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2015-09-10 07:22刘培胜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刘培胜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这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很不利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究竟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我从以下方面谈谈个人的理解。

一、注重数学教学的“头”

1.利用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

学生不是一张张白纸,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生活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引出数学问题,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探索中。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可让学生说一说现实中看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学生会列举出许多实物,比如水桶底,下水道洞口的盖子,汽车的轮子,等等。我继续追问:为什么把它们设计成圆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讲出了许多为什么这样设计的理由。接着,我引出学习的内容。由于有了这种联系生活实际的开头,学生学习圆的知识不再感到枯燥乏味,学习的目的性更强了,兴趣自然产生。

2.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但不能说学习数学就可以脱离实际,而是要尽量地创设一些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激起学习的需要。这是重视数学教学源头的一个方面。

例如,在对“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复习时,我出示下列生活片段:“小张和小王合伙做生意,小张出资4000元,小王出资6000元,年底共赚15000元,请你想一想,该怎样分配最合理?”这样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实际生活,从而感受到学习数学不再乏味,而变得十分愉快和有意义。

3.联系生活知识,沟通数学问题。

数学是人们认识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语言,它是生活语言的一种补充,彼此间有着天然的联系。我们可以用生活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比如,父亲、儿子是亲属等。表示几种数量间的关系则是数学语言:比如,我国2013年人均纯收入比2012年的2倍还要多,等等。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拘泥于数学知识这狭小的圈子,要从数学中走出来理解数学,善于运用生活知识启发学生,沟通数学知识。

4.参与实践活动,认识数学问题。

知识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任何束缚学生手脚,只允许他们冥思苦想的教学方法是不科学的。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发给每个学生一个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一张长方形白纸,请他们用手中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或直尺量出这张长方形白纸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量的时候想一想怎样量最方便?同学间可轻声讨论。接着让他们动手操作测量、计算。这样,经过学生探索得出的长方形面积公式完全来源于学生的实践。此时,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二、注重数学教学的“尾”

1.引导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学习完“平均数”后,引导学生根据自家的某一方面为主题进行调查,收集数据,通过求出平均值分析、说明问题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以致用”。当然,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而是一项长期的、巨大的工程。

2.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遇到的问题。

在小学的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会碰到许多数学问题。比如在科学这一学科中有很多的数量问题,在美术课中会遇到大量的几何图形问题。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这些问题大胆进行思考,寻求解决办法。这样,不仅可以沟通学科间的联系,还可以逐步使学生养成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好习惯。

三、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服务生活,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因此,每一次学完新课后,我都编了一些实际应用的题目,让学生练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以后,让学生在自己的照片装饰上精美的边框;在教学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我让学生回到家里计算一下金鱼缸(长方体的)、纸板苹果箱、火柴盒外盒的表面积。教学简单的统计后,问学生统计表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能解决哪些问题?并让学生制作一张本校各年级人数的统计表,使他们知道课本例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了“认识人民币”后,布置学生和父母一起去购物。教学了“认识时间”后,布置学生:①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天;②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安排表。认识轴对称图形后,可让学生到校园外观察,找一找生活环境的那些地方运用到轴对称图形。在上完《分类》一课后,布置学生到商店进行调查,看看他们是按什么规律把物品进行归类的,之后再让学生带来各种不同的东西,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把各种物品按自己的想法进行分类。再进一步让学生回家后把自己的小书包、小房间整理好。这样,既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运用数学;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预算能力、社会能力,又十分有效地巩固了所学的数学知识,做到了学以致用。

总之,开展小学数学生活化的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认真耕耘好生活实际这块“土壤”。一方面,让学生在生活实际的情境中体验数学问题,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认知水平,围绕问题的解决,逐步把生活常识数学化。另一方面,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生活数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生活感悟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无厘头生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