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昆曲,谁主沉浮

2015-09-12 18:54栗晓洋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昆曲传承发展

【摘 要】昆曲是我国一种古老的剧种,曾经在中国有过非常辉煌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几百年沉淀,积累了大量的曲目,是一笔巨大的艺术财富。然而现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视听喜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现代音乐的冲击下,昆曲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形式正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本文对昆曲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并对当下昆曲的现状进行阐述,进而对昆曲的传承及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昆曲;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8-0026-02

一、昆曲的发展历史

昆曲因形成于元末明初江苏昆山一带而得名,在现今流传的很多剧种中,许多曲目都依靠昆曲得以流传,所以昆曲又有“百戏之母”之称。它有着近六百年的漫长历史,剧目丰富,名作林立,文词典雅;唱腔音乐清丽婉转,淡雅飘逸。昆曲在戏曲史、艺术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有着足以傲人的至高地位。

(一)古代昆曲发展历史

宋、元以来,中国戏曲有南、北之分,南曲在不同地方唱法也不一样。元末,顾坚等人把流行于昆山一带的南曲原有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称之为“昆山腔”,为昆曲之雏形。明朝嘉靖年间,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大批吴中曲家对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进行了改革创新,形成了集南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明代嘉靖、隆庆间,梁辰鱼的第一部昆腔传奇《浣纱记》的上演,在当时引起巨大的轰动,更是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整个社会性昆曲演唱的普及和进步,一时之间形成了“四方歌曲必宗吴门”的大好局面。明末清初,昆曲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一种全国性的剧种。

(二)近现代昆曲的发展历史

清代中叶以后,昆曲发展由鼎盛开始下滑,到了清末明初,具有姑苏风范的正宗昆曲戏班,仅在苏州存有一个约三十余人的全福班,艺人们在风雨飘摇中艰难度日,惨淡维系着昆曲艺术的一脉香火。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一批苏州名曲家联合当时社会上的著名人士一起出资创办了一所“昆剧传习所”,所招收的五十名学生在取艺名时,都在姓名中嵌一个“传”字,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传字辈”演员。“传字辈”演员学艺五年,学有传统折子戏四百余出,其中有不少明清传奇名剧。昆剧传习所培养学员仅此一期,却实实地为昆曲艺术的存亡继绝保留下了星星火种。近百年来,昆剧传习所的传字辈演员在继承和发展昆曲艺术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二、昆曲发展的现状

建国以后,昆曲几乎没有什么大的发展。1956年,传字辈成员周传瑛、王传淞主演了经过整理改编的昆剧《十五贯》,曾创造了“一出戏救活一个剧种”的神话。然而在短暂辉煌以后,昆曲又陷入了长长的低迷时期。的确,建国以后中国一直在致力于生产力的发展,以提高综合国力为首要任务,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已经丧失了时尚性和大部分娱乐功能。再加上现代多元娱乐文化的冲击,使得昆曲离当代人的审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

一直到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世界性的文化遗产代表作。于是,昆曲便又红了,昆曲火了,昆曲被保护起来了。昆曲被炒得沸沸扬扬,国人无不引以为自豪。政府为此还制定了许多相关措施,看起来似乎非常支持昆曲的发展,然而在这种大力的支持下,昆曲演来演去却还是那几出戏。

追逐潮流的效应使得学昆曲的人也多了,一些三流四流不入流的人也纷纷当起了昆曲老师,教的人也未必就是昆曲的行家,也许只是为了混口饭吃;学的人也未必就真的喜欢昆曲,也许只是因为好奇,不管怎么样,总脱不了名和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昆曲成为“非遗”还真未必是件好事,这种全面的昆曲运动使得昆曲从高雅的位置一下子被推入了庸俗的市井。

三、关于昆曲保护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首先要保护好老戏,做好传承

昆曲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抢救现有剧目和文献资料,首先要对全国中老年艺术家的拿手剧目进行录音录像,对珍贵的昆曲文献、演出脚本、曲谱和图片进行搜集整理。昆曲演出可以从老戏中讨生活,剧目应以继承、整理为主,如上海昆剧团前几年排演的《牡丹亭》,将汤显祖原作删减为上中下三本,配以现代化的舞台处理,既保持原作特色,又符合当今审美,收到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二)加强昆曲文化宣传,多方位多渠道培养昆曲后继人才

首先,建立专门的昆曲学校。

人才的缺失是艺术发展的一大障碍,随着老一代艺人的相继离世,昆曲演员们早已是青黄不接。鉴于此,建议政府应当加大对昆曲发展的投入力度,集中优秀师资力量建立专门学习昆曲的学校,从娃娃抓起,让学员们从小接触正统的昆曲,学习昆曲,为昆曲的发展培养有生力量。

其次,加强对非专业人员的昆曲知识宣传。

很多当下的年轻人并非不喜欢戏曲,而是对戏曲文化不了解,所以造成现在戏曲的观众极大地偏向于老龄化。在2005年开始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有不少有关于戏曲的剧目,这也算是给广大高校学子开了一扇窗。在校园以外,也有很多喜爱音乐,并且对音乐很有天赋的优秀青年,这从近几年比较火爆的选秀类音乐节目就能看得出来。如果有合适的渠道,加以适当的引导,这其中必然有一部分也愿意来学习昆曲。

最后,注重发挥各级地方群众文艺部门职能,扩大昆曲影响力。

政府可以以昆曲老家为根据地,建立各级培训班,支持各地相关群众文艺部门进修培训,待这些人员返回以后再在自己的家乡进行昆曲培训工作。这样一方面能够更大地扩大昆曲的影响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昆曲、了解昆曲,另一方面也能够保证昆曲教育的质量。

四、结语

昆曲是中国古典戏剧的代表剧种,也是中国最优雅的文学和最精致的艺术结合的典范,它曾在华夏大地纵横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形成了空前绝后的社会性痴迷,创造了中国古典戏剧的高峰,对许多后起戏曲剧种的生成和发展都有着重大影响。在现代社会中,昆曲因其特性也许无法再恢复往日的辉煌,但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作为世界遗产,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为它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贾万银,方君亮.突破昆曲的发展瓶颈[J].四川戏剧,2011(1).

[2]冯芸.构筑传统音乐生存发展的多元文化生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2).

[3]俞为民.昆曲的现代性发展之可能性研究[J].艺术百家,2009(01).

作者简介:

栗晓洋,女,硕士研究生,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猜你喜欢
昆曲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补园和昆曲
文人之进退与百年昆曲之传承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