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读”“练”“改”

2015-09-10 07:22李翠萍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写作文写作能力习作

李翠萍

“读”、“练”、“改”是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三个重要环节,也是小学语文老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常用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探究课题。因为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会从他们的写作水平中集中反映出来。学生的作文质量是他们掌握和运用所学语文知识的综合体现,也是衡量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我结合近三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着重从“读”、“练”和“改”三个方面辅导学生,对培养学生的写作技能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十分重要。

“读”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表达为目的的重要手段,学生写作技能提高的基础在于阅读。这个环节必须抓好,《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重视阅读教学和写作训练的有机结合,把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贯穿于阅读教学之中,对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技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是分析和理解课文内容至关重要的先决条件,通过认真阅读,让学生对范文的思想内容和内在联系达到真正理解,并在理解的同时学习作者观察、评析和描写事物特征的方法。学习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及表现手法等写作技能,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开阔眼界,提高认识,陶冶情操,丰富写作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不断充实素材,所读作品中好的词、句、段要认真笔录积累,语文课文中选编的课文都是上乘精品,思想内容健康,既符合学生的胃口,又适应时代的需求,对帮助学生写作极富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对于熏陶学生情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推荐下,让学生多读一些课外读物,如读一些与他们生活相贴近的科普读物、科幻童话的儿童作品,或让学生借鉴性地自选一些为自己所喜爱的儿童版读物进行课外补充。或从学生自己作文中,选初级的比较成功的文章互相交换阅读,这样从学生作文中,不仅可以看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识能力与活学活用的综合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作文中的成功与不足,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有目的地进行指导,又有利于学生学会比较鉴别,并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不断汲取营养,提高写作技能。

“练”是培养学生写作技能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途径。学生的作文水平,反映出他们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变书本知识为自己所掌握,是阅读的再现与升华。不仅在课内要加强写作训练,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课外勤于认真动笔写的兴趣和习惯。

目前,小学生的习作能力普遍较弱,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问题最突出,写作多数是应付式的交差,有的寥寥数语,有的文理不通,有的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其间还有不少的错别字,阅后令人啼笑皆非,偶尔有几片烧成文体的文章,却不知是从哪里抄来的?尽管老师一再强调不要抄袭别人的作品,而要写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或见闻,只能收效甚微,无济于事,究其原因,皆因少练之故,学生在无形中产生一种怕写作文的逆反心理。

从一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取得成功的实践经验看,鼓励学生多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从低年级的识字、组词、造句写话抓起,到中年级的写简单的应用文,写观察日记,片段作文,直至高年级学生写读书笔记、书信、表扬稿,或布局谋篇的作文训练等,教师都要放手,让学生写,不拘形式、内容、格调、表现手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观察到的事物现象或规律。自己心里所想的写出来,多给学生写的时间和机会,只要有内容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断激发学生认真自觉习作的兴趣,养成自觉习作的习惯,变学生怕写作文为爱写作文,相反,如果每学期只布置学生写四五次或七八次。这样给学生练的机会太少了,又怎能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如果是这样,学生就只能是被动地写一些内容干瘪,枯燥乏味,语言结巴,不成文体的文章图完成任务,把写作文视为畏途,因此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也就见怪不怪。

“改”是提高学生写作技能最重要的一环,是促成写作走向成功的“加油站”,一篇好的文章或一部优秀的作品都是作者几经反复修改才写成问世的,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曾几经修改而成为绝妙佳句,写活了江南春景,广为后人传颂。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在指导别人修改作文时,表现出的一丝不苟的态度更令人尊敬。

作文教学中的“改”,常人看来是老师的分内事,这种观点不正确,首先应是学生的事,教师不仅要教学生会写作文,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会修改自己的作文,学生起草写好的作文,先自己反复修改,再誊写清楚交给老师,经学生修改后的作文写出来的文章,跟自己想要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否一致,表达出了多少,只有学生清楚,如果学生的作文都有老师改,就会违背学生的习作意愿,失去学生习作的真实性。因此,老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的思想认识都了解得十分透彻,所以不能完全代表学生想,也就不能代表学生表达。即使老师认真负责,精批细改,改了的还是老师的思想、老师的认识,不一定符合学生的思想实际,也就不会对学生有切实的帮助。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既要教给学生写作的方法,又要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两者不可偏废,让学生在改中受益,改中成熟,改中提高。

猜你喜欢
写作文写作能力习作
写作文的烦恼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理论思考
用中医诊疗法写作文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写作文等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