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亲人,家业尽毁

2015-09-10 07:22王子孝
红岩春秋 2015年7期
关键词:王老板王家重庆

王子孝的父亲王先发(又名王华成)精明能干,经营丝绸、土布、百货等生意,在重庆主城区有3家店铺,总面积约500多平方米。其中一处在重庆市最繁华的都邮街,也是王家居住的地方。据王子孝回忆,这是一楼一底的四合院,有花园和天井。楼上住人,楼下卖货,面积约250多平方米。

父亲有3房太太,大房、二房均无生育。三房也就是王子孝的母亲,据说迎娶时,婚宴办了几天几夜。母亲生育了6个子女,他年纪最小。王家生意兴隆,一家人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但很快,这种生活就被日机的轰炸彻底毁掉了……

1939年5月3日,紧急警报拉响,魁星楼挂上了日机来袭的报警信号——红灯笼,人们纷纷奔跑躲藏。王家的人来不及跑,母亲就叫儿女们躲到桌子下,上面搭了几床棉被,大家吓得全身发抖。

根据当年重庆防空司令部的记录:1939年5月3日,日机36架突袭重庆城,历时1小时50分,日机投弹166枚,其中爆炸弹98枚,燃烧弹68枚。此次日机共炸毁房屋918间,震倒房屋150间,财产损失42万余元。炸死673人,炸伤350人。

日机来临时,趴在桌下的王子孝丝毫不敢动弹,只听天上地上到处都是震耳巨响,房屋和地面不断地抖动。开始的时候,还听到有人在街上乱跑乱骂,炸弹投下后,只听到人们的惨叫,再后来,也就听不到人跑人叫了。直到半夜,没有了飞机和炸弹声,父亲出门去察看情况。只见外面全是横七竖八躺下的尸体,街道、树枝、电杆、屋顶,到处都是炸飞的断手断脚。一些没炸断气的人,在流淌的血泊和脑浆中爬行,嘴里大声哭喊求救。惨景目不忍睹,父亲难过得直想哭。

没炸垮的房子还在燃烧,消防队员和救护队员在灭火,也有人提着水桶在泼水。当时,重庆城尚无自来水提供,平时都是靠力夫从长江边挑水进城贩卖,此时面对熊熊大火,真可谓“杯水车薪”。幸运的是,王家在“5.3”大轰炸中没有被炸毁,只是屋瓦震落,墙壁破损。事后王家作了修缮,但劫难接踵而至。

5月4日,日机27架再度以密集队形,轮番轰炸重庆城区,历时1小时48分,共投炸弹126枚,其中爆炸弹78枚、燃烧弹48枚。38条街道被炸毁,都邮街、柴家巷等主要街道尽毁,市内7处由轰炸引起的大火快速蔓延开去,全市浓烟遮天,烈焰狂火3天3夜才被扑灭。据统计,此次日机共炸毁房屋3256间,震倒房屋440间,财产损失150万余元,炸死3318人,炸伤1973人。

这一天,王子孝记得店铺的生意特别好,警报拉响后,客人们惊慌失措地往防空洞跑。王家赶忙将店铺关闭,在一个石坎下面躲藏起来。轰炸声响彻不断,炸弹像雨般往下落,震得地上的人站立不稳。炸弹投完,燃烧弹又来了,周围霎时火势呼啸,房屋连同被焚烧的尸体冒着浓烟,散发着糊焦味,犹如地狱般恐怖。日机飞走后,王子孝一家回到家,他们傻眼了,当场痛哭起来。在这次轰炸中,王家楼房被炸毁,位于关庙街口的布店也被夷为平地。眼看辛勤劳作积累起来的家产,如同被一阵狂风卷走,母亲伤心欲绝,连连说:“完了!完了!”清理家当之后,家里的佣工只得解散,各奔东西。

不久,父亲到江北去收土布,返回途中,不幸遭遇日机轰炸,弹片将其右腿炸伤,被人抬回王家位于十八梯的布店铺。据大姐王子英的小学同学邓新玉回忆:“有一次,我和姐姐去她家耍,恰遇几个人抬着一个人进了她家,听抬的人说,王老板被日本飞机的炸弹炸伤了右腿。看到她家出了事,姐姐连忙牵着我的手向王子英告辞。”另据当年王家学徒的同乡陈振华回忆:“我于1939年2月在重庆市扁担巷夜明灯制造厂从事白铁工(学徒),我与陈光明、连云生、陈德兴3人是重庆璧山城南兴公社人,彼此认识,下班后经常在一起玩耍,知道陈德兴、陈光明、连云生是王老板的徒弟,也知道王老板开有‘华成绸缎铺’‘华成布店’。1939年5月4日大轰炸以后,我曾到‘华成绸缎铺’去找陈德兴、陈光明,没找到他们,却发现‘华成绸缎铺’‘华成布店’已不存在,到处都是一片废墟。”

因担心日机再来轰炸,父母商量,决定离开重庆主城,到巴县(今巴南区)投奔亲戚。当时年已20多岁的大哥王子林,主动要求留下,在城里继续经营尚存的十八梯的布店。

王家到了巴县土桥,在舅爷的帮助下,父亲用仅余的一点钱租了乡公所的一套房子,开了一家豆花店和小旅店谋生。1941年6月5日,日机对重庆实施疲劳轰炸,父母担心大哥的安全。轰炸一停,父亲和大姐便赶往十八梯,哪知,布店连影子都没了。父亲问熟人:“王子林到哪里去了?”对方回答:“看到他进防空洞去了。”然而,“6.5”隧道大惨案导致上万人窒息死亡,王家连大哥的尸体都没见着。

大哥死后,父亲哀伤不止,郁郁寡欢。据邓新玉回忆:“与王子英再见面时,是在大轰炸之后,我去土桥赶场,巧遇王子英,她邀我去她家吃豆花饭,看到她家的家境大不如前。她的父亲已是瘸子,神情呆滞,失去了昔日王老板的风采。当我问及她的大哥时,王子英告之,大哥为照看铺子没有离开,已失踪。3处铺子也被炸成废墟了。”不久,父亲被炸伤的腿感染化脓,拖了一段时间便离开了人世,在土桥就地简单掩埋。

哥死父亡,家中失去了支柱,土桥的店铺也破产了,王家的生活陷入绝境。后来,在舅爷的资助下,大姐出嫁,母亲带着几个孩子投奔家住渝中区曹家院的三姨妈家。三姨爹经营花轿行,家境尚可。三姨给了些钱,王家在魁星楼找了一处房子住下,母亲在街上卖汤圆、稀饭。二哥王子雄做点小生意,卖扇子、冰糕、草纸、雨伞,或在码头上帮旅客提包拎箱。三姐王子玉帮人洗衣服,挑水卖。最小的王子孝和五姐,每天都去捡煤渣或烂菜叶。一家人艰难度日。

临重庆解放之前,王子孝才读初小。1959年,王子孝在沙坪坝小学毕业,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继续求学。出于同情,校长说:“算了,到工厂当学徒去。”于是王子孝就到重庆二钢当了学徒工。大炼钢铁时期,王子孝到了宝鸡钢管厂,再后来又到四川石油管理局资阳钢管厂,直到1993年退休。

(作者系重庆市写作学会、散文学会理事。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责任编辑:韩西芹)

猜你喜欢
王老板王家重庆
青出于蓝
My Favorite Photo
王家新的诗
单子伊 王家璇 潘铭泽
数说:重庆70年“账本”展示
也无风雨也无晴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视觉重庆
爸爸是个大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