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2015-09-10 21:07张磊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应用策略

摘 要: 一直以来,体育学科都是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它的特殊意义。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健康体魄的形成,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体育教育的重要性,广大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教学,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体育游戏已经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式高效而合理,为现代体育教学带来许多益处。

关键词: 体育游戏 初中体育教学 应用策略

体育游戏看似简单,却跟教育有很重要的联系。在体育教学中,游戏占据重要位置。体育游戏的产生离不开文化课,而它的应用与推广离不开众多教师的努力。体育是一门充满灵活性的学科,主要是为了保持学生的身心健康。在教学中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让不同类型的学生从中受益,增强体魄。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的结合是一项科学策略,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降低了教师教学的难度,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促进了体育教学的改善。

一、体育游戏的作用

1.促进教学。游戏是一种教学方式,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这种方式能够大大提高体育教学效率。体育教学本身就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教学中不像其他课堂教育一样严肃,体育教育既是一门改善自身身心状况的学科,又是一个在文化课学习之外放松身心的良好机会。在体育课中增加体育游戏,能够让学生发现其乐趣,积极参与,以更好的状态融入其中。不仅对于体育教学有利,而且对于其他课堂教学有间接性的积极影响,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体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锻炼身体,提高自身身体的素质,更好地学习与生活。游戏是一项促进教学的工具,针对广大初中生的特点,通过将体育教学中融入游戏,极大地提高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学生积极融入,就能够获得良好效果,学生充分利用体育游戏的优点,把握好体育课堂的每一分钟,既学到新知识,又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自身,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长远讲,这能够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1]。

3.存在消极影响。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固然具有许多优点,但是不可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体育游戏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体育游戏中,由于学生会出现失误,容易造成学生出现意外;由于游戏的性质不同,会使某些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受到伤害;由于教师的失误,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矛盾,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而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有利有弊,但是从整体讲,它们的结合非常有必要,减少其中的消极因素就取得更好的效果。

二、初中体育教学现状

1.总体良好。在初中教学中,由于学生具有好奇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等特点,在教学中融入更多新鲜元素非常有必要。体育课是一门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的学科,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须改善教学方法,达到更高的教学效率。目前,将游戏融入体育教学已经非常普遍,游戏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效果看,由于教师的科学决策、学生的积极参与,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今后,这种教育方式将一直得到延续[2]。

2.受到学生欢迎。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最佳时期,不应该整天局限于课堂学习,忽视户外活动对自身的锻炼。在将体育游戏与体育教学相结合之前,体育课被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难以激发学生兴趣。由于这个原因,甚至出现许多在体育课上返回教室学习的学生,让他们失去一次锻炼机会。游戏的融入改变这一现象,户外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培养学生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和谐。这一举措受到学生欢迎,也会在将来一直继续发挥作用。

3.存在不足。任何一种教学方式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体育教学也不例外。将游戏融入其中也会带来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意外事故的发生方面。有很多学校出现过体育课中学生发生意外事故导致受伤的现象。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存在责任,学生自身也存在不足,当然,游戏自身的性质和特点也不容忽视。在体育教学中,要减少不必要因素对学生及课堂的不利影响,将体育游戏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三、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科学选择。体育游戏多种多样,并不是每一种体育游戏都是适合初中生的发展需要的。为了更好地发挥体育游戏的优势,首先就要做好选择工作。这项工作的负责人是体育教师,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和需要,结合不同体育游戏的性质,进行理性分析,既要让学生能够喜爱这项游戏,又能够达到教学目标,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性格。最重要的一点是,教师一定要选择安全性高的游戏,避免在体育课中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学生安全。学生之间也要相互爱护,和睦相处,在游戏中做到遵守相关规则,禁止伤害他人。

2.参与并监督。体育教学的实行者是体育教师,接受者是广大学生。但是这是一项具备灵活性的学科,又融入了体育游戏,所以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尽管如此,教师仍然要参与其中,做好指导性工作。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起到监督性作用,根据初中生的性格特点,在游戏中发生矛盾是很常见的。因此,教师要在体育游戏中扮演好调节者角色,一旦出现不良状况,就要采取科学措施。参与其中并且进行监督能够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防止不良教学现象的发生[3]。

3.教学为主、游戏为辅。虽然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占领重要位置,但是基于游戏性质,还是应该将此放在辅助体育教学的位置。体育是一门正规的学科,有很多东西值得学生学习,若是一味将游戏放在首位,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难以保持体育课堂的高效进行。因此,对于体育教学,应该让学生学到他们应学的技能与知识,在此基础上,适当融入体育游戏,增加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之外能够放松身心,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教师要遵守教学原则,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加强管理,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参与体育教学,利用体育教学促进自身体育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许涛.试论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前景[J].当代体育科技,2013,21:114+116.

[2]张磊.浅谈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149.

[3]徐敏.“游戏教学法”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42+44.

猜你喜欢
初中体育教学体育游戏应用策略
基于体育游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