材《春到梅花山》,当你看到此番美景时,你想说些什么?学生通常会说:“这真是太美了!”“我真喜欢这里啊!”学生没有完全发散思维,从情、景、色方面展开想象。

2.“设身处地”没话说。

学生以课文为本,发散型思维较浅。当文本中出现对话,有角色分配时,让学生将自己当做是某个角色说几句时,学生通常只会照读文本,或者是换汤不换药地加几句,完全被角色与文本束缚。如三年级教材《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片断。当大文豪萧伯纳对前苏联小姑娘娜塔莎说:“你回去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英国大作家萧伯纳。”萧伯纳想小姑娘听了这话肯定会惊喜万分,而娜塔莎只是学着萧伯纳的口吻,对他说:“请你回去也告诉你的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问题是:如果你是娜塔莎,当你知道与你玩的是大文豪时,你会说些什么呢?

生1:“呀,我真是太高兴了!”

生2:“原来是大文豪啊,真没想到啊!”

学生的个性语言较少,缺乏富有鲜活的灵动性。因此,缺乏儿童想象的课堂是没有生命力的。

3.“拓展续编”没内容。

文学作品意和象相结合,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展现丰富的情感内容。作品本身蕴涵的许多的不确定因素、空白点,都是要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很好的语言加以拓展,用丰富的想象力充实文本,但往往学生缺乏的是超越文本之外的想法。二年级教材《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接着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学生的回答大多数是小羊被狼吃掉了,只要有一个学生说出他的想法,其他孩子就会跳不出首先发言孩子的想法,有的甚至是重复那个孩子的话。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可能有其他情况出现,或者小羊的朋友、家人救了小羊等。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创造是以想象为基础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小学语文教师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发展语音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必须充分利用教材,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教学方法,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为培养新时期创造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实录探究——让想象自由飞翔

1.利用课文插图,注重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低中年级课文中,插图常常和文字一起组成看图学拼音、看图识字、看图学词学句、看图学文、看图说话等教学内容。教者凭借课文插图,指导学生仔细看图,多看多想,启发他们大胆想象,尽可能地让插图动起来。比如教学《北风和小鱼》时,根据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想象当时北风得意的神态、心理活动等。这样的训练,既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又可活跃课堂气氛。

2.体悟角色情感,抓住文中空白,激发想象。

想象是童话的一大特点,童话学习过程中的学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解童话思想内容,体会角色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例如教学《狐狸和乌鸦》时,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发挥想象”,想象“狐狸眼珠一转在动什么坏脑筋”、“赔着笑脸在动什么坏脑筋”、“摇着尾巴又要耍什么诡计”,并让学生表演“眼珠一转”、“赔着笑脸”、“摇着尾巴”,让他们在表演中体悟到角色的情感,发挥想象。例如《菩萨兵》一课,朱总司令带领大家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他们是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给学生留有想象的空间,教者抓住这一空白,启发学生想象,练习说话,体会朱德和红军对藏胞的关爱之情。小学教材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文章,关键要看教师能否积极挖掘,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阅读教学放射出亮丽的光彩。

3.引导仿写改编,结合习作教学,展开想象。

低年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儿歌,它们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遇到他们仿写,展开联想和想象,使其渐渐进入诗歌的佳境。学了《大海睡了》,以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仿编仿写训练,学生思维的火花轻易地被擦亮,其效果令教者又吃惊又欣慰。作业赏析《我睡了》:“我睡了,鱼儿不闹了,河水不笑了。深夜里,我抱着玩具熊睡觉了,睡得香喷喷。那均匀的鼾声啊,是我梦中的歌声!”还有孩子写的是《大海醒了》:“风儿闹了,浪儿笑了,天亮了,大海醒来了。她背着白云,她抱着太阳,那哗哗的潮声啊,是她快乐的笑声。”……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这段话精辟地概括了想象力的作用。想象力是智慧的信使,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为学生擎起驰骋思维的天空。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语文教学改革指导纲要.2009.4.

[2]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3]基础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想象力.http://zhidao.baidu. com/question/38643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