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艺如茶,特色沉香

2015-09-10 21:07徐家红
考试周刊 2015年81期

徐家红

摘 要: 作者认为,要让幼儿园里洋溢着良好的科学与艺术氛围,让科学发展和创造融进艺术的想象和情感的品格中,艺术创造和美的探索渗入科学理性和技术的手段中,让孩子们受到理性和灵性相融的教育,从而插上科学与艺术的双翼,在未来世界里自由翱翔。

关键词: 科技启智 艺术养性 园本特色

幼儿园的发展像一条悠远的长河,流金的岁月里,每朵浪花都记载着一个故事、一个变迁、一份汗水。纵观我园的发展历程,在“科研引路、活动带动、追求卓越、创造一流”办园理念中,我园锁定的是“科技启智、艺术养性”的价值品牌。“科技启智、艺术养性”,即我们所说的“科艺教育”园本特色的形成需要静思与积累,好比一壶好茶需要慢慢品尝、细细研磨。

一、注重质量保障,正如青茶的滋补

我园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园级交叉的科研网络,成为国家教委、国家科委中、小、幼现代科技教育实验学校,在艺术教育和科技教育的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科技启智、艺术养性”的园本特色已展露出了勃勃生机。我园教师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不断调整教学思路和方法,改变教学策略,在日常的业务活动中经常采用多种研讨方式:学习式探索——主要采用集中学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每次学习之后,都要求教师现场谈心得体会,教师们在自由畅谈的过程中,对日常教育理念和行为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体会;互动式辩论——每位老师都有机会参与,主要内容是对外出听课的案例或从其他途径获得的优秀的课例在年级组或业务大组活动中进行辩论,要求人人发言,畅谈个人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常规式交流——我们主要从园本教研入手研究交流,各年级组传承以往园本教研的活动经验,以“一课三议、三课一评”为基本形式,让组内教师人人参与并成为一次研讨活动的主人,在科学的调整活动时间和相关执教者后,教师们通过“思考—实践—反思—再实践”的循环教研探讨活动后,自身的教学观念与教学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在定期的园本教研展示中,许多教师脱颖而出,自然大胆地对本组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进行展示,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些未雨先绸缪的研讨方式,使我园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行为不断转变,在开展具有本园教学特色的活动中,她们能游刃有余地组织日常教学活动,不断凸显我园的办园特色。

二、凸显环境创建,犹如绿茶的甘醇

为给幼儿提供大胆想象和探索世界的空间,引起他们游戏、学习和活动的兴趣,我们本着保持特色和人性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包装袋、瓦楞纸),以“形、色、影、声”为指导依据,结合园区特点,把握科艺特色文化内涵,精心设计,巧妙布局,对园区各个室内外、走廊及楼梯间大斧地改造,不疏漏每一个细节,从班级的主题墙饰到走廊的瓦楞纸盒绘本,每个版块的设计都凸显了“科技启智、艺术养性”的魅力,从文字的设计造型和幼儿作品的摆放、布局,都是反复斟酌,从上百幅参考图片中汲取有创新和特色的内容来再构造和创新,所有的环境创设无处不体现了“精、美、真”,全园上下为幼儿营造了优良有特色的教育环境。我们还创设了重彩室和科技操作间,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想象、探索世界的空间,创造了能引起幼儿游戏、学习和活动兴趣,具有不同功能的挑战性活动环境。幼儿园的每一处角落、每一片走廊、每一面墙壁、每一个区域、每一个物件都会“说话”,处处散发着浓郁的园本文化气息,凸显“科技启智、艺术养性”的魅力。

三、倡导品牌活动,宛如黑茶的沉淀

一年四次的品牌主题活动形式新颖,精彩纷呈,不仅让孩子丰富了知识、拓宽了眼界,而且激发了他们乐意发现、喜爱探索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大胆创造与想象的艺术素养,凸显了“科技启智 艺术养性”的园本特色。“温润如春 知书明理”——领略“读书节”内涵活动中,孩子们在交流、分享、展示、表达、表现的大舞台及和家人同伴的共同生活中度过了一个幸福、难忘的读书节;璀璨“艺”夏 缤纷绽放——品味“艺术节”表情活动中,幼儿的精品节目展演、个人才艺展示、亲子才艺展等为幼儿创造了一个硕大的平台,让幼儿在锻炼技能技巧的同时感受了艺术带给大家的快乐与魅力;“孜孜以‘秋’ 创意无限”——聆听“科技节”声音活动中,科艺评优课、亲子小制作、科艺创想画等发挥了教师、幼儿、家长的才能,为幼儿的科艺创想点亮了智慧的明灯,孩子们好问、好学、好究、好想象、乐意合作、善于表达等学习品质正逐步形成;“蓬勃银冬 活力闪耀”—体验“体能节”魅力活动中,在家长和孩子们的积极参与中,老师们的科学指导下,整个体能节活动突出营造了“健康、快乐、合作、参与”的和谐氛围,凸显了“活力阳光、健康成长”的主题,家园双方在活动中和谐共赢。

四、绽放幼儿活动,恰如花茶的纯真

幼儿的活动是园本特色最有代表性的项目,特别是科普剧活动,将科普知识、科学实验等以表演剧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在观看表演,跟随人物情节发展的过程中接受科学知识,感受科学精神,体验艺术表演形式,以此激发孩子们对科学和艺术表演的兴趣。我园自从课题研究多次尝试进行了从剧本的创作、舞蹈的编排、服装道具的制作等全方位的创作活动,科普剧《小兔子借尾巴》以童话故事的视野,运用儿歌的句式,让孩子们在欣赏优秀表演的同时,普及了关于动物尾巴的知识;科普剧《美叮铛的烦恼》则是以小舞剧的方式生动传播保护环境的知识,告诉大家要珍惜生命;科普剧《城里老鼠和山里老鼠》在以往的经验基础上,更加注重剧本的创作,对舞蹈的编排要求更加严格,服装道具的制作更加精美,在剧中以表演的形式传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科普知识和科学观念,让大家共创和谐社会的主题,倡导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科普剧创作表演活动,让孩子和老师双双获益,香花绿叶相扶持,在老师们精心创作编排下,孩子们纯真的表现,让科艺特色的幼儿活动大放光彩。

五、任由奇思驰骋,恰如红茶的回味

许多科学家、艺术家、教育家都认为:“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未来人类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整合,是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与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途径。”我们尝试:让幼儿园里洋溢着良好的科学与艺术氛围,让科学发展和创造融进艺术的想象和情感的品格中,艺术创造和美的探索又渗入科学理性和技术的手段中,让孩子们受到理性和灵性相融的教育,让孩子们插上科学与艺术的双翼,在未来世界里自由翱翔。我们坚信:幼儿期对于今后教育过程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它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对一切事物的探索、观察、发现、尝试、理解,可以通过“科艺教育”进行培养和诠释。

相信我园的耕耘者会以执著的追求、睿智和勇气,让“科艺教育”见证功夫茶的潜力,让“科技启迪孩子们智慧,艺术滋养孩子们品性”不断传承,让科艺的芳香溢满我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