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与应试对策

2015-09-10 07:22陈德兴
考试周刊 2015年33期
关键词:命题特点

陈德兴

摘 要: 现代文阅读试题中,无论是题目材料的选择,还是考题设置,基本承袭前些年全国卷的模式。

关键词: 命题特点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 应试对策

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现代文阅读试题分量较重,共三十分,占总分的20%,要求较高,难度较大,一些学生形容做此部分题目如“雾里看花”心中无数。那么如何“拨开迷雾,得庐山真面目”,圆满完成现代文阅读试题作答呢?根据几年复习应考的体会,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明确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命题特点

所谓命题特点,说到底就是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考什么首先是题目材料选择的问题,对此《考试说明》明确指出高考现代文阅读要求考生阅读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文章和文学作品。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选文与往年保持一致,体现对学生阅读能力考查的全面性,对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具有很好的导向性,体现高考遵循“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的命题指导思想。

现代文阅读考什么?材料选择仅是一个前提,最重要的是考点定位。高考现代文阅读不考死记硬背的知识和概念,而考阅读能力。2014年福建省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设置与往年全国卷大致相同。第1卷仍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辨别分析文意,辨别筛选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的能力,以及归纳重点、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第II卷主要考查阅读作品整体感知的基本能力,重点考查理解重要句子、筛选归纳内容要点、分析文学作品的结构和鉴贵作品表达技巧等能力。

了解高考现代文阅读考什么,只是认识现代文阅读命题的特点之一,不仅要全面认识命题特点,还要了解怎么考。选择题无论是选错或选对,命题思路都是渗入一些与题干要求不相合的干扰项,用以迷惑考生。这些错误答案主要从逻辑角度设误,常用设误方法有曲解原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以全概偏或以偏概全、因果混乱。如果第1卷选择题考查侧重思维的逻辑性、理解的准确性和推断的严密性,那么第II卷的简答题则侧重考查思维的深刻性、分析的透彻性和联想的广泛性,不但考查学生是否读懂材料,还考查学生的表达是否准确恰当。这类题目的题干不但交代命题的指向性,而且指出一些技术性要求,更重要的是命题的编制常和文章体裁紧密相关,特别对语言、结构、形象等艺术特点的分析,注重鉴赏评价。

总而言之,福建省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紧扣《考试说明》,大体如旧,略有创新,难度平和。

二、应试对策

1.加强整体阅读,提高整体阅读文章的能力。

所谓整体阅读,指通过阅读从整体上把握材料。这种把握应根据不同文体提出不同要求。阅读科技文,首先要明确说明对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明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什么材料证明观点,论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点。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事)等。阅读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实践活动,这个活动之所以强调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是因为学生接受现代文阅读考查的过程是一个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没有认识问题或者认识理解不到位,则对具体题目的解答难以准确到位。所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答好现代文阅读试题,树立整体阅读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2.分段把握,定位对比,相互印证。

通过整体阅读文章,大致抓住文章主旨,对其内容已基本清楚,但要调察细微,辨识细节、正确判断作答,必须分段把握,定位对比。“分段把握”就是在充分了解全文和命题指向、解题要求后,逐段把握重点、对应句段,仔细分析。所谓定位对比即让关键词、关键句或者解释关键词、关键句的试题备选答案与相关词或句“定位对比”,通过比较找出答案。

3.掌握分析和综合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人们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最基本的方法。分析,就是把整体分解为部分并对每个部分做具体阐释;综合,就是概括,就是再现各部分内在本质的联系。一般来说,现代文阅读中,对词语、句子的理解,对文章结构、思路的认识,对信息的筛选,多用分析方法;而对信息的提取,对文章中心思想及作品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想象,则需综合运用分析和综合方法。那么怎样提高分析与综合能力呢?如何分析,在方法上没有一定之规,但要分析准确,首先应明确分析对象是什么,对象确定了,再依据逻辑关系,找出构成对象的具体因素及综合特点。要对一个事物、一种说理进行恰当的分析,必须在平时训练中注意综合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提高文化修养。

4.提高评价、鉴赏能力。

评价、鉴赏能力是语文诸能力层级中的最高层级。在文学作品阅读试题中,对评价、鉴赏能力的考查已是高考的一个热点。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尤为重要。要提高对文学作品的评价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因各自特点不同,阅读理解应各有侧重。小说阅读就是把握作者在怎样的环境背景下,通过怎样情节,塑造什么样性格特点的人物,从而反映怎样的社会生活;散文阅读则需要揣摩作者通过怎样的表达方式,传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同时学生理论素养不够,对评价标准不了解是做题的一大障碍。

5.针对命题特点,加强针对性训练。

针对选择题目设计方面的特点,平时训练要克服材料选择上的盲目性。选择阅读材料时应兼顾科技文和社科类文章,更重要的是在题型上使之与高考一致,从信息筛选、提取角度设计练习,以增强训练的针对性。针对文学作品阅读材料的特点,增加相关体裁的文学理论素材,加强对相关体裁的阅读训练。

针对试题编制的特点,可以强化两方面练习:第一,对选择题,做完明确答案后,从命题角度加以审视,明确命题意图和设题角度,认识干扰项编制的特点,增强对选择性命题方式的理性认识。第二,做简答题,提出详细审题、准确答题的要求,克服答题的随意性。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要明确现代文阅读试题的特点,掌握解题技巧和方法,有针对性地训练,就一定能拨开迷雾,识得“庐山真面目”,“直挂云帆济沧海”,在考试中取得满意成绩。

猜你喜欢
命题特点
坚持“考试说明”要求 顺应“新课标”变化
浅谈高考化学工业流程试题的解决策略
高考物理实验题的命题特点及总体趋势研究
高中英语听力教学探究
中考英语被动语态考点及命题特点
高中英语应用文写作探究
诗歌比较阅读的命题特点及解题策略
高考英语新题型下语法填空题命题特点及其解题技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