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整合与应用

2015-09-10 03:45唐婷
考试周刊 2015年21期
关键词:教学价值民间游戏资源整合

唐婷

摘 要: 作为底蕴深厚、氛围宽松、简便易行的民间游戏,在发展孩子想象力与创造力方面具有极强功效。本文在实践基础上,从传承、改编、整合出发,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以期引起重视。

关键词: 民间游戏 教学价值 改编创新 资源整合

近年来,随着幼儿园迈向现代化幼儿园行列的步伐加快,教学设施、媒体得到了飞速更新与换代。在感叹当今孩子童年生活无比先进的同时,我们不免看到,孩子在走近高科技产品的同时,日渐疏远着那些草根化的、蕴含丰富教育资源、具有不少休闲娱乐成分的民间游戏。面对这种现状,笔者认为:有必要重审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挖掘并扩大其中合理优秀的教育资源,并将它适时、有效地运用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是幼儿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价值

1.底蕴深厚,有利于民族文化教育。儿童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间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在伴随一代又一代儿童成长的历程中,得到流传并发展。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在继承发展民间游戏时,都进行民族化、地区化浸润。因此,其表现出来的内容往往是人们日常生活的艺术加工,所配儿歌都是当地语言,朗朗上口、趣味性强,为游戏赋予了质朴、诙谐、活泼的本色,既赢得了幼儿的青睐,又为幼儿民族文化教育提供了草根化的教学蓝本。如民间游戏《炒黄豆》、《拍大麦》、《老鼠笼》,不仅语言简练,节奏感强,更反映一片喜庆、欢快的农村生活场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儿歌朗诵中,感受到农村田园生活的快乐,在诸如拍手、跑跳的简单肢体运动中达到愉悦身心、增强体质的目的。

2.氛围宽松,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民间游戏内容简单,易学易会,其附载的童谣儿歌一般比较生动具体,形式非常活泼、轻松,儿童在游戏中边玩边吟唱,情绪较为明快,始终处于欢乐之中。这对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具有特殊价值,尤其对胆量较小的小班幼儿,他们可以在没有心理压力、完全放松状态中大胆表达,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如民间游戏《荷花荷花几时开》、《五谷歌》、《十二月红》,就是在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一问一答的形式中进行的。了解植物生长、节令、节气等一些简单的科学知识,激发幼儿认识大自然的兴趣,陶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简便易行,有利于活动组织开展。首先,幼儿民间游戏的开展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人数、年龄等条件的约束,不要求有整块时间,不苛求场地大小。其次,幼儿民间游戏使用玩具十分简单、廉价,一般来自日常生活和自然的材料及半成品,甚至没有玩具也可以用替代物,如几颗干核桃、几个小沙包等。由于这些材料没有固定形式,不表现某一具体的物品,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想象,随意对材料进行加工和改造。有的游戏甚至只用幼儿的手、脚或身体的某些部位、某个动作就可以进行。

二、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1.改编创新,增强游戏时代气息。运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对民间游戏内容进行适宜改编与创新。使游戏适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组合法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游戏或动作技巧,根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有机组合在一起。如从幼儿兴趣出发把“石头、剪子、布”,“抛纸球”,“跳格子”这三个游戏组合在一起,并由幼儿和教师共同制定新的游戏规则,这样既开发幼儿智力,又锻炼幼儿身体。拓展法是根据具体游戏的具体内容,在保持原有游戏结构完整的基础上,对游戏整个内容进行适宜拓展,如“木头人”游戏受到孩子们的喜爱,但由于其游戏的童谣内容虽有情趣却不太符合当代幼儿教育精神,需要将童谣进行改编并将整个游戏内容做相应拓展。发散引导法是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状况,引发其根据一个游戏项目发散想象出不同的游戏内容,如在幼儿“滚铁环”游戏中,教师可以积极鼓励和引导幼儿,创造出铁环的不同玩法。这些方法的运用使幼儿民间游戏内容更为丰富和灵活,更受孩子们的喜欢。从游戏组织形式、游戏人员参与形式和材料投放形式三方面对民间游戏形式进行改编与创新。在游戏组织上,可以把一些不同类型的游戏有机联系在一起,如把“小老鼠上灯台”这个童谣说唱游戏改编成体育游戏。在游戏人员的参与形式上,有些游戏可以采取混龄游戏方式进行,如开展“老鹰捉小鸡”游戏时,在小班幼儿扮演小鸡的情况下,可以让小班幼儿请中大班幼儿分别扮演老鹰和鸡妈妈。在游戏材料的投放形式上,在尊重幼儿选择的同时,以投放天然和半成品材料为主。尽力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环境,使幼儿自发积极地动手动脑,让其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发现和制造出新玩具,并制定出新的游戏规则与玩法。

2.创设活动区域,丰富幼儿游戏内容。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可在各区角投放充足的民间游戏材料,让幼儿在常态下随意自如地开展各民间体育游戏、民间智力游戏、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童谣说唱等。还可以建立民间游戏玩具展示区,在展示区里摆放一些毽子、梅花桩、高跷、独轮车、风筝、风车等游戏玩具,既方便幼儿认识民间游戏,又可让幼儿随手可取,进行活动。

3.整合资源,提高游戏的影响力。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资源中,家长是最为积极、丰富的活资源。首先可以通过幼儿亲子教育活动等形式,让家长传承并创编各民间游戏,丰富幼儿民间游戏内容。其次民间游戏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民间,许多家长都会玩,他们可以轻松地、近距离地走进孩子的生活、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在拥有共同语言与兴趣的基础上,通过共同活动,升华亲子情感。同时,家长还可以通过和孩子共同游戏,了解孩子在园发展情况,与幼儿园一起,共同关注并促进孩子发展。可以说,民间游戏架设起了家园立交桥,为孩子生活在一个更和谐、愉快的环境里创造了契机。

实践证明,民间游戏不但是幼儿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有效活动形态,还是教师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切实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辅助手段。因而合理开发与利用民间游戏功能,全面渗进幼儿活动课程,增强学前教育效果,将成为广大幼儿教师的最佳选择。

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规划课题《民间游戏在乡镇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与利用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3】GHB0157。

猜你喜欢
教学价值民间游戏资源整合
少先队活动与校外资源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五育并举”下家校社资源整合的价值意义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智慧高速资源整合方式实践
关于中职语文教学价值定位及其实现的思考
依托民间游戏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研究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工体课教学价值对比研究
科研反哺教学在EDA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