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015-09-10 07:22雷艳芬
考试周刊 2015年43期

雷艳芬

摘    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增强教学实效性,是值得一直研究的问题。教学只有真正走进学生心里,引导学生学习,才能创设出生活的、富有朝气的品德课堂教学天地,让师生都真切地感受到品德学科的魅力。

关键词: 关注学习    倡导多元    创设活动    提高实效

《品德与生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小学生设置的全新的综合课程。这门课程应该是经验课程,体验课程,它们强调教学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研究。所以,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必须突破原有认识,用新的理念、新的角度重新设计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生活体验,而且要聚焦课堂中的生成因素,在与学生平等对话、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享受生命成长的历程。

一、关注学生学习,构建多元方式

1.自主式。现阶段的小学生是在电视机、互联网前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比过去的少年儿童成熟得更早,对人对事的认识显得更敏锐,对自己更自信,知识面广,渴望参与。例如:在教学家乡单元时,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寻找有关家乡人资料,了解古今家乡人的故事、历史的图文资料。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资料简要概括,部分学生还在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利用老照片制作幻灯片,课堂上让学生介绍给大家听,并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己教、自己学,立志做小小家乡人,抒发浓浓的家乡情。

2.合作式。“生本教育”理论指出:在教学中,只有在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基础上,把学生引导到一个热烈讨论活动当中,充分发挥团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力量,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如教学《我的家乡在哪里》一课,同桌合作,在浙江省地图上查看,家乡“浙江省”内还有哪些市,“丽水市”内还有哪些县,龙泉市内还有哪些镇,等等。如果有条件则可以让同桌一人扮演外宾,表演接待,对话,在此基础上选上几位学生扮作不同国家的客人让学生分别接待,用英语模拟接待外国人对学生来说真是件新鲜事,则大家争先恐后,气氛热烈,既可加强英语口语训练,又可提高组织表演能力,使课堂产生“溢出效应”。

3.探究式。我们大力倡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自主建构获得体验和经验。如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探究如何珍惜时间,做学习的主人。例如,教学《我们的社区》一课时:课前,全班学生分成十个小组,分别采访社区里的各行各业的人员:当我们在休息时,哪些人却为了大家美好的生活在忙碌地工作着、服务着?上课时,让学生分组表演,并让其他小组的学生当“小记者”,进行“零距离”采访,进行情感交流,实现心灵撞击;课后让学生想一想:你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吗?并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说话、表演、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又通过切身感受,使他们懂得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应尊重他们,感谢他们,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二、创设交往活动,提高教学实效

儿童的生活离不开交往,儿童良好的品德形成也离不开交往。如何在新课程下的《品德与生活》学科中从小培养儿童的交往能力,从交往中体验情感、开发儿童的思维,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1.平等尊重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地交往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应当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以极大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时,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语言会使孩子们的心灵受到震撼。如:我在上《我们的学校》一课时,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了校园的花坛、运动场等,然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绘画出美丽的校园。当一个学生画好拿给我看时,我用充满欣赏的表情,赞叹道:“呀!我们的新学校好美呀!”后来几天我陆续收到学生的画,每个学生不断地有创意。可见,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那种诚恳的赞扬和平等的气氛,显得多么重要。

2.加强同伴活动,精心设计,培养能力。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就十分提倡同伴影响法,他认为孩子们在和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感到基本平等的相互关系,孩子们兴趣相接近,共同语言多,在交往中能减轻畏怯心理,他们更愿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并从别人那里获得丰富信息。例如:执教《多彩服饰》一课,在争做“小小服装设计师”环节:我们作为一名世界小公民,也让我们走向世界,去进一步了解各国的民族服饰吧。老师想请同学们一起做做服装设计师,好吗?那么给谁设计呢?有两个选择(教师提供资料包)。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你的想法,赶快开始吧。交流设计。这样让学生之间互相合作发现、思考、辨析,这一切都使大家感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实现,得到某种成就感,从中获得快乐和喜悦。

3.多彩社会活动,拓展广度,撞击思维。根据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我们应特别重视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以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在执教《多彩服饰》时,设计服饰交流会:既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服装,那么下面我们开个世界服饰交流会,结合你们课前收集的资料,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独特的服装?全班交流课前通过各种途径(图书馆、网络、家长、社区活动等)了解到的各国、各民族的服装(图片、文字,可以介绍服装在当地的起源、意义、作用。教师适时出示图片、资料及实物展示进行补充介绍)。

总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体现出品德课堂的精彩与灵动;展现出课堂的动态生成。只有课堂上实现学生思维的多元交流和碰撞,智慧的双向流动和生发,学生才可以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敞开心扉,互动交流;才可以实现师生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才可以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情感水平,培养积极向上、向善向学的精神和情感,从而实现品德课堂教学的高效学习和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主编.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第5次印刷):132.

[2]鲁洁,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高等教育出版社.

[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5(第6次印刷).

[5]小学德育.杂志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