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思维来了:从理论走向实践

2015-09-10 07:22刘向永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23期
关键词:校本理论信息技术

刘向永

2013年6月,我们做了《计算思维来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改变》专题,该专题在国内最早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计算思维概念和实施的必要性。如今,已经过去了两年多,计算思维对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研究者来说,已经不再是生涩空洞的概念,人们开始逐渐接受将计算思维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核心目标之一,并且已经有人逐步在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加入了计算思维的理念,即便是正在修订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将计算思维作为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计算思维到底如何落实到实践中呢?很多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仍然感觉到很迷茫,在教材中如何体现计算思维,在教学中如何教授计算思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信息技术教师。为了更好地使计算思维落到实处,而不仅仅是理论、概念,我们特别组织了本期专题,将国内外有关计算思维教育实施的经验推介给读者。首先,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王荣良教授详细地介绍了什么是计算思维,王荣良教授系统全面的介绍从理论深度上解决了落实计算思维教育中遇到的理论瓶颈。其次,计算思维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校本课程和教学中,因此我们邀请了在计算思维教学方面卓有成效的卢文来老师来介绍如何进行计算思维校本化课程开发,还邀请了上海的陈勇和陈久华等老师总结了他们在教学中是如何落实计算思维教育的。再次,我们介绍了英国计算思维课程化的策略与实践案例,英国是系统地将计算思维课程化的国家之一,来自无锡东亭实验小学的唐瑞老师等全面地介绍了英国相关计算思维的教育经验。

正如我在2013年的专题中所说:“计算思维并不是救世主,但也不是一阵风,它能够在国际上得到如此的重视,恰恰是因为它满足了人们改变目前信息技术课程现状的需求。”计算思维体现了它的价值,但是用计算思维来改变现状不要期待它会自然促发改变,而是需要每位信息技术教育实践者能够领悟计算思维内涵,敢于在实践中进行计算思维教育尝试,提升信息技术课程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赋予信息技术课程以新的活力,也赋予计算思维以坚实的生长土壤。

猜你喜欢
校本理论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基于多元外在表征理论的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学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