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课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2015-09-10 07:22宋桂合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品德课途径

宋桂合

摘 要: 品德课是一门全新课程,在小学中其全称是品德与生活,由此可见,品德课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品德课怎样更好地服务于生活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所关注的重要教学问题。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谈谈品德课服务于生活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品德课 服务生活 途径

鲁洁教授在《再论“品德与生活(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一文中说:“作为一门品德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从鲁洁教授的话可以得出,品德教学就是要使小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获得的一切回归到生活中,用所学知识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改变他们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等,最终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和价值观。就如何使品德课更好地服务于生活,笔者通过一课的教学活动进行展示。以《请你相信我》一课为例。

《请你相信我》是人教版第五年级第一单元《让诚信伴随着我》中的第一课,这一单元主要讲的就是诚信问题。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诚信是看不见、摸不到的,为此笔者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一个主题活动——“夸夸我最信任的人”展示这一课。

活动一:问题来源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指出:“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由此可见,课程内容应该挖掘蕴藏于儿童自己生活中的丰富素材,通过与儿童有限的认识和行动能力相匹配的活动,让品德学习成为学生自我的需求而非外在的附加。所以,笔者在执教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以话题导入。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用7分钟时间,让学生讨论一个话题:我该不该为同学保守秘密?当此话题抛出来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1:该为同学保守秘密,因为他相信我才把秘密告诉我。

生2:不该保守秘密,因为他的秘密是把课桌弄坏了。

生3:不该保守秘密,因为他们给同学们起绰号了。

生4:……

教学反思: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将生活中的问题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结合起来,这样的导课,将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学生在活动中就学到了生活中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活动二:情境丰富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保障

卢梭在《爱弥儿》中谆谆告诫我们:“千万不要同年轻人干巴巴地讲什么理论,如果你想使他懂得你说的道理,你就要用一种东西去标示它。应当使思想的语言通过他的心,才能为他所了解。”笔者认为,情境的创设就是能够“标示”的“东西”,情境能让儿童获得某些难以身临其境去学习的体验、经验与知识等,令其经历仿真性演习活动。

在导课结束后,笔者没有草草下结论,而是通过视频创设了一个真实的教学情境。视频的大意是:一个学生由于贪玩,没有完成作业,第二天来学校后,便向其他同学借作业、抄作业的故事。

当视频播放完之后,笔者随即向学生提问:在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做过借作业、抄作业的事,你有没有被别人借过作业?当问题问完后,学生都陷入了沉思,过了一会有的学生就开始回答问题了。

有的学生说:我抄过作业,现在知道了,抄作业既不利于学习,更欺骗了老师。

还有的学生说:我借给别人抄过作业,这样的行为虽然能保持良好的同学关系,但是害了同学们。

还有的同学说:这两种行为都是不对的。

教学反思:通过第一步的话题导课和第二次的情境创设学生一步步地明白了:履行诺言是要有原则的,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求方法,而且要讲求原则。通过一系列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不自觉地反思自己,促使品德得到内化和升华。

活动三:活动提升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途径

体验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索情趣,有利于他们对所接触的生活内容、周围环境、眼中的世界认真观察、发现、探究感悟,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品德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用心经历,用心体验,从而真正丰富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储备,深化他们的思想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小学生过上有道德的生活。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笔者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一诺千金的故事。当故事讲完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说自己是不是一个讲诚信的人。

有的学生说:自己是守信的人,但是无法和古人相比。

有的学生说:咱们班里有很多同学都讲信用,他们对我可好了。

还有的学生说:……

教学反思:设计这个教学环节,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省,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想到身边同学的闪光点,这样,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才能与人为善,提升自己的品德。将来学生走向社会才能走得更远。

活动四:实践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的根本

本次课的主题活动就是“夸夸我最信任的人”,通过以上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比较和反思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了。因此这个教学环节就是:“夸夸我信任的人”暨评选最信任的人。

活动开始后,学生积极讨论。有的学生夸的是警察叔叔,他的理由是警察叔叔能抓坏人,保护好人。有的同学夸的是自己的奶奶,因为他自己从小跟着奶奶长大,所以最信任奶奶。还有的同学夸的是班里的班长,因为班长“无所不能”,为班里解决了很多问题,帮助其他同学打扫卫生,为同学搬凳子,说话算数,等等。通过一系列讨论,班里最终评选出了两位“我信任的人”:我们班的班长和一位普通学生。

当评选结束后,笔者为学生又布置了一个课外小任务,那就是围绕他们的先进事迹——诚信事迹出一期板报设计。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诚信回归生活,服务于生活。

回归生活,使课程成为儿童自己的,成为真实可信的,成为有生命的,这是品德课程的宗旨。笔者想,在经历了“夸夸我信任的人”这一活动后,学生在无行中学到的知识比课堂中直接讲授知识会更多且更有益。让品德服务于生活,应该成为教师所支持的一个教学方向才对,这样的教学才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成艳明.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之我见[J].吉林教育,2011(15).

[2]蓝燕飞.浅谈情感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作用[J].文理导航(上旬),2011(02).

猜你喜欢
品德课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小学品德课生活化教学探讨
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摭谈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