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英语听说现状及网络教学实践研究

2015-09-10 07:22田占会于立新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英语听力听力英语教学

田占会 于立新

摘 要: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个着力点是加强听说。英语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毋庸置疑,然而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是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英语教学的薄弱环节。随着网络教学的应用与普及,视听说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使之更具效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地方高师院校 英语听说现状 网络教学 实践研究

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提出“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同时指出: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与条件。其设置都要充分体现个性化,考虑不同起点的学生,既要照顾起点较低的学生,又要为基础较好的学生创造发展空间;既要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又要培养他们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这就为网络教学如何在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教学中应用提出新课题。

1.地方高校大学英语听力现状分析

1.1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手段滞后。

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对教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35.5%的人坚持课堂教学应该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教学原则,30.1%的人采用精讲多练的方式进行教学,仍然有25.4%的人认为课堂教学应该读写领先、听说跟上。教学理念的落后,必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影响,这是英语听力教学改革中最应注意的一个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不重视听力训练,忽视英语听力教学。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常把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听力内容单一化,一般是围绕课本进行,很少补充课本以外的知识。教师很少注重新理念的导入或指导学生进行技巧方面的训练。

1.2学生起点偏低,缺乏有效衔接。

现行高考虽有英语听力考试,但在中学听说教学普遍得不到足够重视。学生入学时听说能力偏弱,与大学英语听说水平缺乏有效衔接。加之地方高校地域大多在经济落后地区,师资不足,教师再教育滞后,购置听力设备资金紧缺,导致到大学入学时,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外语语言知识而未掌握,应该具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技能却没有具备的不良局面,从而给大学英语听力教学制造了障碍。

1.3教学条件较差,课时相对不足。

公共英语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之比已达到1:130”。语音实验室相对较少,且很多时候仅供本科班使用。每周一次的听力课根本不能保证有效提高学生听说技能。由于周边学习环境差,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又缺乏大量听力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往往是把所听英语翻译成母语后才能理解文章或对话。不能直接用英语思维,这样延长了时间,听力速度滞后,进而影响听力质量。听说活动仅局限于课堂,师生、学生间很少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会话练习,根本谈不上“以说促听,听说结合”。

2.网络教学实践研究

2.1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载体,力争自主听说网络化。

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新型教学模式。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资源整合”。

随着Internet走进千家万户,校园网建设已成规模,利用网络进行听力课程教学已凸显其优势。利用学校网上教学平台建立网上听力教学课堂。听力课程学习中加入相应视听说语料库、课件、学习要点、习题解答等内容供学生自由浏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培养利用网络自主听说的能力,以弥补教学课时的不足。师生交流栏目不受时空限制,开发网络视听说教学系统,让学生结合课程教学要求在校园网上自主选择所需要的听力学习内容。

2.2运用多媒体教学开辟第二课堂,做到听说实践多样化。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提供的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学习环境,使得以前由教师讲解的绝大部分内容可以由学生课外完成,这就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实施交际法教学。交际方式有网上和面对面两种。网络及多媒体的应用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增加更丰富的内容,例如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英文歌曲提高学习兴趣,可以通过观看英文电影锻炼听力与语感,甚至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制作flash,从中得到创造的乐趣,从而大大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随着外语水平、互联网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学生可以接触到更逼真的外语环境,从而使学生拥有与教师同等丰富的信息资源。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更良好的语言环境,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实践听说。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视听一些健康有益的网络电台节目,如CCTV一9,VOA,BBC等。可以推荐一些英语原声电影、英语歌曲,“利用原版英文影片,培养对外社会交往能力”,让学生感知和适应现代英语的各种题材、体裁、方言与场景。也可以组织学生搞英语角,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自编自演英语剧目,等等。这些活动应定期进行,教师要积极给予指导。

英语教学最终实现听说交际能力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加强的目标确实不易。学校要加大教学硬件投入力度,师生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听说课内外一切语言环境,加强练习,如此听说教学定能有所突破。

2.3网络化教学能丰富课堂内容,实践听说读写综合化。

网络化教学能使课堂内容丰满,比起单一听说训练来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材料的选择上,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心理状态、当前的热门话题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精力充沛地听、记、学、练。可在几段精听材料之间穿插一些泛听的内容,二者的有效结合既互为联系又互为补充。还可以采取视听相结合的手段,一学期放两部流行或经典影片。在课堂教学任务完成的剩余时间内,放一段精彩的演讲录音等内容。

语言能力是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综合运用。在实际语言环境中,交际过程也是这些技能自然综合使用的过程,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它们之间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但是在现行的英语听说教学中,为了便于安排和制订教学计划,把学生的语言技能分为听、说、读、写四大块。然而在真实语境下,这些语言技能不可能单独存在。因此,在听说教学中,不可以单独地把听说与其他技能隔离开来。网络及多媒体教学是将这几项技能智能综合应用的最佳载体。

听力的提高离不开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的提高。学习者必须建立一个较完整而又准确的语音识别系统强化其语言转换机制。因此,在听力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说的训练,课堂上可以通过学生对所听短文的讨论进行听力教学;通过阅读英文材料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义、语法现象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内化英语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练习与听力内容相关的听写,使学生对有声语言的感知能力增强,边听边写,或写词语句子,或写故事片断,或写内容提要,在听写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积极主动状态,提高听的效率;通过翻译锻炼语言密码转换能力,对相关词汇、词组和短语有基本了解。因此,网络及多媒体能使学生在加强说、读、写、译方面训练的同时,促进听力能力的提高。

2.4网络化教学能更加完善考试制度,做到评估体系科学化。

网络形成性评估方式具有指导性、个性化和连续性等特点,评估手段呈现出多样性、连续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学生自主进行网络英语学习,在教师的指导和同伴的帮助下,通过自我评估、同伴评估或教师评估的方式,填写学习记录、学习反馈表、调查问卷等,直观了解自己的学习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更好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环境中,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学习,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我检查,自我测试。即时的形成性评估及监控有利于学生积极学习。即时的学习效果反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进步,使得评价的过程比评价的结果更重要。教师则可借助评价的结果有效地引导学生纠正目前的缺点,挖掘学生潜能。

参考文献:

[1]张尧学.关于大学本科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3(7):4.

[2]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2004.1.

[3]王守仁.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界,2006(5):2.

[4]潘之欣.大学生英语听力需求分析[J].外语界,2006(3):24.

猜你喜欢
英语听力听力英语教学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