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免疫的几个问题

2015-09-10 12:59陈志宁
考试周刊 2015年104期
关键词:受者胸腺器官

陈志宁

高中生物教材中关于”免疫”的内容涉及生物学的专业知识,对只掌握简单生物知识的中学生来讲,学习这部分内容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学生有许多疑问和困惑,比如B细胞都一样吗?白细胞有各种免疫功能,被称作机体的“白色卫士”,那么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吞噬细胞之间是什么关系?免疫系统怎样识别“自己”与“非己”呢?

1.抗原种类非常多,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种类非常多

人体淋巴细胞很多,活动于血液、淋巴、组织液中。淋巴细胞表面带有许多能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受体分子,受体分子的构象与相应的抗原分子上的抗原决定簇是互补的,所以能和抗原结合。从形态上看,所有B细胞似乎都相同,其实它们表面的受体是不同的。每种淋巴细胞的表面只有一种受体分子,每种受体分子只能和一种(或少数几种相近的)抗原结合,因而每种淋巴细胞只认识一种抗原。抗原种类非常多,识别抗原的淋巴细胞种类非常多,据估计人体淋巴细胞至少1010种。

2.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免疫血清

2.1外毒素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不断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蛋白质。

2.2类毒素是细菌外毒素用0.3%~0.4%甲醛进行化学脱毒后仍保留原有抗原性的生物制品,主要用于人工主动免疫。

2.3抗毒素:将类毒素注射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中和外毒素作用的抗体称为抗毒素,如白喉抗毒素、破伤风抗毒素,在防治工作中用于紧急预防。

2.4免疫血清:含有特异抗体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用类毒素或菌体注射动物,可获得免疫血清,从胎盘或血清中提取的丙种球蛋白属于免疫血清。给机体注射特异的免疫血清,可使机体立即获得针对某种抗原的免疫力(抗体),从而达到治疗和紧急预防的目的。

3.免疫耐受性的形成及免疫系统如何识别“自己”和“非己”

免疫系统遇到细菌、病毒、异体组织器官时坚决消灭,一般对自身细胞不予侵犯,即免疫耐受性。免疫耐受性决定于一组特异的糖蛋白分子,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人的MHC称HLA,机体的各种有核细胞表面都有HLA。HLA是遗传决定的,除同卵双生外,不同的人HLA不同,在胚胎时期,当淋巴细胞走向成熟时,那些带有能和自身细胞HLA结合的受体的淋巴细胞即被消除或受抑制,剩下的淋巴细胞都是不能和自身HLA结合的,这样机体对自身不产生免疫应答,于是出现免疫耐受性。

4.器官移植

4.1异体器官移植引发细胞免疫。异体器官植入后,T细胞增殖分化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攻击移植器官,器官萎缩脱落;再次植入同一来源的器官,记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细胞,使外来器官更快脱落(二次免疫反应更快更强)。

4.2识别依据。机体各种有核细胞表面都有一组特异的组织相容性抗原(简称HLA),不同人的HLA不同,T细胞受体与异体组织器官细胞表面的HLA结合,识别为非己,随后增殖分化攻击外来器官,造成器官坏死脱落。

4.3成功的关键。供受者HLA越相近,移植器官越易被接受。只要供受者的主要HLA(引起的免疫反应快而强)有一半以上相同,即可手术。为减弱排斥反应,必须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除了同卵双生子间的器官移植不发生排斥反应以外,只要HLA不同,异体器官移植都会引起排斥反应。为减弱排斥反应,必须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以抑制受者的免疫功能,但是这样又增加了感染疾病的机会,有人因此而丧生。

4.4骨髓移植比较特殊。正常情况下发生免疫反应排斥外来骨髓;如果受者患免疫缺乏症,外来骨髓的淋巴细胞(占优势)对受者的各组织将其作为抗原进行攻击,则后果非常严重。

4.5为避免排斥反应的发生,建议保留婴儿的脐带血(含大量干细胞),必要时利用自己的干细胞构建组织器官,用于器官移植。

5.淋巴细胞的免疫功能的发现

5.1用大剂量射线照射大鼠,杀死淋巴细胞和其他白细胞,大鼠失去免疫功能,很易感染疾病。分别输入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只有在注入淋巴细胞后才恢复免疫功能,证明免疫功能来自淋巴细胞。

5.2切除胸腺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影响。大剂量X射线照射去胸腺小鼠,失去全部免疫功能;输给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恢复,但不能产生抗体;输给来自骨髓的淋巴细胞,细胞免疫功能不能恢复,产生抗体的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如果同时输入T细胞和B细胞,则小鼠可恢复全部免疫功能,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5.3切除胸腺与器官移植。做器官移植时切去小鼠胸腺,移植器官易成活。若输入T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移植器官又被排斥。器官移植引起细胞免疫,而来自胸腺的淋巴细胞是细胞免疫所依赖的细胞。

6.单抗技术中用选择性培养基(HAT培养基)选取杂交瘤细胞

该培养基含次黄嘌呤、氨基蝶呤和胸腺嘧啶,其中氨基蝶呤可阻断DNA合成的主要途径。主要途径阻断后,依靠应急途径即在HGPRT酶(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移酶)和TK酶(胸苷激酶)作用下,利用胸腺嘧啶和次黄嘌呤合成DNA,缺少其中一种酶,DNA都不能合成。用于杂交的骨髓瘤细胞系均由经有毒药物诱导而选择产生的代谢缺陷型细胞(HGPRT酶缺陷型细胞或TK酶缺陷型细胞),细胞内无TK酶或HGPRT酶,所以骨髓瘤细胞及自身融合细胞在HAT培养液中因无法合成DNA而死亡。B细胞虽有HGPRT酶和TK酶,但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尤其是在单细胞环境下难于长期存活和增值传代。因此,只有杂交瘤细胞才能在HAT培养液中生长繁殖,然后从诸多杂交瘤细胞中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猜你喜欢
受者胸腺器官
器官也有保护罩
类器官
儿童巨大胸腺增生误诊畸胎瘤1例
胸腺鳞癌一例并文献复习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肾移植受者早期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细胞、Th17细胞表达变化
人体最“没用”的器官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从“受者”心理角度分析《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