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小学复合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2015-09-10 12:59臧云飞张航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小学体育

臧云飞 张航

摘 要: 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各级各类的培训开展得轰轰烈烈,新理念的宣传可以说非常全面和到位,但在实际运行中的小学体育教育并没有发生预想中的根本变化。要保证课程改革在操作层面得到真正贯彻和落实,核心依然是一线体育教师的理念问题。本文着重探讨了新世纪如何培养复合型小学体育教师,为我国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献计献策。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复合型教师 培养方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机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如何培养复合型小学体育教师队伍是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一、21世纪小学复合型体育教师必须具备的特征

(一)高尚的思想品德

坚定和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的专业思想,朴素的工作作风,热爱教育工作,全面关心学生。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教师的思想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所以,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是首要条件。

(二)全面的业务工作能力

运动能力、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课外活动的组织、训练工作和裁判工作能力等都是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工作能力。能力决定人的工作水平,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了教学质量,在工作中,体育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和总结,力求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三)广博的知识

有些人偏执地认为搞体育的人“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由于以前的体制和少数人的表现给人以不好的印象。在现在的教育形势下,体育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做到一专多能、知识广博,才能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二、21世纪小学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再教育的内容设计

培训课程内容的选择首先要具有实用性,和小学的体育教育实际结合;其次要具有先进性,有教育时代感,不仅要求信息容量大,更重要的是传授的信息新、有价值;再次要具有实践性,强调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注重学员的主体作用的发挥,把能力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当前,小学体育工作者通过艰难的努力,不断淡化单一的以竞技比赛为主的指导思想。使得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开始由单一的竞技体育为主导,向健身、娱乐和生活等方面的育人方向转变。他们的知识、技术和技能有所更新,但在教育观念上没有新的突破。所以说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必须进行继续教育,通过继续学习达到教育思想的彻底改变。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新的体育观念,增强教学和科学相长等观念,增强职业信念,提高法制观念。只有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思想发生根本性变革,小学体育课程改革才能够进一步落到实处。

体育教育的关键是体育教师,有了一流的体育教师才有一流的体育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素质是直接影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质量的因素。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审美观点、文化品位、敬业精神、思辨能力、处世态度,甚至言谈举止会比他的教学内容更深刻地影响学生。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要通过继续教育这个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知识水平,提高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师德水平,提高身体健康素质,完善知识结构,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健康教育与德、智、体均有密切关系。健康教育有助于促进各种教育的发展,同时渗透到各种教育之中。如果没有健康教育,素质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要让小学体育课真正从“增强体质”向以“促进健康”为宗旨的目标转变过来,就要求小学体育教师勇于创新,敢于突破陈旧。然而,小学体育教师的健康知识匮乏,健康行为一般,要想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影响,就必须提高体育教师的健康知识水平,加强健康知识的学习,促进自身健康行为的形成。只有如此,才能让“健康第一”的思想在小学体育课上得到良好体现。

三、21世纪小学复合型体育教师培养、教育的方式方法设计

我国小学体育的投入资金比例很低,经费短缺。鉴于现实状况应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形式举办体育学科的讨论和培养及课改实验交流。并创造条件,多渠道、多形式地使小学体育教师掌握学科知识前沿,了解体育实践的需求,参与体育科学研究活动。提高体育教师学科的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而达到继续教育的目的。

现代化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科学和信息手段传播日益发展,知识量在短时间内猛增,知识老化周期加速。因此,要建立以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传播技术为依托,以远程教育为主体的开放性教师培训网络。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心网站的建设,逐步形成网上培训机制,做到网上培训咨询网上招生并逐渐增加网上信息流量,使小学体育教师能够在职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和学术前沿的最新知识,或通过网络完成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学培训。这种方法用在学校是可行的。通过现代化的教育手段进行教育既方便又快捷,能让小学体育教师即使在课间的10分钟内也能获得最前沿的资料。

当前小学体育师资队伍中的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对他们的培养、提高和使用,是决定我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兴衰成败的关键。要培养优秀中青年小学体育教师就应该不拘一格,不失良机地选拔人才,创造环境,精心培养,使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组织老中青式年龄结构的学术梯队,确保拔尖人才脱颖而出。

学校要大胆采用聘任制,创造竞争的环境,在竞争中提高教师整体水平。实行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水平应聘一些工作,然后,学校根据平时对教师的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对平时教学质量较差、教学态度较落后的教师就可能待聘甚至解聘,如此促进人员流动,促进师资资源合理配置、开发和利用。对体育教师同样如此,根据其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进行评估,根据其教学成绩进行奖惩,在竞争中促进体育师资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成彦开,张金桥.小学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其培养[J].当代体育科技,2012(04).

[2]魏玉琴,毛海燕.新课程标准下中学体育教师综合能力研究[J].甘肃科技,2011(04).

[3]陈燕萍,王继强.广东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武术教学能力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9(07).

[4]唐晓辉,侯卫民.山东省中学体育师资结构及需求现状的调查研究[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

[5]宋国清.21世纪小学体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基本功[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3).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小学体育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