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活动课程研究

2015-09-10 07:22张亚培安静
考试周刊 2015年42期
关键词:活动课程主要内容

张亚培 安静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总结活动课程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基础上,指出当前活动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并将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的思想引入活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从新视角审视活动课程本质,为解决活动课程中的教学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活动课程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 主要内容 基本行为模型

一、前言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部分学校在改革学科课程的同时,进行开设活动课程的实验,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一场自下而上的活动课程研究热潮。活动课程是针对传统学科课程的某些弊端提出并随之发展起来的,它以学习者兴趣和动机为基本出发点,以动机为教学组织的中心。行至今日,活动课程强调的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综合学习、做中学等学科课程欠缺的教育价值在国内已受到普遍重视,同时存在一些困难。从某种角度来讲,活动课程建设涉及教师、学生、媒体等诸多复杂的、开放的因素,是一种更新性再生的复杂系统。因此,从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的观点和方法出发,探索灵活开放的、满足新时期要求的活动课程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活动课程概述

1.活动课程的产生与发展

活动课程这一基本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的“儿童游戏场”已经开始强调通过音乐、歌唱、游戏等活动方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在美国,第一所建立并运用活动课程的学校是杜威的芝加哥实验学校。随着芝加哥实验学校活动课程的开展,在美国兴起活动课程的进步教育运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课程作为影响学习者的学习、发展、态度或者行为的活动的理念经过了激烈辩论(Schoonmaker,2001)[1]。比如,弗里德里希·福禄培尔(Friedrich Froebel)强调对知识的个人建构,注重利用学习者内部积极力量,给予他们鼓励和指导。

2.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点

“活动课程”(activity curriculum)有时也叫“经验课程”。《教育大词典》对“活动课程”的解释是:“从儿童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为改造儿童经验而设计的课程。”即“活动课程”是相对于“学科课程”而言的,主张以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教学,通过亲身体验获取直接经验的课程。

活动课程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主体性:课程的结构由学习者需要和兴趣决定,尊重学生主动精神;(2)教育性:只有那种对学生具有教育意义的经验才是课程;(3)活动性:多种感官密切配合协调行动;(4)开放性:以生活题材为学习单元,注重通过经验的获得与重构学习;(5)系统性:教师、学生、家长合作计划,构成有机整体,并使活动序列化为体系。

3.活动课程的价值和困难

自福禄培尔的观点变成美国小学实践的基础之后,活动课程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活动课程的主要作用在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有优越性[2]。目前,活动课程已提高成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以充分而有特色地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标,把学习者真实世界的活动和学科内容联系起来,通过把学习者作为积极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对建构主义进行补充,促进学生积极认识现实世界并主动提高自己。

但目前的活动课程过于重视“他组织”,对学生的主体适应性、自组织特性考虑不够;过于追求合作,无视竞争与合作共存;忽视知识生成过程及产品的管理。其建设面临两大困难:一个困难在于内容选择:当学习者追求自己的学习目标时,不能恰当选择能够强化他们努力的概念或内容。还有一个困难是教师或学校不能考虑学生生活的文化背景,而文化背景又在学生的课程内容学习中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3]。

三、CAS理论的主要内容

复杂适应性系统(Complex Adaptive System,以下简称CAS)理论是由约翰·H·霍兰德教授(John H.Holland)于1994年其在美国新墨西哥的圣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简称SFI)成立十周年时正式提出的,基本思想是:系统由具有自身目的性与主动性的主体构成。

1.CAS理论的基本概念

CAS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主体(Adaptive Agent),强调主体的主动性,认为主体具有自己的目标、内部结构和生存动力。此外,霍兰德还进一步提出研究适应和演化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七个有关概念:聚集(aggregation)、非线性(non-linearity)、流(flows)、多样性(diversity)、标识(tag)、内部模型(internal models)和积木(building blocks)。聚集、非线性、流和多样性是个体的属性,标识、内部模型和积木则是个体与环境进行交流时要使用的机制。这七个概念的提出凸显了主体是多层次的、与外界不断交互作用的、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活生生的个体的特征。

2.CAS理论的核心思想——“适应产生复杂性”

CAS理论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方面,CAS理论的最基本概念是具有适应能力的、主动的个体(简称主体),主体能够在与环境及其他主体的交互作用中不断学习,并根据学到的经验改变自身结构和行为方式,以便更好地在客观环境中生存,即主体的适应性;在宏观方面,由主体组成的系统,将在主体之间及主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表现出宏观系统中的分化、涌现等种种复杂的演化过程。主体与环境及其他主体之间表现出的主动性、适应性是系统发展和进化的基本动因。

CAS理论的提出为人们认识、理解、控制、管理复杂系统提供了新思路,并在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和验证。

