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是对学生的信任与激励

2015-09-10 01:43黄志仁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宽容激励信任

黄志仁

摘 要: 宽容是对学生人格尊严的尊重,是一种信任与激励,对学生宽容一点会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宽容 信任 激励

“严师出高徒”一度是整个社会认同的普遍“真理”。但当今中国,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下,发展素质教育成了大势所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当今教育的核心。过于严厉,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不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必将退出教育的舞台。以笔者的经验看,如果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宽容,他们就会对教学产生信任感,受到教师爱的感化,教学将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一、宽容是一种仁慈和关爱

身为人师,如果认定一个学生已不可救药,那么他就会变得更糟糕,因为学生看不起、老师看不起的学生是容易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的。如果认为一个学生是块璞玉浑金,缺的是雕琢,他身上有些小错误,那么你的宽容会使他自律、自束、自策,他终会成为一块璧玉,在教育实践中这样的实例不少。老师的教育要让学生感到老师是真心为他们着想,老师的宽容和善解人意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赞许。

记得以前曾经看过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位渔夫从大海里捞到了一颗圆润硕大的珍珠,珍珠堪称完美,除了上面的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虽然并不起眼,但是破坏珍珠的完美性,如果把它去掉,珍珠就很完美,肯定会卖上一个好价钱。说干就干,渔夫拿起工具,一点点地、细致地做起了消除黑点的工作。擦除了一层又一层,黑点依然存在,渔夫不气馁,继续擦除,终于成功了。但是,再看这颗圆润硕大的珍珠,已经成为一个有着凹陷、擦痕的劣质珍珠了,没有任何价值。

其实,学生何尝不是如此呢?每个学生都是天真烂漫的,有着最纯洁的心灵,就如珍珠一般美好,闪耀着动人的光芒。每颗珍珠都难免会有一些“小黑点”,犯错也在所难免。但是,很多教师和家长都对学生要求严苛,希望学生成为完美的作品,不允许学生出现任何瑕疵。学生没考好,成绩下滑了,就会迎来家长或老师的粗暴对待,甚至体罚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不听家长或老师的话了,他们就会非常气愤,对学生大呼小叫。学生所做的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就会用难听的话侮辱学生的人格和智商。长此以往,学生在做事之前就会瞻前顾后,唯恐出错,不敢向前迈步,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不小心触到家长或老师的雷区,迎来一场狂风暴雨。生活没有色彩,学生也不再天真无邪,他们的好奇心、兴趣爱好逐渐消失。

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怎样做呢?我们可以好好回想一下自己的学习生涯,在这个年龄时,我们有没有做过和他们一样的蠢事?教师和学生之间难免会有代沟产生,如果教师试着从学生的年龄和经验去考虑,就能对他们的做法有一定的理解。有了理解,教师就会逐渐放下自己手中的棍棒,用师爱关注学生,耐心为学生讲解,细致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并努力说服学生,督促他们改正。教师对学生的批评和教育性的语言要掌握好分寸,不能一概而论,将学生一棒子打死。教师的语言要有技术性和艺术性,既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又让学生虚心接受,对教师的教育不抵触,没有逆反情绪。要达到这个程度,教师必须逐步改进教育方法,积累经验,多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二、宽容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地位是平等的,没有尊卑之分。教师要与学生友好相处,放下架子,走到学生中间,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他们的看法和态度,理解他们的行为,使师生之间彼此信任、乐于接纳,形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聪明才智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对学习也会变得更积极、主动,课堂教学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的思维敏捷,在他们的头脑中经常会有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出现,对于这些非同寻常的问题,教师要以一颗包容的心看待,消除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勇于探究自己的设想,没有压力、没有负担地积极地投入学习。教学实践证明,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为学生营造安全、愉悦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表现,发展自身的各种能力,张扬个性。

三、宽容也要有原则,不能一味纵容

对于学生宽容,并不是要一味地纵容学生,如果教师不对学生加强管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任何纪律,他们的精神容易涣散,甚至会对错误有恃无恐,认为反正老师不会怎么样,就变得没有顾忌。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这是教师无能的一种表现。宽容与严格二者并不是对立存在的,而是矛盾统一的,二者从某些方面来说是可以互换的。教师的宽容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不变通终会导致失败。

当遇到原则性问题时,教师要不让步,在判断是否时心中要有准绳,不能糊涂而过。在对学生进行评判时,要根据当时的事件进行判定,对于那些心理尚不成熟、思想也不太发达的学生,要多关注他们的内心,不要对他们过于严肃,也不要经常指责他们,要以怀柔的政策对待,多微笑,多给予他们尊重和爱护,让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四、班主任工作中的宽容与赏识

班主任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健康成长,科学发展,就要以宽容、赏识呵护学生,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吹响他们奋发向上的号角,引领他们走向健康成长的“绿色通道”。

首先,学会赏识,宽容学生的缺点和过错。班级的事务、学生的情绪等,都要班主任亲自处理、协调。因此,班主任必须认真细致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与个性,以宽容、博爱的心赏识每一个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做到爱“白天鹅”的同时,也爱那些“丑小鸭”,小心呵护那些已经心灵受了伤害的孩子,用真心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在班主任的宽容、赏识、鼓励下打开心结,找回自信。

学生的成长历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犯错、知错、改错的过程。当学生犯错后,班主任要及时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思想的发展动态,给他们及时认错、改错的机会。

其次,学会赏识,张扬学生的个性。有的学习成绩“抢眼”,有的文明礼仪、待人接物优秀,有的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这就需要班主任从不同角度赏识学生。

班主任的赏识与宽容,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中充分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积极主动地探究学科问题,科学有效地发挥创新才能,使他们各显其能、各尽其才。

宽容是一缕阳光,她照亮了学生的心;宽容是一丝春雨,她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是一粒爱的种子,她会在学生心中萌芽。教师应多给学生尊重和宽容,善待学生的“黑点”,并加以正确的引导,以此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宽容激励信任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从生到死有多远
尊重、理解、宽容让他重新起步
我努力读懂“宽容”这首诗
错误也是一种课程资源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