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如何有效实施素质教育

2015-09-10 07:22崔秀萍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崔秀萍

摘 要: 现在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对这一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是教育教学理论还是教学教学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建立都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从教学实践出发,作出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中数学注定是高中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高中数学肩负着为我国将来的建设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 素质教育 创新能力

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日益凸显知识的重要性。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如果没有优秀的教育作为基础,国家在将来的综合国力竞争中就将会处于劣势,因为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才的素质的高低。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我国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反观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与我们的要求相去甚远,国家迫切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未来竞争的高素质创新型优秀人才。

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面对这一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不论从教育教学理论还是教学教学制度体制的改革和建立都需要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从教学实践操出发,作出不断努力才能够实现。高中数学作为高中重要的基础学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中数学注定是高中阶段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培养和发展中学生素质意义重大。高中数学肩负着为我国将来的建设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高中数学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信心,从我做起,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数学素质,使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此,我结合多年来高中数学教学的实践经验,谈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中学生数学素质的问题,希望对我们的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有一定的帮助。

一、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高中生,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

新课程指出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面向全体开展素质教育是我们开展素质教育的根基。高中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不仅要促进优等生的进步,更要促进中等生和后进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能够主动地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实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这就需要教师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符合学生的教学评价机制。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有所得,都能尽最大努力获得全面和谐发展。在这样的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应及时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不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不仅要着眼于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要向全体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数学观。只有这样,才能使所有学生喜欢数学,爱上数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自觉地做学习的主人。实践证明,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学习数学知识变成为自己的事情,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培养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新课程理念指出,新教学改革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能力。对于高中数学来说,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比教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所以,新课程教学改革注重让学生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合理的教材编排,让学生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亲自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体验知识研究的方法,从中领悟和形成逻辑思维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教学就是要以学习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形成能力。特别是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数学教育不仅要注意具体的解题技能方法,更要注意数学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优良的数学品质。

实践证明,高中数学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形成、发现过程。数学本身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都需要逻辑思维能力的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深研教材、精心设计组织教学内容,应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主进行思考。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克服学生思维的被动性,通过自主探究性学习,了解知识形成的背景,学习知识研究的方式方法。

三、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要为学生的将来发展服务,是为社会的需要服务。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需要教师从教育教学观念到教育教学的实施和教育教学的评价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调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扫清障碍。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下开展的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反而会严重阻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地位的定位无论从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对学生的创新性构成了压制。教师的理念不更新,学生的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积极主动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

高中数学新课程从根本上解决了教师和学生的定位问题。新课程指出学生才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我们的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平等的教学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师生的平等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可能,教师的因势利导为学生的创新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为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学生的创新能力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和理论基础。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解析情景教学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