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留学生新HSK四级试题成绩分析研究及教学启示

2015-09-10 07:22王媚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

王媚

摘 要: 新HSK四级合格证书是外国留学生进入中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学习需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新HSK成绩与学生平时的汉语学习情况密切相关,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加强教学管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快速提高汉语运用能力。与此同时,HSK成绩也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专门HSK考试训练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 新HSK 对外汉语教学 教学策略研究

新HSK是一项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重点考查汉语非第一语言的考生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新HSK笔试包括六个等级,即HSK一级至六级,其中,新HSK四级要求考生掌握1200个常用词语。

按照新HSK的要求,通过HSK四级的考生可以用汉语就较广泛领域的话题进行谈论,比较流利地与汉语为母语者进行交流。2010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外国留学生可凭<新汉语水平考试成绩报告>注册入学的通知》规定:“新HSK四级的及格线为180分,可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理学、工学、农学、医学(中医药专业除外)、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专业的预科学生完成一学年预科教育后应达到的汉语言水平;高等学校可参照对中国政府奖学金预科学生的入本科专业的汉语言要求,自行决定对自费留学生的汉语水平要求。”因此,取得新HSK四级合格证书是外国留学生进入中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学习需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

新HSK四级共100题,分听力、阅读、书写三部分,每部分满分各100分,共计300分。

我对在我校学习的俄罗斯学生的HSK四级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2014年12月6日,共有10名俄罗斯学生参加HSK四级考试,本次考试在我校HSK网考考点举行。其中4名学生在我校学习了一年,6名学生在我校学习了两年。从本次测试成绩看,学习一年的学生总成绩平均分为254.75分,分项平均成绩听力为85.75分,阅读为82.5分,写作为86.5分;学习两年的学生总成绩平均分为245.83分,分项平均成绩听力为86分,阅读为84.6分,写作为75.16分。从成绩上看,学习两年的学生总成绩比学习一年的学生低8.92分,从分项成绩看,学习两年的学生写作部分成绩比学习一年的学生低11.34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以下原因:

首先,学生的学习态度不同。在我校学习一年的4名学生平时学习成绩较好,所在班级学习氛围浓厚,上课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回答老师问题,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都能按时高质量地完成。例如阅读老师每次听写词语,学生测试成绩都在95分以上,每名学生都能用汉语较好地复述课文内容。由于四名学生学习态度认真,因此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习两年的学生在班级中属于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这几名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主动问问题,课堂上很少发言,平时作业完成情况不佳,不愿用汉语复述课文,只能照书读课文。由于学生学习不够认真,因此尽管学习了两年汉语,但HSK考试成绩仍然不够理想。

其次,考前HSK的辅导较为重要。尽管目前HSK考试侧重考查学生汉语的运用能力,但学生考前在没有进行HSK训练的情况下参加HSK考试,会影响学生水平的发挥。学习一年的学生第一次参加HSK考试,为了让同学们能适应HSK网考考试,考前组织学生参加了3次模拟考试,并且为学生开设了32学时的HSK辅导课程,老师对每一部分试题进行了针对性训练,学生考前状态较好,利于学生水平的发挥。学习两年的学生由于所在班级大部分学生已经通过HSK四级考试,因此就不再开设HSK辅导课程,让学生课后自己复习备考,这些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课后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很难自己进行系统复习备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成绩的发挥。

通过汉语学习一年和学习两年的俄罗斯学生成绩对比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汉语学习时间的长短并不能决定学生汉语水平的高低,学生HSK的成绩主要是由学生的学习态度决定的。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教师们面临的问题。为了使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HSK成绩,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教学管理。来我校学习的俄罗斯学生大多为自费生,这些学生年龄偏小,只有十七八岁,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力不强,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引导、从严要求。据多年教学经验,学生刚到中国的第一个学期加强教学管理、对学生从严要求尤为重要。第一学期主要学习汉语语音、词汇、简单的语法知识,是打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一旦成绩落后,学生就容易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失去学习兴趣。因此,第一学期一旦个别学生成绩落后就要找学生谈话,分析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安排相关任课教师给学生补课,打好汉语言基础。

其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对汉语不感兴趣,上课无心听讲,学生学习成绩就很难提高。学生刚到中国,对异国他乡的一切都十分感兴趣,教师应利用这个契机,带学生走一走、看一看,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到日常生活实践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好汉语对其在中国生活有实实在在的帮助,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各个环节的安排,课堂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完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最后,充分利用我校HSK考教结合基地这个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HSK模拟考试,使学生熟悉考试流程、考试题型。对每次模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对试题进行讲解,安排专门的HSK辅导课程,对每部分试题进行专门训练。

总之,学生平时汉语学习情况决定了学生的HSK成绩,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教学管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汉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使学生快速提高汉语运用能力。与此同时,HSK成绩也影响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专门HSK考试训练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陈杰.HSK与对外汉语教学课程内容的调整[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2]曾玉.汉语水平考试(HSK)对汉语教学的反拨作用[J].文教资料,2010(36).

本文系大连海洋大学2014年校级教育教学改革基金资助项目《HSK考教结合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7-1。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研究对外汉语教学
浅谈科学课中充满活力的生态教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观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乡镇小学英语教研探索与尝试
建设“三型”高校基层党组织实践策略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中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