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视的结束语

2015-09-10 22:33丁志艳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作用

丁志艳

摘 要: 结束语在一节课中所占比重很小,只有两三分钟。正是因为这种天生的小配角的身份,所以我们往往会忽略它的重要性。一次成功的结束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精彩妙用,而一次失败的结束语则会给人留下画蛇添足的无用之感。教师的授课风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40分钟的讲授上,应以结束语为载体,借用有限的两三分钟,将课堂的精彩无限扩展、延伸。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结束语 作用

结束语在一节课中所占比重很小,只有两三分钟。正是因为这种天生的小配角的身份,所以往往会使我们忽略它的重要性。一次成功的结束语会起到画龙点睛的精彩妙用,而一次失败的结束语则会给人留下画蛇添足的无用之感。下面我就以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八单元第25课为例讲一下结束语的画龙点睛之妙用。

本文介绍的是“两极世界的形成”,这节内容主要讲述了三方面内容:从盟友到对手;美苏“冷战”;“冷战”阴影下的国际关系。在做结束语时,可使用这样两个版本。

版本一: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争霸如两只猛虎争夺森林之王的宝座,正所谓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在这场综合国力的PK赛中最后黯然离去的就是苏联那只受伤的老虎,近半个世纪的你争我夺,拖垮了苏联,使其受了严重的内伤,从此一蹶不振,并最终走向了解体。

一个简单的比喻,把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比作为自然界的生物现象,可谓是有一点回归自然了。这样了了几句既高度概括美苏拉锯式的争霸场面,又指明苏联是争霸的失败者,最终将因内外交困而瓦解,为后面的教学内容做铺垫。

版本二:

日本和西欧各国笼罩在美国的阴影之下,而东欧等民主国家和地区也要接受苏联的指手画脚,这些生存在夹缝中的国家和地区该如何自处?美苏各遮半边天的局面何时才会结束?这种“冷战”和“热战”交织的场景要上演到什么时候?扭转乾坤、改变国际格局的重任又会落在谁的肩上?欲知事态如何发展,(讲到此处可像说书人一样拍一下讲桌)且听下节课讲解。

有时候,不一定要对每件事都作一个盖棺定论,反而应留足相当的余地,让人们自己去猜测想象,去推理归纳。说书先生在每一个段子的结尾那一句“各位听众朋友,要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之所以能扣住听书者的心弦,正是因为他让人们先猜测想象的缘故。

这样像说书人一样的结束语方式有“一石三鸟”之功效。其一,知识层面:针对授课内容提出疑问,留下思考的空间;思维角度:转换的作用,由听课的疲倦转换为兴奋;情感方面:偶尔这样绝俗转换,会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同时历史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容易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师生关系变得亲切、自然、和谐,从而调动起学生积极的“乐学”情绪。在其中加上教师的一些人格魅力,有时也可以来一点相声演员的幽默语言,以达到更佳意境。

总之,教学不是墨守成规。千篇一律不是我们的风格,推陈出新才是我们的本色。教师的授课风采不应该仅仅停留在40分钟的讲授上,而应以结束语为载体,借用有限的短短两三分钟,将我们的精彩无限扩展、延伸。正是有了这样的信念,数学教师玩转了数字,物理教师玩转了地球,历史教师玩转的是整个世界。不管教的是哪一科,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一堂课的结束是为了下一堂课更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王有鹏,李欣霞.锤炼课堂结束语——让课堂教学锦上添花的教师语言艺术之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7,12.

[2]吕娜.中学历史教学构建生命化课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郭明波.中学历史课堂中的学习指导研究[D].扬州大学,2013.

[4]吴泰.巧用凤尾——浅谈课堂结束语在初中历史《洋务运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09(9).

[5]王仙平.重视结尾艺术提高教学效率——浅谈中学语文课的结束语设计[J].江西教育,2000(Z1).

[6]贾晓梅.更新教学理念,构建活力历史课堂[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7]许珊.有效的历史课堂要“有笑”[J].考试周刊,2011(29).

[8]陈学贵.高中新课程历史课堂师生互动初探[D].四川师范大学,2011.

[9]黄务兰.拉近学生与历史课堂的距离[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9(6).

[10]薛美霞.让历史课堂变得有趣起来[J].考试周刊,2008(14).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教学作用
浅谈高中《鸦片战争》教学中国际法意识的培养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