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新秩序还是一个趋势,远未形成定势

2015-09-10 07:22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人民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官场秩序权力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官场新秩序贵在坚持

官场风气虽然有变化,干部队伍形象也得到明显改善,但这种新秩序还仅仅是一个起势,远远没有形成定势。要坚持在官员认同上下功夫。思想先于行动,作为官场秩序的主体,官员的认同是实现官场新秩序常态化的关键。事实上,官场旧秩序积累的陋习具有一定惯性,有的问题已经根深蒂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动摇和扭转的。当前,一些官员在全面从严治党压力下,表面上态度端正,实际上仍然处在犹疑、观望和猜测之中,主观臆断中央的严要求只是一阵风,内心并没有真正认同官场新秩序,对官场新秩序还停留在应对应付上,很容易造成顽症痼疾的反弹。要坚持在高压反腐上下功夫。反腐是建立官场新秩序的最有力重拳,不仅可以清除官场污浊,更可以形成强有力的威慑,形成正确导向的警示。但反腐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因此,必须以“腐败不除、反腐不止”的决心,长期保持高压反腐,推动反腐立法,使反腐成为常态化,让官场更加“清新”。要坚持在强化监督上下功夫。官场旧秩序中的官员作风和贪腐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监督缺位造成的,过去的监督体制存在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不敢”的弊病,组织监督和纪检监督往往在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权力面前大打折扣。因此,必须不断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立体化、多方位的监督体系,畅通监督渠道,尤其是在“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通讯社”的今天,要开展广泛而有效的监督,让群众监督和法规约束双向发力,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让权力不再任性,不再成为官场新秩序建立的障碍。——中共重庆市长寿区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志宏

反腐“猛药”过后,还需制度疏导

中央领导们致力于打造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但部分基层干部却没能跟上中央的脚步,更有甚者,离开了原有的套路就不知道官该怎么当了。开短会、少开会己经渐成潮流,让不少官员觉得不自在,因为过去会议就是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吃喝玩乐,游山玩水,甚至职工福利等统统可从会议费中列支,现在上面预算抠得紧,往后“会”还咋开?随着行政审批事项越减越多,过去靠“审批”过日子、靠“批文”捞油水的官员,突然间感到大权旁落,无所事事,心情自然十分沮丧,叫嚣骂娘的有,欲打退堂鼓的也有。这都是很现实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又不能完全依赖制度,猛药过后,需要温和的引导和梳理,才能使“官场”重新恢复到健康状态。——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朱建国

官员“偷懒”要不得,但更需要鼓励

2015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了现在官员不作为的现象。关于为官不为,当前许多领导干部都在抱怨“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在公职岗位既要出政绩,又要管理基层,导致官员们的工作量远远超出了一般公务员的工作范畴,很多人都说,“政績是领导的,干活的都是基层的人”,但实际上,现在很多具体项目都需要主管领导亲力亲为,即使在市场经济下竞争激烈的今天,他们也依然是最忙碌的人群,现在很多“不作为”现象也可以理解为更多的干部在“偷懒”导致。强力反腐以来,不少媒体对官员的报道都聚焦在腐败、作风问题上,对于干部的辛苦和努力不闻不问的愈来愈多。有媒体报道说强力反腐使很多干部们害怕了,所以止步不前,但在我看来,在当前的舆论压力下,是干部们积极性受到了打击,这使得当前的官场暮气沉沉。对于领导干部来说,除了依靠制度督促之外,同样需要积极的引导和鼓励,一些优秀的干部需要得到褒奖,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誉,更是鼓舞干部们努力工作的原动力。——山东省威海市某局领导

社会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和约束不到位

正因为不受监督或监督不到位,官员才会利用对资源的控制权谋取私人利益最大化,企业家也才会想方设法诱惑权力。现在的问题恰恰是,一方面,政府手中掌控着大量资源;另一方面,与政府官员所拥有的权力相比,社会对政府官员的监督和约束却非常软弱。所以,官商勾结现象愈演愈烈也就不足为奇了。——陕西省西安市税务干部

政治空气中少了“雾霾”,多了“廉政蓝”

党的十八大以来,官场呈现了一些新气象,政治空气中少了“雾霾”,多了“廉政蓝”,反腐倡廉工作开始步入制度化反腐的法治新轨道。反“四风”重塑社会新风气。“反四风”让大吃大喝成了官场禁忌,公款送礼成了过街老鼠,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我们的社会迎来了正气上扬、浊气消散的转机,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呈现党风正、民风淳的社会新生态。反腐败实现为官新定位。中国官场经过上千年沉积,形成了某些扭曲的文化和价值观,比如“千里当官,为了吃与穿”、“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等。这种为官诉求与官场文化严重抑制了国家社会的创新发展。党的强力反腐,使官场权力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大大提高,官员们深刻认识到“物必先腐,而后虫生”的道理,广大干部意识到为官应争取成为“以激浊扬清为第一要义”的人民公仆,这是一种有责任感、有成就感的职业。重法治引领政治新常态。2014年1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全面”的重要论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全面从严治党,既是反腐败建设取得长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净化政治生态的必然手段,以法治思维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未来政治发展的新常态。——重庆市南川区委办公室主任助理胡夏枫

权力制约和监督依然存在漏洞

权力制约和监督存在漏洞。毋庸讳言,官员手中的资源配置权、项目审批权等诸多权力,是官商勾结的重要因素。当前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还有一些漏洞,存在权力运行机制不科学,上级监督不到位、同级监督不力、群众监督不了的问题。我觉得,如果官员的权力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就很难发生践踏法律、“公私共权”的官商共同体。

我个人觉得,要加强审批权力监督,铲除“官商勾结”土壤。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同时,应该对政府的行政审批制度实施民主监督。要加大惩处问责力度,遏制“官商勾结”行为。加强对“官商勾结”的腐败案件的查处和治理。纪检监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应以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查办“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严肃查办工程建设、土地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国有企业、金融、组织人事、司法等领域的“官商勾结”案件,对腐败分子决不放过、决不姑息。这样才能以儆效尤!——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某邮政干部

责编/徐艳红  高骊  郑清源(见习)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官场秩序权力
秩序
心灵秩序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老师来审题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乱也是一种秩序
2014年5月27日—2014年6月24日
2014年4月22日—2014年5月22日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