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适应性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2015-09-10 07:22周玲玲张皓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教学能力适应性

周玲玲 张皓

摘 要: 新入职教师的适应状况影响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程度,影响教育质量,其中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关键,对教师整个教学生活的适应具有重要意义。调查发现小学新入职教师在教学能力适应性方面存在教学选择能力有所欠缺;教学设计意识有待提高;教学实施技能有所不足及教学评价观念有待转变等问题。为缩短小学新入职教师适应周期,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需从教师自身和制度两方面思考。

关键词: 小学新入职教师 教学能力 适应性

新教师入职适应性研究已成为当前教师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已渗透到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小学新入职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面临很大考验。每一个新教师无一例外地需要经过一段适应过程,这种适应是新教师社会角色转变的过程,是不断调整知识结构、探索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的过程。新教师能否适应新的环境是教师是否流失的重要因素,因此,新入职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适应程度影响教师队伍稳定。

一、小学新入职教师教学能力适应性存在的问题

教学能力指教师在一定教学情境之中依据一定教学知识和教学技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生命发展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包括教学选择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1]。

(一)教学选择能力有所欠缺

在对新教师的调查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对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分辨选择,选取适当内容为教学所用。当问到“根据课程标准、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教学目标”时,一半以上的教师表示不能。说明尽管大多数新教师能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但存在不能灵活选择教学目标,只能根据教师参考书等辅助资料确定,不能把握课堂的真实存在及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等对教学目标做适当调整。一些新教师表示自己对教材、课程标准不熟,不敢更改教师用书给出的教学目标;一些新教师认为直接使用教师用书给出的教学目标既方便快捷,又权威普适,可以省时省力。然而,教学目标的确定对开展教学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不能确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则势必影响“教什么”、“如何教”、“教的结果怎样”,并影响教学评价结果。

(二)教学设计意识有待增强

有效教学是教师采用适当措施提高教学技能,促进学生学习效能提高,从而相对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2]。根据调查,超过半数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注重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仍有59%的新入职教师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案。一位新入职小学语文教师谈到这个问题时说道:“我们这些新入职的老师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老教师多很多;并且自己是新手,对于其他一些工作的处理没有经验,做起来要花费很多时间;每天都在忙着改作业、处理班级里大大小小的事情,空出来供我们研读教材、设计教学的时间很少。所以,上课使用的教案就是自己前段时间或前一年所做的教学设计,甚至直接使用教参上面给的教案,不会根据近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由于小学教师其他工作繁重,新教师把教学设计置于次要位置,造成主次颠倒,从而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设计的意识很单薄。

(三)教学实施技能有所不足

教师教学技能包括导入技能、讲解技能、提问技能、板书技能、演示技能、语言技能、变化技能、强化技能、组织技能和结束技能[3],合理恰当地使用这些技能是一堂优质课不可或缺的。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技能存在一些不适,主要表现有:1.不能运用艺术性语言进行教学。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是教学双边活动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通过对课堂观察发现:小学新入职教师的交流沟通能力一般,虽说基本能做到表达清晰、意思明确,但是语言平淡无奇,无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如表扬学生常常用“你真棒”等话语,没有根据学生特点和表现变换语言;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新教师往往采用惩罚、斥责等方式迫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小学教师应该利用教学语言智慧,与学生沟通交流,促进学生成长。2.不能从容面对课堂突发情况。在小学课堂中,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朝气蓬勃、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教师预设的课堂活动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超乎预料的事情。新入职小学教师由于没有丰富的教育实习见习经历,出现课堂突发事件时,不能将突发事件转化为教育事件,为学生呈现一次难忘又特殊的教育经历。在对新入职教师访谈时,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讲述了自己的感受:“我刚刚入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原本以为没有什么学生会提问,但没想到学生非常活跃,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自己根本无法回答,一堂课下来自己筋疲力尽。后来,上课时不敢再让学生提问。”可见,新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偶发事件时会采用回避或简单处理的方式。3.不能灵活使用教学方法。大多数新入职教师能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等因素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笔者与部分新入职教师访谈后得知,他们能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但在实施教学方法过程中困难重重,甚至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只会将大学所学教学方法机械应用于教学中,不能综合应用多种方法。一些新入职教师反映自己在教学中会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方法,但在执行这些方法时只是模仿同一学科的老教师,没有融入自己的教学风格,使最终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四)教学评价观念有待转变

教学评价关乎整个教学,评价内容左右被评价者努力方向。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教学评价应该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既看学生学业现有水平,又看学生学业进步,以一种全面的、动态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最能促进学生发展。调查发现,新入职教师主要依据阶段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评价,过于看重结果评价,忽视评价改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效果。除此之外,新入职教师的自我评价能力良莠不齐。一部分教师在课后会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反思,吸取经验教训,力争每节课都有进步。还有一部分教师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习惯,通常只对学生进行评价或依靠其他教师和家长的评价评判自己的教学。某全国著名小学数学教师曾说:“一名优秀的教师是由一点一滴的教学反思铸成的。”因此,小学教师,尤其是小学新入职教师,要树立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意识,积累教学中的成败经验,这样才能加快自我成长速度。

