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彩虹的气象物理原理”想到的

2015-09-10 22:33邱月忠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彩虹实验生活

邱月忠

摘 要: 有关光的折射、反射、色散的实验,学生在课堂上都做过或看过了,都觉得很平常,但是很少能将它与自然现象中的彩虹、气象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

关键词: 彩虹 物理原理 生活 实验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自然现象与物理相关,与其他学科相关。物理学科教学如何联系自然现象,联系生活实际问题,挖掘物理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对事物整体及其发展变化过程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各学科知识交叉、渗透、融合,拓宽学生思维,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让学生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全反射、色散后,再认识彩虹,加深对大气中的光现象认识,知道物理与气象的联系也是很有意义的。

彩虹是人们时常看到的一种自然界的光现象。每当五彩缤纷的彩虹当空高挂时,人们都会情不自禁地争相观赏这种大自然美景。古时有人说,那是寂寞的嫦娥在云端歌舞挥起的彩绸;也有人说,那是仙女为窥视人间在云中搭起的彩桥。不管是彩绸,还是彩桥,都只不过是神奇的传说罢了。而现实中的彩虹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说到彩虹的形成,人们常把它跟“雨后”联系在一起。很多人认为只有“雨后”才能出现彩虹。其实,这种看法是不全面的。“雨后”天空有时会出现彩虹,这固然是事实,但是在阳光下,喷泉或瀑布的周围也会出现彩虹;夏天,街上奔跑的洒水车的后面,有时也会出现一段彩虹;用喷雾器在空中喷雾也可形成彩虹。显然,那种说彩虹仅在“雨后”出现,是对彩虹的成因不十分了解造成的。只要知道空气中有形成彩虹的条件,自然知道不一定要下雨才有可能出现彩虹。

在中学物理课上,有个“光的色散”实验:取一个棱镜,让一束白光穿过狭缝射到棱镜的一侧面,通过棱镜后,前进方向改变,在白色光屏上形成彩色光带,顺序是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与彩虹的颜色很相似。但是空气中是不可能有棱镜片存在又能形成彩虹。这是何故?因为空气中飘浮有大量的小水滴。当太阳光照射到这些小水滴时,一个个小水滴就像棱镜似的把白光分解成七种单色光,对阳光起分光色散作用。阳光如何在小水滴中产生分光色散现象?阳光射入小水滴,即从空气这种媒质进入水这种媒质,发生一次折射,由于构成白光的各种单色光的折射率不同,紫光波长最短,其折射率最大,红光波长较长,其折射率最小,其余各色光则介乎其间。因此,光线在小水滴内产生分光现象,各色光同时在小水滴继续传播,遇到水滴的另一界面时被反射回来,重新经过小水滴内部,出来时再一次发生折射回到空气中。这样,阳光在小水滴中进行了两次折射和一次全反射就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当空气中的小水滴数量很多时,阳光通过这些小水滴,经过反射和折射作用,射出来的光集中在一起,天空中美丽的彩虹就形成了。

平时,我们看到的多数是一条彩虹,视角(从地面至虹项的角度)约42度。有时在彩虹的外边还能看到一条颜色顺序与这条彩虹恰好相反,且较暗一些的另一条虹,这条叫副虹主虹是内紫外红,副虹是内红外紫,副虹又叫霓。霓与主虹为同心的圆弧,两者之间天空比较暗,虹内、虹外天空比较明亮。霓的视角大约51°。它的成因与主虹基本相同。它是阳光在小雨滴中经过两次反射、两次折射而形成的,即折射—全反射—全反射—折射而形成的。在地平面上,我们看到的主虹与霓是半圆形的,那是因为它们下半部分被地面遮住了。若是站在高山顶上,就能看到主虹与霓的大部分。只有在晴朗的天气时,在飞机舱中向下看,才能看到主虹与霓的全貌,即完整圆环。如果太阳的角度太大,或太小,我们也不易看到虹,又因虹是阳光经小水滴反射进入我们眼睛的,所以彩虹永远出现在太阳的对面。

主虹为何内紫外红?我们看虹时,有色的光线依着各种角度从小水滴中反射出来,对于某一质点来讲只能把某一种颜色的光线射入我们的眼帘,而从同一雨滴中折射出来的其他有色光或高或低地越过我们的眼帘,不被我们看到。具体而言,在那些能进入我们眼帘的,并经处于最高位置的小水滴,折射的光线中,由于红光折射率最小,偏向角最小,因此才能进入我们的眼帘,我们看到的只是红光,其他色光由于折射率大,偏向角也大,都越过我们的头顶而去。稍低一点的小水滴,也就只能在折射光线中偏向角比红光大,又比其余色光小的橙色光先进入我们的眼帘,而被我们看到。其余色光中,红光偏低,黄、绿、蓝、靛、紫都偏高,越过我们的眼帘不被我们看到。以此类推,那些进入我们眼帘,并经处于最低一层位置的小水滴折射后的光线,我们只能看到的是紫光,其余色光都从我们眼皮底下溜走。这样,空中邻接的小水滴中折射出来的光线形成一条内紫外红的彩虹。彩虹的气象原理:空气里小水滴的大小,决定了彩虹的色彩与宽度。雨滴越大,彩虹带越窄,色彩越鲜明;雨滴越小,彩虹带越宽,色彩越黯淡。当雨滴小到一定程度时,分光和反射不明显,彩虹就消失。说明彩虹的形成直接与空气中雨滴的存在、多寡、大小有着直接关系,反过来说,彩虹跟天气变化有关。例如:彩虹的色彩从鲜艳变为暗淡,宽度从狭窄变为宽大,说明空气中雨滴由大逐渐变小,由此,我们可以推测空气可能逐渐转向稳定,天气情况渐趋稳定。

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积累并流传了许多与彩虹相关的看天经验,并用简洁语言编成谚语。这些谚语反映了天气变化的客观规律,已成为人们推测未来天气变化的依据之一。例如:“东虹日头,西虹雨”(或早虹雨,晚虹晴)根据彩虹的出现,推测未来天气变化情况。虹在西方,说明西边大气中有大量雨滴存在,随着天气系统东移,本地将会有雨,西虹多出现在早晨;虹在东方,说明东边大气中有雨滴存在,天气系统已经移过本地,天气即将转晴,东虹多出现在傍晚。又如“晚虹日头早虹雨;虹高日头低,早晚披蓑衣;虹高日头低,大水没过溪;断虹见,风随见;断虹早见,风雨即见;虹吃云下一指,云吃虹下一丈”,等等,都是跟彩虹相关的天气谚语。

总之,物理教学除了注重本学科的知识能力综合外,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知识交叉、融合,做到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验,又回归于生活、实验,回归于自然,让学生活学活用,最终为生产劳动服务。“彩虹的气象物理原理”仅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参考例子,旨在抛砖引玉,探讨物理教学如何挖掘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内在联系,适应综合问题新走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彩虹实验生活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做个怪怪长实验
生活感悟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乐于助人的彩虹花
为什么雨后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