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和斯嘉丽爱情观之比较

2015-09-10 07:22陈微微
考试周刊 2015年67期
关键词:白瑞德斯嘉丽爱情观

陈微微

爱情是文学世界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在古今中外的文学史上,爱情这个主旋律一直不停地演奏着。《简·爱》和《飘》是两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以爱情为主线的作品,其女主人公的爱情观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简·爱和斯嘉丽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使她们的魅力经久不衰,她们的性格和爱情观的巨大差异使她们的爱情结局大相径庭。比较她们的爱情观对后人有积极的启迪作用。

一、爱情观的相同点

1.对传统“男尊女卑”思想的挑战和对平等之爱的勇敢追求

《圣经》里有如此记载:上帝为了不让亚当寂寞,就从亚当身上抽取一根肋骨做成夏娃,使她成为了亚当的妻子,这就是西方“男尊女卑”思想的源头。人们认为女性是附属于男性的“第二性”,不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切都应按照男人的意志行事。因此,女人的“整个生存都在等待”,“等待男人的效忠和认可,等待爱情,等待丈夫或情人的感激和夸奖”①。

然而,不管是简·爱还是斯嘉丽,都没有像她们同时代的女性那样屈从于男权意识,而是勇敢地向男权社会发起了挑战。她们都没有在原地不动地等待男人的爱情,而是常常主动出击,并且在婚姻上自作主张。斯嘉丽的父亲常常这样教导她,“女人都是先结婚后才有爱情的……最美满的婚姻就是那些父母做主为女儿选择的婚姻”②。然而,斯嘉丽才不吃这一套,她在十二颗橡树的大野宴上大胆地向艾希礼吐露了爱情,甚至表达了和艾希礼私奔的想法。在她看来,她有选择爱人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简·爱并没有父母为她挑选丈夫,但她在爱情上表现得同样坚决,她对自己爱着谁了然于心并矢志不渝。在罗彻斯特假装要娶英格拉姆小姐,从而试探她时,简对罗彻斯特的表白直接而热烈。爱情应建立在灵魂平等的基础之上,这是简·爱的爱情观,也是她的人生观。

其次,女性要真正获得在人格和爱情上与男性的平等地位,必须经济独立。斯嘉丽依靠自己辛勤的劳动、坚定的信念和乐观的精神拯救了塔拉,让自己和家人远离饥饿和贫穷。她甚至踏入只有男性的生意场,并且比男人干得更好。这些都让男人们不得不对她刮目相看。同样的,简·爱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成为优秀的家庭教师。在与罗彻斯特相恋后,他要她立即放弃家庭教师的工作,可她仍坚持履行家庭教师的职责,她要以自食其力的劳动维护爱情的尊严。

简·爱和斯嘉丽的独立意识和反叛精神是值得现代女性学习的。女人在爱情的面前往往是害羞、矜持的,倘若男方不表达,自己坚决不会让爱情流露出来,可是这样就有可能错失缘分,与幸福擦肩而过。爱就要寻找机会主动争取。同时,女性还必须经济独立,以自食其力的劳动维持自己在爱情里的平等地位。

2.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为所爱的人作出牺牲的善良

尽管斯嘉丽的性格中有自私、冷酷的一面,但她对艾希礼的爱却是真诚而执著的。她把他视为少女梦中的“白马王子”,毫无保留地奉献出盲目纯真的爱。她从不放弃任何可以显露自己魅力的机会,目的是获得艾希礼的青睐,她的身心、她所做的一切及所奋斗和追求的都属于艾希礼,在她内心深处有一种欲望那就是为艾希礼而活。许多年她从未减弱过对他的爱,这种爱与情欲和婚姻都没有关系,这种爱是神圣的。正因为如此,当艾希礼临上前线之际托斯嘉丽照顾他的妻子——她的情敌时,虽然感到一阵残酷的失望,但她仍然答应了。为了忠于艾希礼的诺言,斯嘉丽冒着生命危险照顾情敌。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是出于一种深沉的爱情驱使,更表现出女性的善良和人性至美的光辉。

简·爱对罗彻斯特的爱同样是真诚而执著的。在桑菲尔德,简·爱独具慧眼地发现了罗彻斯特粗犷的外表下有一颗正直、宽大、善良的美好心灵,他们在精神世界上一致,情趣爱好相投,罗彻斯特的平等待人与简·爱所追求的自由平等的爱情观相契合,因而深深地爱上了他。简并没有因为自卑而逃避这种感情,她的勇敢使她收获了爱情。后来他们的爱情经历了种种考验:疯女人的障碍、圣约翰的追求、罗彻斯特的没落和残疾……简在发现罗彻斯特疯妻还活着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桑菲尔德,又在罗彻斯特一无所有双眼失明的境况下坚定地重返桑菲尔德,婚后的简成了罗彻斯特的眼睛和右手。简·爱的爱情是建立在精神上的爱情,注重内在潜在的美,是高尚的爱,也是永恒的爱。

简·爱和斯嘉丽对爱情执著追求的精神同样值得现代女性学习。她们的爱情是纯美而可贵的,是一种灵魂之爱。然而,这种爱情可遇而不可求,茫茫人海倘若真能有幸遇到自己的灵魂伴侣,应该像简·爱和斯嘉丽那样勇于奉献,不留遗憾。