二、思考与认识

小学新入职教师在教学上存在各种不适应现象,一旦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就必影响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及自我成就感,进而影响教师队伍不稳定带来的各种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有效尽快使新入职教师从“新手”转化成“老手”,需从自身成长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找策略。

(一)完善职前师范教育

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就是源源不断地向中小学输出教师。因此,师范学校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在目标指导下设置合理科学的课程和实训方案,这样培养的师范生才更具有优势,更能胜任教师这一职业。课程体系决定本科师范生学习的方向和内容,对师范生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师范专业应依据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等,力求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为师范毕业生走向教师岗位奠定理论基础。除此之外,师范学校应该合理分配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在重视理论课程学习的同时,更重视实践课程设置,使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合理的、优化的课程体系能培养出全面、实用的优秀教育人才,缩短适应时间,丰富的实践内容会为新教师积累宝贵经历和经验。

(二)完善入职教育制度

小学教师队伍每年都有大量新教师补充进来,新入职教师是教师队伍的新鲜血液,是教师队伍的新生力量。实施教师资格证制度以后,小学教师的来源更多样化,非师范毕业生也可以通过考取教师资格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这样,非师范生相对于师范生来说,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教育实践经历,若没有入职培训,则他们入职后会遇到更多困难。建立教师入职教育制度,相关教育部门应在制度上给予入职培训充分重视,制定相关规定,有针对性地组织开设各种入职教育培训帮助新入职教师面对的“新”问题。如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利用节假日短期集中培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开展培训、鼓励小学开展校本培训等,为新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三)加强职后培训和学习

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重视职后培训,丰富职后培训内容,对他们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可帮助他们尽快适应:1.加强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指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发起和组织,以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和改革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为中心,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注重教师教、学、研的有机统一,有效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活动[4]。校本培训立足于教师专业发展,对于新入职教师来说,能提高教学能力,加速适应新岗位。对新入职教师进行校本培训,一方面他们尽快更新、补充新知识、新技巧和新能力,另一方面解决小学新入职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对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组建校内辅导小组。校内辅导小组由名师担任组长,定期组织新教师和指导老师在一起交流讨论。由于指导老师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不仅能给新入职教师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还能精通问题诊断,通过备课、上课、班级管理等方面指导,使新入职小学教师将理论迁移到实践中。除此之外,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观看教学录像带、听课、评课、角色扮演、相互访谈、辩论、举办小讲座等活动,小学新入职教师不但能接受导师的单独指导,还能受益于小组内所有老师的帮助。对小学新入职教师适应教学工作有实质性作用,是一种实用且高效的方式。

(四)加强新入职教师自身学习与反思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仅依靠外部提供的帮助和支持是不够的,新教师自身应形成自主发展意识。新教师的教学成长过程是个体与外部环境积极主动的互动过程,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小学新入职教师遇到教学困难时,既不要消极气馁,又不要急于求成,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尽力挖掘自身潜能,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能力、弥补不足,增强自我效能感。

在形成自主发展意识的同时,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吸取各方反馈,积累实践经验。第一,积极吸收学生的反馈。新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需要和困难,真正了解学生,这样才不能造成教和学的脱节,可通过座谈、观察、试卷分析等方式,使教学效果最大化、效率最高化。第二,注重其他新教师的反馈。由于新教师在工作环境、经历、条件等方面有着很大相似之处,可通过了解其他新教师的想法和心得,发现其他新教师的问题,“以人为镜”,不断解决自己的问题,发扬自己的优点。第三,注重老教师反馈。老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高超的教学能力,他们对教学中的问题抓得准、看得深,新教师如果能经常请老教师听课、指导,学习他们的经验,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不断学习、反馈中迅速成熟起来。

除此之外,重视教学反思和自我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通过反馈及时反思教学,对教学效果进行正确评价,将激励教师的后续教学,提高教师教学动机水平,有助于教师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虽然小学教师教学事务繁忙、时间紧张,但是新入职小学教师应该每天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学习方法,不断改进教学。在一个阶段后,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使教学反思发挥应有作用,为下一阶段教学和学习给予指导和帮助。经过这样往复循环,小学新入职教师定能迅速适应教学工作,实现专业化成长。

参考文献:

[1]申继亮,王凯荣.论教师的教学能力[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1).

[2]黄甫全.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

[3]梅龙宝,桑龙扬,张逸,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新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08):41-44.

[4]田秋华.校本培训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

[5]谭敏.新入职教师职业适应性调查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3(10).

猜你喜欢
教学能力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与慢性丙肝的研究进展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