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的现状与策略

2015-09-10 01:43靳向东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教育策略

靳向东

摘 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城乡教育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城乡教育之间一直没有建立均衡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城乡分割的状态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城乡教育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一定程度的扩大。在教育技术中,人力资源建设对学校教育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 教育技术 现状 教育策略

新课改以来,随着国家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重视,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有了质的提升。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日益增强,教学手段愈加多样化,广大中小学生受益明显,极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信心。但是,教育技术设备发展得越快,需要解决的问题就越多,现代教育技术在农村中小学的发展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一、存在的问题

(一)硬件设备数量普遍不足,质量偏低,利用率低。

教育技术硬件设备需要大量资金,由于教育经费紧张,教育部门投入到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方面的经费就更少了。这就导致农村学校教育技术设备数量明显不足,尤其是摄像机、视频展示台、电子白板等高端设备数量更少。近年来,由于中英项目等的开展,许多学校有了远程教育播放设备等,但这些设备配备很低,如远程教育播放设备仅仅包括一台电视机、一台DVD机,还有的学校(或教学点)甚至连一台计算机也没有。而且虽然大部分学校都装备了常规电教媒体,但是由于对教育技术的认识不够,以及一些学校将得之不易的设备看得十分珍贵,害怕用坏,以致一些学校将电教媒体作为应付上级检查,录制精品课程,上示范课的“法宝”一年难得用上几次,使得媒体利用率很低,很多设备被放坏。

(二)软件严重缺乏,质量不高,品种单一。

农村中小学现有的教学软件绝大部分是上级配发或中英项目配发或扶贫配发的,而且大部分软件是DVD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品种单一。大多数软件仅仅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等少数几个学科,而且不能较好地与文字教材配套使用。同时,由于观念跟不上,教育主管部门和一些学校愿意花大价钱买设备而不愿或不屑于软件建设,导致软硬件建设不配套,硬件设备只能拿来当摆设。

(三)师资资源缺乏,学历偏低、信息素质偏低。

从事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的教师很多是“半路出家”,没有相关专业知识储备,只是凭自己的刻苦钻研,才掌握一定的教育技术设备使用方法,根本谈不上灵活使用教育技术设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些教师甚至只是受过短期“英特尔”培训[2],而且是兼职从事教育技术事业的,他们所干的工作只是设备的简单维护、打扫机房等。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的现状,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农村中小学的现代教育技术建设:

(一)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电化教育初期,强调“以媒体为中心”的理论深入人心。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诸多学校盲目购置硬件设施,花巨额资金装设多媒体教室,等等,而且存在媒体应用的误区:排斥技术或“为多媒体而多媒体”;过于依赖技术,认为只要使用了媒体就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不了解各种媒体的功能特色,不能优化使用各种媒体,这使得设备的具体应用情况特别糟糕。为此,我们应通过培训等多种形式学习教育技术知识,把普及教育技术作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紧抓好。

(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硬、软件建设同步。

现代教育技术由硬件和软件构成,硬件是基础,软件是保证,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3]。硬件建设是学校教育技术发展的基础,在教育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除了力争建设计算机多媒体教室、校园网、网络教室等信息化高档次设备外,也不能一味追求高档次,其实在教学中使用的媒体是为教学目标服务,为学生学习服务,为达到最优效果服务的。因此,我们要加强常规电教媒体设备的建设,而且要有效整合现有教学资源,把众多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到教育技术的工作中,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还要注重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做到物尽其用,并用出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更要合理规划和协调使用硬件设备,优化配置,科学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硬件环境,适应新的教学需要。

(三)师资队伍培训和管理,提高信息素质。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不可能引进大量的教育技术相关专业的高学历人才。因此,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情况,通过培训等措施,加强师资队伍的整体建设。通过“英特尔”培训,大多数教育技术人员掌握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技术。培训的重点不能只放到技术方面,应当适当加强理论培训,如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和微格教学等理论的培训[5]。我们应当清楚教育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先导,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改理论,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近年来,由于相应的教育技术体制不健全,教育技术机构应有的功能得不到发挥。很多教育技术人员常常只是维修工或课件制作人员,而他们相应的教师培训职能等往往被人们忽视。进行教育技术管理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提高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的利用率,保证教育技术的有效实施,实现教育教学效果的强化。

参考文献:

[1]洪军.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J].网友世界,2013(22):130-130.

[2]陶文玲.中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之比较研究[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3(4):63-66.

[3]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孙立会,李芒.论教育技术批评[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01):35-40.

[5]陈晓慧.对当前教育技术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J].中国电化教育,2003(07):30-33.

猜你喜欢
农村中小学教育技术教育策略
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区域发展的对策研究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改革
现代教育技术在体育院校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从《ET&S》与《电化教育研究》对比分析中管窥教育技术发展
从教育技术的视角看数字化教育出版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
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