二、爱情观的不同点

1.对于爱情和婚姻关系的理解不同

在简·爱看来,婚姻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真诚相爱、心灵契合的基础之上,不应该为金钱、财产、门第、权势、地位所左右。而斯嘉丽的爱情却不一样,在她的爱情观里,爱情和婚姻是可以分离的,婚姻只是实现自己需求的桥梁。她虽然深爱着艾希礼,但得知他即将和梅兰妮结婚的时候,她为了一时的冲动报复,嫁给了自己不爱的男孩,让自己成了年轻的寡妇。为了一家人的生存,只要瑞德肯拿出钱来保住塔拉庄园,斯嘉丽就愿意嫁给他,甚至做他的情妇。她甚至在得知妹妹的未婚夫是一家商店的老板,手头有一笔钱时,抢走了妹妹的心上人。在她的眼里,爱情是一回事儿,而婚姻是另一回事儿。

斯嘉丽和简·爱截然不同的爱情观婚姻观造成了她们不同的结局。这种结局告诉我们女人要获得婚姻的幸福,必须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观。好的婚姻应该建立在男女双方真诚相爱的基础之上,不能因为一时冲动而肆意而为,也不能为金钱、财产、门第、权势、地位所左右。

2.对自我的情感世界了解的不同

简深知她和罗彻斯特在精神世界上一致,情趣爱好相投,爱情观相契合,因而深深地爱上了他。后来面对传教士圣约翰的追求,简再一次用她睿智的眼光发现表面上举止端庄、言谈安详的圣约翰实际是虚伪冷酷的,婚姻对于他来说不过是为自己取得一位任劳任怨的奴隶的手段。在罗彻斯特一无所有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简依然明了她对他的爱。没有了疯女人的障碍,她毅然回到罗彻斯特身边。

相比之下,斯嘉丽的爱情和婚姻则经历了许多彷徨和困惑。她对真爱白瑞德爱恨交加:白瑞德的话经常一针见血地说到她的痛处;但在她失落、无助时又是白瑞德给予她无私的帮助和温暖。白瑞德为斯嘉丽所做的一切是出于对她的爱,因为他洞察到他们很相似。事实上,斯嘉丽同白瑞德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一模一样的。这样的爱,是自然之爱、原始之爱、精神之爱、灵魂之爱。然而,斯嘉丽即使在跟白瑞德结婚之后,依然陷在对艾希礼的痴痴追求中难以自拔。直到白瑞德的爱被耗尽决定离开时,她才如梦方醒:她对白瑞德的爱才是她的真爱,但为时已晚。斯嘉丽与自己的幸福擦肩而过。

由此可见,女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一定要先活明白,然后努力争取,如此方能获得长久的幸福。

3.获取爱情的方式和手段不同

用米切尔的话说:“那斯嘉丽长得并不美,可是极富魅力,男人看见了她,往往要着迷。”为什么她这么受欢迎?是因为她善于展示自己的魅力,她把自己的魅力当资本,想方设法吸引年轻的小伙子们追求她以满足虚荣心。她对淑女的那一套嗤之以鼻,她身上甚至有一种男性特质,她从小就像个男孩。这样的她,在那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就像一颗耀眼的启明星。她确实是有魅力的。然而,她从来不关心别人的感情,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她自己。她不顾艾希礼和梅兰妮的婚约,在十二颗橡树的大野宴上大胆地向艾希礼吐露了爱情,甚至表达了和艾希礼私奔的想法。此举虽然遭到了艾希礼的拒绝,但意外获得了白瑞德的欣赏,白瑞德被她的美丽、勇敢和自我吸引住了。白瑞德为斯嘉丽做了很多,但她却丝毫没有因为他的真诚而感动,反而一直在利用他。当最后斯嘉丽意识到白瑞德才是她的真爱时,白瑞德发现他对她那么一往情深的爱恋已经被她的自私和冷酷而磨损了,她最终失去了爱情。

简·爱和斯嘉丽一样坚强、独立和勇敢,却没有斯嘉丽的冲动和任性,在爱情里表现得更理智。她首先独具慧眼,知道谁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并且懂得抓住机会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爱。不像斯嘉丽那样自私自利,简·爱待人真诚,懂得付出。在罗彻斯特苦闷的时候,她是他最好的倾诉对象,正是这种倾听让他们成为心灵上的挚友。在罗彻斯身患残疾、双目失明时,简成了罗彻斯特的眼睛和右手,正是这种无条件的付出让他们的爱得以永恒。

有人说,在爱情里要做一个“坏女人”,这话有一定道理。新时代的女性应该像斯嘉丽那样敢于在爱人面前秀出自己的美好,偶尔的撒娇任性也能成为生活的“调味剂”,但如果真的自私冷酷,就只会破坏自己的幸福。真诚付出和彼此尊重永远是获得真爱的基础。

注释:

①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全译本)[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668.

②玛格丽特·米切尔.飘(全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38.

参考文献:

[1][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译.第二性(全译本)[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2][美]玛格丽特·米切尔.飘(全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

[3][英]夏洛蒂·勃朗特.简·爱(全译本)[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4]江慧慧.《简·爱》和《飘》女主人公独立精神比较[J].福建省外国语文学2012年会论文,2012.

猜你喜欢
白瑞德斯嘉丽爱情观
《飘》中斯嘉丽性格的分析与探讨
无辜的《飘》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寡姐”的寡:美人稀有
中年再读《飘》,终于明白小说中隐藏的这三个真相
畅销书的诞生
《飘》中白瑞德形象简析
西门庆的爱情观浅议
论柳永情词中的爱情观
浅析李清照爱情观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