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2015-09-10 07:22黄燕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学习习惯

黄燕

摘 要: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怎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呢?本文就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学习习惯 教学思想 教学能力 师生关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我们逐渐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组织者。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要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和发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怎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就这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做好一个前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影响人的一生,在学习中亦是如此,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笔者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努力培养学生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教师在其中只是引导者,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此外,笔者还提倡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针对他们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努力敦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努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用心听讲,勤做笔记的习惯,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抓住一个关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端正的教学态度

教学思想贯穿整个教学工作的始终,对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等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之,其对我们具体的教育实践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基础性、开放性、民族性、个性化是新课改遵循的基本原则。在新课改的要求下,我们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培养探究型、创新型人才的教学思想。具体到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如笔者在讲授“圆的周长”这一知识点时,先让学生用一条绳子圈住圆,通过测量绳子的长度,算出圆的周长,然后再比较教材上给出的计算圆周长的公式: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最后全班学生交流总结。这个知识点的整个教学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有自主探究,有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思想。

态度决定一切。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因此,教师在上每一节课的时候都应该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水平、认知习惯和学习习惯等。教师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还要认真研读教材,抓住知识要点,领会教材的精髓,合理、巧妙、创造性地利用教材,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此外,教师还要努力学习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理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同时不断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解决一个根本——练就高超的课堂教学能力

高超的教学能力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力保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

(一)教师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学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如对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动和好奇心较强的特点,可以创设一定的游戏情境、儿歌情境、直观演示情境等;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创设操作性情境、竞争情境等。如笔者在讲授“分数乘分数”这一知识点时,利用多媒体设备,通过动画演示两个大圆饼被分别平均分成两半,学生在已学“分数乘整数”的基础上会轻松列出:1/2×2,然后再拿一半圆饼平均分成两份,接着可以问学生这其中一份是几个圆饼?如何列式?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其中的规律。

(二)教师要具有优化教学过程的能力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即为完整的教学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保障,也是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能力的主要途径。

1.优化教学手段

在传统应试教育中,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满堂灌,一言堂,过程单调,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气氛沉闷。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在当下知识经济时代,结合新课改的具体要求,教师要努力探索和优化教学手段,如将多媒体引入现代化的教学中,帮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如在讲授“圆周长”这个知识点时,可以利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的是,不要设计过多的娱乐性内容,很多知识点的设计可以轻松活泼、幽默有趣,但不能丢掉知识的讲解,应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努力给学生呈现出一个立体多维的世界,呈现出各个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在大脑中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但要切记,不可舍本逐末,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优化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因此,教师在优化教学手段的同时要努力为学生设计出一个更高效的学习方式。新课改后,自主探讨式学习和合作式学习深受一线师生青睐。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力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用我手写我心”,同时发挥教师引导者的作用,努力为学生创设高效的、互助的、合作式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学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才根本上提高教学效率。

四、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师有效“教”和学生有效“学”的重要保证。这首先要求教师自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的转变,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本着民主和谐的原则,发扬人道精神,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努力构建新形势下新型的师生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线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不断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为上好每一节课,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珍.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2]韩淑娟.新课标下应关注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3]姜明燕.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学探究
试析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阻力分析及对策
中职机械制图中三视图的教学对策研究
试论实现英语教学“学习增值”的策略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途径
课堂教学与管理工作措施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