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视频制作的方法

2015-09-10 03:45李培林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模式

李培林

摘 要: 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逐渐走进了现代教学。它具有时间短、内容少、主题突出、内容具体、针对性强、成果简化等优点,有利于推动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和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就微课视频制作的一些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微课 视频制作 教学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在影响学校教育,特别是对于课堂教学模式产生较大影响,微课教学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模式虽然在近几年刚刚产生,但很快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它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形式,因为相对来说制作较简单,很快受到老师们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教师的微课反思、教学研讨和教学资源存储,甚至有些优秀的微课案例已经成为学生自学知识和家长辅导孩子学习的很好的学习资源。

微课理念最早是在欧美国家大学教育中出现,它被认为既是一种进行知识挖掘的工具,又是知识的脉冲。微课理念传入国内后对于微课概念有了全新定义,即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网络课程资源。随着微课理念在国内的广泛推广,制作微课辅助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制作微课已经成为现在教师教学必备的一项技能。下面笔者就微课视频制作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结合微课的特点设计微课

从目前微课的发展看,微课不同于教学中的常态课,它以阐释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为出发点,通过短小视频的呈现为主要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频。在微课教学中,教师并不是直接面对学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师对于学情的估计、预设进行知识讲解,它在传统的授课、评课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说课、答辩环节,丰富了教学。所以微课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

制作微课只需要在相对比较安静的环境下就能录制,场地要求不高;在教学方面更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是预设或者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这与传统教学是有一定差异的。

2.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至10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而且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的平台。这对于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有极为重要的帮助作用。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必担心教学的“失败”,不必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会更客观。

二、如何录制微课

微课虽然和教师的常态课有一定区别,但是制作微课应该像上常态课那样精心准备,这样才能达到录制微课的目的。具体来说,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1.教师要有准确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微课制作中既是老师又是视频制作人,所以在微课制作前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这是录制微课的前提;同时结合微课是通过视频方式向学生呈现的,教师要掌握PPT制作技巧,同时也要培养自身视觉美感、解说技巧及软件操纵技巧等方面能力,这样教师才能制作好微课。

2.明确微课标准

教师制作微课是为了具体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是为了解惑而非授业,所以它不同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在时间安排上要精短,力争知识点讲得够细,五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要明确受众的定位,即针对哪个年级的哪些学生;在知识讲解上力争深刻、透彻且通俗易懂;在视频要求方面,PPT要力争有视觉美感;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语言要清晰、声音要响亮、节奏感要强。

3.做好充分准备

做好微课制作与教师的教学工作一样,要注意做好充分准备,所以教师在录制微课前首先要深刻理解微课的功能——解惑而非授业;其次要讲好微课的内容就要寻找自己最擅长讲的知识点,这样才可能讲好;注意授课的层次性,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注意训练好熟练的录课技巧,如做PPT、熟悉软件操作等技能,这样才可能录制出高质量的微课。

4.细化录课流程

(1)摄像工具拍摄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形成教案;第二步,利用黑板或白纸展开教学过程,利用便携式录像机(或手机)将整个过程拍摄下来;第三步,对视频进行简单的后期制作,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2)录屏软件录制

第一步,针对所选定的教学主题,搜集教学材料和媒体素材,制作PPT课件;第二步,在计算机中安装录屏软件(如Camtasia Studio Snagit或Cyberlink You Cam);第三步,在电脑屏幕上同时打开视频录像软件和教学PPT(Word、画图工具软件或手写板输入软件等),执教者戴好耳麦,调整好话筒的位置和音量,并调整好PPT界面和录屏界面的位置后,单击“录制桌面”按钮,开始录制,执教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可以配合标记工具或其他多媒体软件或素材,尽量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第四步,对录制完成后的教学视频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总之,微课教学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全新方法走进了学校教育,它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教师要加强学习,提升自己的微课水平进而促进自身教学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2):65.

[2]杨晓哲.微课,从制作到系统变革[DB/OL].[2013-05-02].

[3]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4]张一春.微课是什么?我给出的定义[DB/OL].[2013-04-23].

[5]黎家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1-12.

[6]吴秉健.微课定义万花筒[DB/OL].[2013-04-24].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EduSoho的微课平台搭建与应用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