四、CAS理论视角下学习者的基本行为模型

在“适应产生复杂性”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参照霍兰德的观点,构建学习者的基本行为模型,即对于个体是怎样适应和学习的描述:(1)建立行为系统的模型(Performance System);(2)确立信用确认的机制(Credit Assignment);(3)提供发现规则的手段(Rule Discovery)。我们使用下图对此进行阐释:

五、CAS理论与活动课程建设

教育活动以培养人为目的,为个人和社会发展服务。人作为一种生物,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而由人组成的各类组织团体自然也是复杂适应性系统。从学习者的基本行为模型看,学习是一种复杂行为,活动学习也不例外。

1.从CAS理论看活动课程本质

首先,活动课程是课程体系中的一分子,本质是一种课程。活动课程建设不应排斥学科课程内容,而应根据教育方针和目标,精心设计具有系统教育作用的活动,使之与学科课程相辅相成,在为学生传递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的同时,帮助学生应用、验证、巩固学科知识。

其次,活动课程建设具备复杂适应性的特征。活动课程中的主体即学习者自身,与环境处于一种永不停止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进化的过程之中。主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修改自身规则,并行地、独立地进行适应性学习和演化,以求更好地适应环境选择的需要。目前活动课程建设已经具备一些复杂性思维的特征,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系统的复杂性和系统构成要素的主动适应性和学习能力及关系的问题。

最后,活动课程中的主体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活动课程中,每个主体生活的文化背景都不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而活动课程的教育价值,是通过学生的教育性交往实现的,环境、伙伴、性格特征等因素都对主体发展有重要影响。因而,理想状态下,学习任务的设计应和学生的世界联系起来,尽量把握各种因素的变化,重视学生的本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CAS理论对活动课程建设的借鉴意义

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因素错综复杂。鉴于活动课程本身的主体性、教育性、活动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活动课程建设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1)重视学生的主体适应性,强化学生的反思行为与自主意识。

学生是活动过程的实际参与者,而不是对已经安排好的活动计划、活动过程的简单接受者。因此,设计活动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教学过程时,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内容与自身的关系,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动机,让学生的情感与理智全部投入实际学习中,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的奥秘。此外,教师、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又是观察者,他们都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而不是仅依赖别人评价自己或自己的活动[5]。我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要采取开放态度,既有他评又有自评,这样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2)从社区生活中提取学习任务,用情景学习拓展课堂教学。

随着学生主动性、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增强,活动课程的设计必须关注人的存在,以学习者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关注学生思维和过程。教师只有在对学习者真实世界的活动及学生的思维活动有更广泛认识之后,才能引导学习者更好地在社会环境中集体学习,通过小组和班级项目创造知识,并对学科知识进行拓展。理想的活动课程需要给学习者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既和学生的世界联系起来,又给他们提供改变这个世界的可能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欲望。

(3)活动设计与学科知识关联,关注活动课程的开放性特点。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共处课程体系下,二者存在很大的交叉。将活动设计与学科知识相关联,能够使两种课程互补、相互促进。有学科知识做基础能提高活动水平和质量,并扩大基础应用范围;从基础延伸到应用,则能充分联系实际,夯实基础。此外,还应强调活动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知、情、意、行相辅相成。活动内容选取不必局限于传统课程框架,活动方式应该灵活多样,可以把教室、校园乃至社会作为自己活动的空间,并实行民主教学,师生彼此尊重,合作进行教与学的活动。

(4)合作与竞争并重,实现多维度评价。

合作与竞争的和谐共存既是复杂系统的本质更是其演化的主要动力,合作与竞争并重能调动学习者积极性,增强整个系统的活力与竞争能力,实现学习者的多样化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此外,活动课程的学习效果评价中,复杂性应该成为对人和教育发展进行评价的根本尺度,进行评价时应体现事实和价值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理性和非理性的统一,多样性和一致性的统一。

六、结语

复杂适应性系统理论对于活动课程建设的意义在于,关注情景教学,减少计划与控制,强调并相信主体的自主组织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在动态探索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必须以反思态度审视体验过程,运用教育智慧不断开拓创新,才能走活“活动课程”这盘棋。

参考文献:

[1]Schoonmaker,F.Curriculum making,models,practices and issues:A knowledge fetish In L.Corno(Ed.),Education across a century:the centennial volum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1,1:1-33.

[2]杨光伟.活动课程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2003,(3):22.

[3][美]麦克尼尔,著,徐斌艳,陈家刚,主译.课程:教师的创新(第3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6:71.

[4]张亚培.群体非线性学习中交互行为与绩效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5):14.

[5]陈列尊,李芒,游开明.基于复杂适应性系统思维的教学系统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6,(9):28.

猜你喜欢
活动课程主要内容
现代化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的组织管理
软件工程技术的研究目的和发展前景
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激励方法的应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设想
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立足发展核心素养
新形势下高职生诚信档案的有效构建方法
罗辀重教育思想探析
《共产党宣言》主要思想的当代解读
激励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的应用探究
刍议水利工程验收档案资料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