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专业课考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5-09-10 07:22俞蓉蓉
考试周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教学建议

俞蓉蓉

摘 要: 文章通过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调查特别是课程《教育与心理统计》期中考试改革的探索,发现学生对这一改革的方式较满意,都认为会对今后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建议可以将考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考试过程作为教育过程,不仅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活动的检查,更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 应用心理学专业课 考试改革 教学建议

一、引言

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考试是检查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发展程度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课考试有很大改进,如在日常课堂中进行小组考试或小组答辩,考核由老师与全体学生参与。此时,评价本身就是一个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比较、欣赏、区别,体会到公平和民主,从心态上向教师靠近,从行为上向教师学习,在自我评价和评价别人中成长和提高,真正成了教和学的主人。但是在期中或期末考试中,大多数专业课主要依赖传统考试手段,即闭卷或开卷考试方式。

尽管传统考试形式操作简单,但它存在许多弊端:(1)考试形式单一,理论考试多,但技能、实践能力考查少,因材施考少。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考查学生的突击记忆能力,不仅不能科学、合理地反映教与学的效果,学生也不能从考试过程中对自己的知识技能有清晰的认识。(2)考试内容注重书本知识和课堂笔记,考试题型较少,较少根据课程的性质设计考试内容。(3)考试制度陈旧。传统考试管理包括命题、监考、阅卷、补考和总结等,不仅对能否有效地评价教学质量存在疑虑,对能否真正为学生的职业发展作出贡献更是不得而知。

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对心理学专业课知识和技能进行考核,促使学生建立结构合理、实践应用强的知识技能体系,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是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浙江工业大学教科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2011级,2012级和2013级学生,共108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对学生最期望的专业课考试方式进行分析,总体看,选择“理论笔试”这一考试方式的课程较多,有17门课程。其次是“理论笔试+口试(就课程内容进行面试)”,共有5门课程。选择将“项目研究+答辩”作为考试方式的有5门课,选择“学习论文”作为考试方式的课程最少,只有心理学概论这一门课。

以《教育和心理统计》为例的考试方式改革,以期中考试为例,将传统的闭卷考试转变为三种方式:半开卷考试,学生自己出题同学答,上机。在考试前一周,介绍考试的方式,并针对学生提出的复习方法给予指导和帮助。结果显示,全班42名学生均为“半开卷考试+学生自己出题同学答+上机”的考试方式表示满意,其中1名学生表明不满意,追问其原因是自己没有好好复习到位。对于今后学习是否有帮助,全班43名学生表示将有帮助。

三、教学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和数据分析,我们从专业课考试方式和《教育与心理统计》的考试改革中分别得到以下启示和教学建议:

1.在对学生对专业课考试的期望方式和帮助程度的调查发现,学生对大多数课程都选择理论考试这种方式,但评价这个方式对今后的学习和就业帮助不大,为什么会有这些矛盾呢?我们认为原因有二:第一,学生对考试的认识有偏差。学生普遍的想法是通过简单的方法考个好成绩,取得较好的成绩绩点。如果考试方式需要他们花更多的时间,那么他们宁可选择较为简单的方式。第二,传统考试方式已经执行很多年,很多其他专业也在使用,为什么要改变呢?因此,这个结果或许也反映了学生不想改变的态度。但是对有些课程,他们提出了较好的考试方式,并认为有帮助,比如说实验心理学采用“理论笔试+口试”的考试方式,这可能是由于一些课程的考试方式正在改革,学生的接受度正在增加。因此,完全根据学生的自主性而选择考试方式显得不可行。在今后的专业课考试方式改革中,要不断提高学生对考试改革的认可度,同时改变方式,提高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接受度。

2.根据学生的期望考试方式,结合教学特点和文献研究,对《教育与心理统计》期中考试进行改革探索。我们发现学生对其改革的方式较满意,都认为会对今后的学习起到指导作用。这说明学生都是知识的追求者,期望掌握、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这提示,只要改革有效,学生的接受度就会不错。此外,还应该在考试前做好考试动员和复习指导工作,让学生不因为考试方式不一样而感到焦虑或抵触。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做好改革准备。

3.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课考试实施现状,根据课程特点和借鉴国外经验,对专业课考试进行改革。在考试改革中,根据应用心理学的学科特色和实践要求,以提高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本质,建立考试评价体系,制定和执行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在今后的考试改革中,针对课程性质,可以将考试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把考试过程作为教育过程,不仅关注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教学活动的检查,而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更重视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和人生的成功。

四、结语

考试是评价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标,更是检测和提高学生知识技能的重要途径。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不仅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而且能发挥“伯乐”的作用,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然而,僵化、不科学的考试制度不仅会阻碍整个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更危险的是会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进而影响职业选择和职业发展。因此,开展考试改革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应用心理学专业而言,结合心理学的学科特色和技术实践的要求,建立科学的考试评价方式,是切实提高心理学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冯涛.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6).

[2]王淑平,魏玲玲.已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考试制度改革创新[J].教学研究,2010(33).

[3]吴绍春.学校和教师在考试方面还应该做些什么[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8).

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LQ12H09005);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编号:10YJCXLX053);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编号:11ZJQN065YB)。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教学建议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理论研究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