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思考

2015-09-10 07:22蒋辉
考试周刊 2015年43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情况内容

蒋辉

摘    要: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地理教学依旧被限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难以使学生对地理有一个全面深入认识,而仅仅停留在书本知识层面。本文通过对地理教学的全面了解,并基于对地理的系统认识,对高中阶段的地理教育提出返璞归真的理念,并以此为基础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地理教学    高中教育    方法研究    回归生活

地理作为一门人文内涵深厚的科目,涵盖着极为广泛的内容,综合性很强,不仅需要大量知识积累,而且知识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别,但是在现有教育环境中,高中学生对于地理的理解只能停留在书本内容上,很难全面接触地理的广泛内涵,更加无法将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对地理教学进行全面改革,使其回归于生活,通过生活学习地理知识,同时将地理知识应用于生活,这样一来地理教学才能够更有现实意义。

一、强化学生生活体验

地理从广义上讲涵盖整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人类被包含在地理概念之中,因此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及周边发生的事情都是地理知识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地理知识能够与人们的现实生活紧密对应与连接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将地理教学还原到现实生活,在学生的印象中,地理知识将会变得更加形象与鲜活,不仅如此而且将更加易于理解。所以,在具体的地理教学改革过程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地理教学内容和材料,使得学生所学地理知识能够在生活中有迹可循,与现实生活形成紧密的对应关系,并在现实生活中进一步丰富地理知识,突破书本与材料的限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地理知识的来源,具体来讲,春夏秋冬、旭日东升、夕阳西下、天狗食月,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内容,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地理知识,而且能改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艰涩难懂的印象,激发学生兴趣,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感觉,这样一来对学生地理方面的学习很有帮助[1]。

二、注重利用民谚俗语

地理知识在我国的发展有悠久历史,不仅如此,还以民俗谚语形式流传下来,在很多诗词歌赋及民俗谚语中包含我国先人们对大自然的深刻认识及丰富的生活智慧,其中不仅有地理知识,而且有地理原理及规律,在这种情况下,对这些内容进行充分利用能够极大拓展学生的思维眼界及知识范畴,不仅通俗易懂、易于理解,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总体兴趣,并形成在生活中学习地理知识的意识。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刺激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性,使课堂氛围更加热烈,与此同时能够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加深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建立民族自豪感。这样一来利用这些学生在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民俗谚语,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储备和学习,从而逐渐对书本上的地理知识更加深入理解,并形成生活化的认识[2]。

三、将地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地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掌握地理知识能够对整个世界加深了解,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明智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拓展地理教学的空间和场所,使学生从思想上和精神上突破课堂与书本的限制。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从生活中获取地理知识,而且能够通过知识与生活的相互联系,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使得教学返璞归真,而且弥补课堂教学的种种不足和限制。从某种程度上讲,只有明确地理学习的现实意义,使地理知识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一来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冲动,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环节,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强化对地理知识意义的领会,并在现实生活应用的刺激下发自本能地对知识进行学习。在这种理念的倡导下,给学生随时随地走出课堂的自由,在生活中应用知识,同时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将学习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得对地理的学习从内容到目的实现全面的返璞归真。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基本生活,全部涵盖在地理的范畴之内,这些知识是从生活中总结出来的,最终目的是应用于生活,也就是说来源于生活并反作用于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地理知识就具备了现实意义与价值,也就强化了知识学习的必要性。

四、利用学生资源

学生对于地理的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学生能够接受的知识内容和范畴,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为一种可选择性的学习资源。从求知角度出发,怎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冲动,什么样的内容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等都成为一种可以掌控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对课堂内容进行筛选,对教学方式进行精心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定位,对课堂作业进行科学布置,学生就能够获得一种软性资源的整合,从而获得某种程度上的优越性。学生与学科内容之间是存在作用力及反作用力的,在这种情况下,对二者的潜能进行充分挖掘就能够产生巨大的化学反应,取得显著的互动效果。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并进行适当的收集整理,就能够丰富学习资源,拓展地理知识来源[3]。

除此之外,学生通过拓展自身的生活空间,走出课堂和校园,与社会和自然充分接触,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与外界生活深入接触的过程中,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并在逐步深入的过程中对生活中存在的细微差别进行辨别,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能够丰富和深化对地理内涵的理解和认知,并使得对地理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善,这样就使得地理学习在接触生活的过程中回归生活。

地理知识本身就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针对高中阶段的地理知识学习,使其回归生活,拉近知识与生活的关系,这样一来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实.我国中学生现代地理实践素养培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2(11):03-06.

[2]邵志浩.高中地理课程中活动的设计与教学策略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实验教科书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2(02):23-26.

[3]江桥.高中地理实验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2(05):23-26.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情况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函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主要内容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特殊情况
假期归来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