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树》教学设计

2015-09-10 07:22毛健薇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蝴蝶意图鸟儿

毛健薇

【教材解读】

《去年的树》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童话单元的第二篇精读课文,作者是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课文从“鸟儿在枝头歌唱”这一个寻常的画面展开,向我们讲述了鸟儿和树之间从朝夕相处到分离相约,从四处寻觅到特殊相见的一段动人故事。文章篇幅简短,语言质朴无华,却一波三折,蕴含着“真心相待,信守承诺,珍惜拥有,乐观面对”等丰富的人文精神,耐人寻味,充满童话的魅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文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内容,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童话中蕴含的道理。

3.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童话角色的不同心理,体会小鸟与树之间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童话角色的不同心理,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3.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形成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思想启迪。

设计意图:四年级的学生要读懂故事大意并不困难,但要从简单的文字背后获得丰富生动的情感体验、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却并不容易。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走进角色的内心,去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感受童话的魅力。教师还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阅读批判、分角色朗读等多种阅读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质量,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课教学分两大模块:第一模块是课文的教学,第二模块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新美南吉的另两篇经典童话故事《白蝴蝶》《小狐狸买手套》纳入课内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引导学生在读懂故事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童话作家新美南吉作品的语言风格和特点,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和思想启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简介作者

播放动画——一只小鸟停在一棵大树上,这时美妙的鸟叫声响起。

师:听,好听吗?在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笔下,这是一只小鸟在给自己的好朋友树唱歌呢! 他们之间还发生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呢!齐读课题。同学们了解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吗?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出示词语,抽生带读。师着重指导“剩”读后鼻音,儿化韵的读法及多音字。

融化 剩下 煤油灯 伐木人

鸟儿 这儿 细条条儿 哪儿 一会儿

切 qiē 切成

qiè 亲切

2.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初读课文的感受是什么,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或者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1)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相机板书)

鸟 树

相处——相约——寻觅——相见

(2)学生谈初读感受,或提出质疑。

师分享自己的读书感受:读着文章,心里时而温暖,时而空落落的,时而忧伤。眼前树影、鸟影交织出现,还能看到我的好朋友的脸。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一起来好好读一读,品一品。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分享收获,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获得初步感受。老师还把自己的读书体会与学生分享,起到以情激情的效果。

三、品读感悟,感受童话魅力

1.出示文段1。

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唱歌给树听。树呢,天天听着鸟儿唱。

(1)师:哪些是关键词?

(2)启发逆向思维:文中只写了鸟每天给树唱歌,那么树可能为鸟儿做了什么?(遮风挡雨,一个温暖的家,陪伴等)

(3)调动学生情绪体验,朗读指导:跟好朋友在一起是什么感觉,把你的情感带入文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文段。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思考 “树可能为鸟儿做了什么?”帮助学生打开思维,把薄书读厚,并懂得真正的友情是相互的欣赏、扶持与付出,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教师引读第二段话: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他们之间有了一番这样的对话。

出示文段2。

“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谁来当小鸟,跟你的好朋友对读——评价——再抽读——男女读。

3.小组合作探究,揣摩角色对话心理,指导分角色朗读。

师:春天到了,小鸟回到原地找树,可是树不见了。小鸟开始四处打听树的下落。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7-14段,小组合作,揣摩角色对话心理,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话。

小鸟(奇怪/着急)地问:“立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呀?”

树根(难过/伤感)地回答:“伐木人用斧子把他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小鸟(焦急)地问:“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门(平静/不以为然)地回答:“树嘛,在厂子里给切成细条条儿,做成火柴,运到那边的村子里卖掉了。”

小鸟(急切/哀伤)地问:“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

小姑娘(天真/可爱)地回答:“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2)小组汇报交流。师点拨:小鸟一步步得知树的下落后,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大树、大门和小姑娘各自会怎么想?只要言之有理就行。

(3)根据角色心理,练习感情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揣摩角色对话心理,敢于提出看法,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在对内容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再来指导感情朗读就水到渠成了。

4.出示文段3,引发讨论:小鸟为什么对着灯火看了又看,她在想什么,小鸟这样做傻吗。 相机板书。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设计意图:“小鸟这样做傻吗”这一问题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在阅读反思中,获得了思想的启迪,那就是:看似很傻的小鸟却是那样的可爱——她对朋友真心相待,信守承诺,难能可贵。

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教师课件抛出多个话题如下,小组挑选最感兴趣的话题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

我看课题:课文主要写的是鸟儿寻觅树,课题为什么叫《去年的树》?

如果树被砍伐之前给鸟儿留了一封信,他会写些什么?

续编故事:鸟儿飞走以后……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交流平台,让小组自选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由于选题新颖,视角各不相同,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一次次引向深入。许多孩子从中逐渐悟出了童话中蕴含的更深一层含义,如:珍惜拥有,把握现在,乐观生活……

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阅读:新美南吉的《白蝴蝶》《小狐狸买手套》

1.《白蝴蝶》导学提示。

(1)童话《白蝴蝶》讲了白蝴蝶和气球之间发生的一个怎样动人的故事,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蝴蝶,为什么?

(2)与《去年的树》对比,你能发现新美南吉作品的共同点吗?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构思精巧,语言朴实却耐人寻味。

2.师:新美南吉的童话还有很多都和狐狸有关。《小狐狸买手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读故事,想一想:

(1)小狐狸到镇上买手套时出了什么意外?文中哪些段落令你印象深刻,请有感情地读一读。

(2)畅谈这个故事带给你的感受、思考。

设计意图:进一步走进日本童话作家新美南吉,感受其作品的特点。在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并使真善美的种子悄悄在孩子心底生根发芽。

作者简介: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碧海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白蝴蝶意图鸟儿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一只白蝴蝶
一只白蝴蝶
制定法解释与立法意图的反事实检验
飘飞的白蝴蝶
鸟儿
让鸟儿把烦恼叼去
燕山秋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