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2015-09-10 07:22李宁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移情外语动机

李宁

学习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所谓内因,是学习的智力因素和情感因素,所谓外因,是指学习环境与教师的引导,以及采用的教学手段。在学习者方面,除智力因素外,情感因素有很大的作用,情感因素包括态度和动机、个性、情绪状态等方面。

一、态度和动机

态度是学习者对语言及语言使用者的看法,对国语和外语的关系、对本族文化和外族文化关系的看法。动机是指由学习者的总的学习目的决定的学习动力,亦是发动和维持其行动的一种内部状态,更是人对需要的一种体验,是指那些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在哲学上,动机与效果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动机指人们的主观愿望,效果指实践的客观后果,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的统一,人们做任何事都受一定的动机支配,效果是动机的体现,也是检验动机的标准。

动机可分为两类,融合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融合性动机是指学习者为了直接与外语群体交往、了解他们的社会和文化,甚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而学习外语。工具性动机是指学习者出于职业或其他需要,把外语当做工具学习使用。

动机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整体性动机受学习目的制约,情景动机与具体的学习情境相关,任务动机与具体的任务相关,这种动机分类对在课堂教学条件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着特殊的指导意义。

不难看出,态度和动机是决定外语学习效率和最终能达到的水平的重要因素。融合性、工具性动机能促进外语的学习,但它们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中所起的作用不同,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中利用群体效应,创造优美环境,提出明确任务激发学生求知动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个性

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个别的特殊的性质,使事物具有各自的特点。在心理学上,个性是指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性格倾向、心理素质、模糊容忍、场依赖倾向、移情。

1.性格倾向。人的性格有内向和外向之别。不同倾向对外语学习有不同影响,性格外向的喜爱和擅长交际,有利于外语能力,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形成。内向者则擅长语言知识的学习。

2.心理素质。学生学习外语面临陌生的语言体系及社会文化背景,经常处于犯错误,不能表达自己或理解别人等令人不安或尴尬的情景。有幽默感、心理成熟的人往往容易应付这种场面,不至于因为这些问题妨碍学习。另一些人可能因此受到妨碍,甚至中断外语学习。

3.模糊容忍。模糊是指因事物的复杂难以对其概括出结论的情况,模糊容忍指能接受这种情境的倾向。语言现象十分复杂,许多规则往往同时伴有许多例外,有些规则对语言的描写十分含糊,大量语言现象没有规则,那些有模糊容忍倾向的人受模糊情境的影响更少。

4.场依赖倾向。按照处理个别与整体关系的习惯,把学生分为两类,综合型学生倾向善于把学习任务当做整体看待,综合考虑。分析型学习倾向善于把学习任务分作若干组成部分,着眼于具体项目。前者个性开放,喜爱交流,更善于潜意识的学习交际能力的形成,后者更擅长于有意识地学习。

5.移情。移情是指善于理解别人的情感想法,站在别人的位置上考虑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移情倾向的学生更擅长外语学习,特别是交际能力的形成。

三、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情绪体验。焦虑是一种与外语学习有关的情绪体验。师生关系不协调,学习任务难度太大,担心出错和否定评价等多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焦虑,它是妨碍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正确处理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对外语学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妨碍学生最大限度地获取语言输入和使用语言的机会,二是妨碍学生对已有输入进行有效的吸收和消化,妨碍语言活动质量。

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感情因素,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情感状态,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两点应特别重视:

1.教师对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最大、最直接,许多感情因素可以通过教师调整变化,所以教师不仅要注意防止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还要主动积极地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状态。

2.重视学生在情绪方面的个别差异,不同情况应区别对待。

总之,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情感因素,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和学生默契相处,融洽配合,启发学生的多向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牵发学生的拼搏精神,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猜你喜欢
移情外语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浅析诗歌翻译中的移情——以《再别康桥》韩译本为例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移情于物,借物遣怀(外一则)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面部表情、文化差异与移情作用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关于“移情作用”在音乐审美体验中的思考
大山教你学外语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