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布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2015-09-10 21:07潘贞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关键词:布艺校本评价

潘贞

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本学期我校开设了“布艺梦乐园”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它是一个利于学生动手动脑相结合的好载体,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布艺的教育功能,让这门工艺更贴近学生生活现实和心灵的需要,这是我们一直研究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寻本探源,研究布艺文化

“布艺文化”是师生共同在活动中形成的可以体验到的一种精神氛围,是从社区文化中提炼出来的同时影响社区文化的,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的。它是学生真正用自己的“双手、眼睛、大脑和心灵”创造的,是学生表达对现实与未来的期待的一种行为。在教学中,我带领学生欣赏布艺,望着眼前花花绿绿、色彩鲜艳的布,同学们充满了困惑,也充满了好奇。课堂中,耐心讲解制作过程,并把已制作好的精致作品展示在同学们面前时,同学们很兴奋,漂亮的布艺作品很快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让学生体验布艺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蕴含其中的美,给学生带来了情感上的愉悦和潜移默化的教育。布艺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它需要设计、绘画、裁剪、缝制,更需要大家的积极投入,发挥想象制作自己的作品。

二、媒体多元化,使布艺制作更具形象

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初中教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能够为布艺教学的有效开展发挥辅助作用。布艺制作不仅种类繁多,而且费时耗力,一次演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教师的直接演示效果不一定非常直观。对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演示,为学生送上丰富的视觉盛宴,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布艺制作的过程步骤,而且能够节约演示时间,保证演示的实际效果。例如,在如何掌握布艺制作要点方面,我运用多媒体手段辅助开展布艺小作品的教学,不仅亲自示范,而且要求学生观察多媒体演示并自己试一试,准确把握攻针、倒扎针、三角针等不同针法的技术要点。学生在教师的直接示范和多媒体的形象演示下,对于不同的针法有了更详细的了解,掌握效果较好。另外,在布艺设计草图的制作教学中,我也发挥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除了教会学生怎样扣住要点进行草图的设计之外,还运用多媒体手段演示多组布艺制品和设计草图,让学生寻找其中的奥妙,感悟草图设计的要领,有效提高了教学的形象性。

三、创新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多元发展

布艺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之一。学生在课堂上对布艺作品设计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受到教师教学方法的影响。因此,创新布艺教学形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在教学方法上,我们根据实践采取了“赏——做——创——评——拓”的教学流程。自开设“布艺梦乐园”这一校本课程以来,我编好、用好校本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连年变换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效果显著。学生经过观察,感知客观世界,获取表象,进入奖赏阶段。鉴赏,往往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关键。做,是锻炼学生实践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协调性、灵活性的手段。创作,是衡量学生审美能力的显性依据之一,此环节中,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的培养。评价,多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的审美理解得到外显,并能把握时机更好地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拓展是强调做与生活,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组织开展更深入的探究活动。在布艺教学中强调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究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及探究欲,同时创造人文环境,强化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完善评价方式,提高学生能力

布艺项目是一门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实现课内外相结合,将课内外活动资源整合起来,有效调动学生对布艺制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意识。评价学生设计制作的布艺作品是否具有美感、精致、实用、新颖等特性,是否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不仅可以对制作成品的效果作评价,还可以对设计制作过程的效果进行连续评价。由教师提出评价方案,让学生参与评价的整个过程。这种方式直接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创作兴趣,促使学生在评价作品的长处与短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寻找创新因素,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我在布艺教学作品展评过程中,要求学生将自己满意的作品提交上来,首先在班级进行评选活动,然后组织校内、对外的展示、交流活动,为每件布艺作品附一份评价表,接受同学、老师的评价;收藏展示,选择优秀的布艺作品,在教室、橱窗作长久陈列,作为教学示范作品为后学者参考;组织一定规模的作品拍卖会,作为学校礼品赠送给客人。这样的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创作的积极性,学生们纷纷开动脑筋进行设计,寻找合适的材料,精心制作并进行修改,将自己的最高水平展示出来,以此鼓励学生向更高的艺术和创新领域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成为真正的促进者和组织者,不仅能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引导学生在这些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学会探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搭建平台,展示学生才艺

开设了“布艺梦乐园”校本课程后,每周两节连上的布艺课是每个学生盼望的时刻。他们的作品不仅能在本教室展示,还能在学校宣传窗的“布艺专栏”中展出,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和骄傲。尤其是在每年的文艺汇演中,我们会让部分手工制作比较的出色同学在舞台上大展拳脚,施展巧手,这更成为他们每年的奋斗目标。在教学中,学校、教师和家长形成合力,充分开发家庭资源,让家长也参与其中,大手拉小手,使浓浓的亲情荡漾在每一幅布艺作品中。在“布艺梦乐园”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做到实践性、教育性相统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生浸润在布艺的艺术氛围中,丰润了生命的底蕴,同时将良好的品质迁移至了学习和生活中,促进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实现。虽然作品的制作过程是辛苦的,但同学们看着自己制作的精美的作品很自豪。同学们在实践中享受着动手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对手工类实践课程的喜爱显而易见。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之路任重道远,但是我们有信心让它成为所有课程中一颗闪亮的“明星”。

学校开设校本课程,追求的是各门课之间的相互联系,并要求将他们组成一个整体。我们“布艺梦乐园”课程的开设也十分注重相关学科、相关教育活动的整合。希望我的课程开发与建设能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一大亮点。

猜你喜欢
布艺校本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布艺软装饰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森系布艺书皮
布艺贴画——勤劳的惠安女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家居布艺的光合作用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