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环节的问题与对策

2015-09-10 01:43刘功秀
考试周刊 2015年54期
关键词:评课问题对策

刘功秀

摘 要: 评课作为一种研究课堂教学、促进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在现实中出现了光听不评、流于形式;蜻蜓点水,无关痛痒;人云亦云、缺乏主见等八大问题。文章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从坚持评课的原则和充实评课的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议,以提高评课质量,强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 评课 问题 对策

教师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其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评课,作为常规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评课的定义

所谓评课,就是评价课堂教学,是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作出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使得评课者和被评者都能从中得到提高。

二、评课的意义

经常性地开展交流、教研性评课活动,有利于发挥评课的判断、导向、激励等功能。评价不是最终的目的,是对授课人课堂教学特色和成功之处的挖掘,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导向,以便授课人继续发扬,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评价是为了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授课人有针对性地改变教学策略和方法,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评价能给评课者提供借鉴、交流、学习和改进教学的机会。

三、评课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光听不评,流于形式。

学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往往用数量规定每个星期的听课、评课任务。然而,由于认识不到位,一些教师没有体会到此举的真正意义,听完就走,把评课当成一种负担,对评课毫无准备、随意性强。

(二)蜻蜓点水,无关痛痒。

有些老师确实不会评课,抓不住要点,说些“废话”,走走过场就结束。这样的评课不能在评价双方间产生共鸣,更不能留下积极的影响。

(三)人云亦云,缺乏主见。

评价人有从众心理,怕说错、说不好,相互重复发言内容。殊不知,只有充分发表意见,在思想的交流中才能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教研活动才能深入开展,才能让评课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废话连篇,离题万里。

评价人没有纲要,随意性强,没有主次,没有重点,离题万里。这是浪费时间,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五)只说好话,不讲问题。

说缺点怕得罪、不尊重授课人,让授课人难堪、不满,影响同事间的感情,于是,评课就成了歌颂会。评课的目的是改进,找出原因就是很重要的工作。这就要求评价人要实话实说,找准问题、剖析分析、解决问题,这样才有利于今后教学的进步。

(六)恶语伤人,专挑毛病。

有的评价人缺乏欣赏和包容的心态,吹毛求疵、责全责备,把评课变成了批判会。每个教师都有独特的授课方式和对教授内容的理解,评价人一味地指责批评,难免以偏概全,无法起到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作用。每一堂都有闪光的地方,把亮点找出来加以肯定,对开课老师是一种关怀,也是一种鼓励和鞭策。

(七)当面不语,背后妄评。

评课时有话不说,只当听众,充当好人,课后却大加评论,评头品足。这种现象极大地挫伤了授课人的积极性,增添了同事间的隔阂,达不到真正排课的目的。

(八)拖拉延迟,错失良机。

评课需要及时组织,推后几天或几周才评课,凭记忆进行评议效果会大打折扣。评课是一定要讲究实效的,刚刚听过的课印象深刻,及时评议,才能深入、具体地探讨,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坚持评课的原则。

评课是教师之间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切磋教艺的一种很好的形式。恰如其分地评课,能使人心悦诚服,深受启发,因此评课要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1.客观公正原则:要根据课堂教学特点和班级学生实际,做好调查工作,尽可能较全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情况,用全面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实事求是地公开评价一节课,充分肯定成绩,看到不足,对每一个环节做出恰当的评议。

2.礼节性原则:要以虚心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与开课老师共同分析研讨,不高高在上,也不低微在下,掌握谈话的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在别人头上,要因人而异,从帮助、教育、促进的角度考虑,把课评足。

3.突出重点原则:评课不要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要突出重点,集中主要问题进行评议和研究,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颇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实话实说原则:评课的目的是以评促改,虚伪的夸赞或恶语的中伤,或是敷衍了事,都是不可取的,要以事实数据为根据,以诚恳的态度提出中肯的问题,增强说服力,对事不对人。

(二)充实评课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因学科不同、角度不同、标准不同而异,但也有一些共性供参考:

1.教学目标。目标是人做事所期望的成果,是前进的方向,目标越具体明确,做事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就越高。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它的确定应依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进而指导备课、指导教学。教学目标的正确制定和实现与否,是衡量课堂好坏的主要尺度。教学目标的评价主要内容有: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大纲所规定的要求,是否切合不同水平的学生实际等。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即教师教什么,恰当地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评价教学内容是否得当,包括以下几个内容:(1)授课人能否明确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教育性;(2)教材是否处理得当:例题、课堂练习、作业的选配,是否按由浅到难的顺序,使得不同知识技能水平的学生都有所提高;(3)教学中是否注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讲授时有无科学性错误;(4)课时划分是否合理、课程容量是否得当。

3.教学思路。什么是教学思路?教学思路是老师上课的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能让授课人明晰自己在每一个环节应该干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环节间怎样衔接过渡。这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合理地调控教学。教师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评课者评教学思路:(1)看教学思路设计符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不符合学生实际;(2)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我们平时看到有些老师课上不好,效率低,很大程度上就是教学思路不清,导致语言上下不衔接,或教学思路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实际等造成的。评课,必须注重对教学思路的评析。

4.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教授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学习法)两大方面。教授法必须依据学习法,否则便会因缺乏针对性和可行性而不能有效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当前在教学方法的问题上,还存在“四个满”现象:满堂灌、满堂练、满堂看、满堂问。因此,我们的评析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看是不是量体裁衣,优选活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评课要看教师能否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5.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根本指标。课堂教学,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效率高,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积极主动;(2)实现了教学目标,使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进步;(3)有效利用45分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

6.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指教师完成教学工作所必须具备的技能和技巧,是完成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果教师不具备这些条件,教学工作将无法完成或受到影响,评析课要看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教学基本功的评价,可以抓住以下几点进行:(1)看板书:精美的板书是一门艺术,首先,内容的设计:科学合理,用词准确规范,浓缩精华,依纲扣本,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其次,版面的设计:合理布局,结构分明,有艺术性;再次,字迹工整、美、规范。(2)看语言:教学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语言流畅,说普通话,精当简练,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亲切自然,情感丰富。(3)看操作:在课堂上,能使多媒体教学用具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改变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操作,我们主要看教师操作投影仪、录音机、多媒体平台等熟练程度。(4)看解题能力:做到思维清晰,思路敏捷,书写格式规范,计算速度快,准确无误、方法合理,并起到示范作用。

综上所述,在倡导大力开展校本教学研究的今天,评课作为对课堂教学过程得与失的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评估的活动,是最有效地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手段。教师要积极主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更新教育观念,懂得如何利用评课活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建涛.浅谈听课和评课.教研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11).

[2]郭亚丹.关于中学听课评课的若干思考[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1):68-71.

[3]陈先荣.视导归来谈评课——对中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1(11)

[4]佚名.教师如何听课评课[EB/OL].http://www.5ykj.com/Article/xxywjxth/66197.htm,2015-3-25.

[5]佚名.如何评课[EB/OL].http://zuoye.baidu.com/question/ effe7653c6e3205e9459bd4f52c32fdf.html.2014-12/2015-3-25.

[6]特木尔巨日河.教师必须修炼的十个教学基本功[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1bdf520102du0a.html.2011- 11/2015-3-25.

猜你喜欢
评课问题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评课如何做到“高、新、深”
《高中函数的概念》教后反思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谈评课的“四度”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