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幅』

2015-09-10 07:22沈华
语文教学之友 2015年3期
关键词:彩旗清波倒影

沈华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周密的《观潮》一文写吴地健儿弄潮,有如下语言: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教材对这句话提供了诸如“吴儿善泅者数百”“披发文身”“溯迎而上”“鲸波万仞”“腾身百变”等注解,注释如此详尽,按理师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不会存有疑惑,这一段文字意在表现吴儿的“善泅”。

但是,言文融通才是文言文的教学之道。上文中“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在教学中,师生无一例外把这句解释为“每个吴地健儿的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教师教学用书》也释义为“手里拿着十幅大彩旗”。如是违背常识常理的训释竟然堂而皇之地流传在课堂中,实在荒唐之至。试想,常人只有双手,怎能拿住十幅“大彩旗”,更何况吴儿身处“鲸波万仞”中?在汹涌的波涛中要翻腾身子变换尽各种姿态,而彩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手持十幅大彩旗的吴儿又岂能轻易做到?文言文翻译推崇“信达雅”的标准,“信”指译文要准确,也不要随意增减意思;“达”指不拘泥于原文形式,译文通顺明白;“雅”则指译文时选用的词语要得体,追求文章本身的古雅,简明优雅。三难中,“信”为根本,也是最难之事,如严复所言“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因而,在此句中“幅”是否作量词用,需要进一步商榷与斟酌,对“幅”的诠释要作一番深入探求,我们才能破除惯性思维带来的常识错误。

考察“幅”的字形结构,我们会有如下发现:形声,从巾,畐( fú)声;从“巾”表示与布帛有关;声符“畐”训“满”,在字中亦兼有表义作用;布帛的宽度(广)与“满”有相通之处,故可以引申。《说文解字》说:“幅,布帛广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布帛广也。凡布帛广二尺二寸。其边曰幅。”在相关的典籍中“幅”作长度单位解的也不乏其例,《仪礼·士丧礼》:“半幅终幅。”其中“半幅一尺,终幅二尺”。《汉书·食货志》:“布帛二尺二寸为幅。”由此观之,“幅”的本义原指布帛的宽度,古制一幅为二尺二寸,后来也泛指事物的宽度,这样的词义至今还保存在其他词语中,如宽幅、幅度、幅员、振幅、篇幅等等。

通过追溯“幅”的语义,“手持十幅大彩旗”一句正确解释当是“每个吴儿手里拿着一面十幅宽的大彩旗”或“每个吴儿手里拿着一面二十尺二十寸宽的大彩旗”。这样的解释才不违背文字的原意,也与课文《观潮》的插图所绘人手一面大彩旗相吻合,是遵循“信”的翻译原则。

文言文翻译,如果一味追求“字字落实”,译文就容易落入机械僵化的泥淖,所谓只求译出,把文言变成白话,而不顾译文内容有否言不达意。如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郦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编者在课文中对“回清”作出的注释:“回旋的清波。”若对“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进行相应的语法结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回清”乃一动宾短语,非偏正短语,“回清”并非“回旋的清波”,而是“回旋着清波”之说。《教师教学用书》对此句的解释:“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雪白的激流有可能会有影子吗?碧绿的潭水才会倒影景物的影子!因此,这个句子有合叙的文言现象,前后语句上存在对应关系,恰切的解释宜为:“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激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作为经典的文言选文,教材编写者给出的注释或参考译文,教师讲解前还当慎重为先。在翻译文言时,要树立整体的文意观念,不可为求言而断章取义,文言文的翻译要基于文意相通,文从言顺的原则,遵从“信达雅”的原则,真正做到“信者,真也,真者,不伪也;达者,至也,至者,无过无不及也;雅者,文学性也,文学性者,当雅则雅当俗则俗也”,文言文的翻译,要提高学生的语言鉴别力和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以期授“渔”获“鱼”,达到感知、理解、品评和积累文言的目的。

(作者单位:杭州文澜中学)

猜你喜欢
彩旗清波倒影
过小河村有题
湖边月夜
莲 藕
鱼鹰和它的倒影
水里的倒影
找倒影
插彩旗
学问旅游两不误
怎样得到第6罐可乐
YiyiGutz 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