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表演艺术言语创作中的“语境”

2015-09-12 00:36刘澄宇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表演艺术言语语境

刘澄宇

(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系,北京 100000)

浅谈表演艺术言语创作中的“语境”

刘澄宇

(中央戏剧学院 表演系,北京 100000)

语境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在戏剧表演艺术的角色台词创作中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语境在表演艺术言语创作中的论述,探讨如何使演员“善于在舞台上说话”,如何在演员心理技术环节中更有效地解决“台词创作”,以此推动理论建构和实践规律共同向前发展。

表演艺术;言语创作;语境

一、绪论

在戏剧表演艺术中,“角色的台词创作”一直是演员面临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创作任务之一,在戏剧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它也是无数表演艺术家所共同探究﹑思考﹑实践的永恒课题。前苏联著名戏剧导演﹑戏剧教育家克尼别尔在《演员创造中的语言》一书中说道:

“……在我们这儿还存在着一种观点,即认为康士坦丁·塞尔格耶维奇没有注意到舞台言语的形式和技术。正是因为过去对于体系的这一大章节重视不够,我们现在应该承认,舞台上的言语,是我们许多演员在心理技术上最落后的一个方面。

“这一点特别与青年有关,因为看来他们还没有在专门学校中牢固地形成这种看法:善于在舞台上说话,是一门需要付出长期的﹑紧张的﹑经常的劳动的科学。”[1]

克尼别尔在这段话中有两点重要的信息。其一是演员心理技术中最落后的一个方面,即为“舞台上的言语”;其二则点明了当时苏联的专业艺术院校在演员台词训练的环节中,没有为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演员艺术言语创作的观念及方法。

伟大的戏剧导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穷尽一生精力来探究表演艺术的真谛与创作规律,他在六十岁时提到,演员的缺点十有八九在于不会操纵“台词”,他说他自己的“台词”不够表现普希金诗剧的全部丰富内容和那种感人的力量。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扮演“萨列瑞”这个角色时,他也说自己对角色的内心和外形都能准确地体验,但是要把体验到的东西用诗的语法﹑声音和富于节奏性,并能引起共鸣的语调来表现的时候,便觉得自己非常不够——嗓子﹑语法﹑体态﹑节奏都不能掌握。因此他对于处理这个角色感到痛苦长达两个季节之久。

欧阳予倩也曾说过:

“他(斯坦尼)说台词是门学问,应当有一定的规律——可是他还不能掌握那个规律——尽管他完成了他的体系。”[2]

在表演艺术中,“台词”是演员舞台表现及影响观众最犀利的武器之一,演员只有通过台词的真实才能够把剧作的思想内容传达到观众中去,像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这样的大师,都感到自己“台词”的技巧不够,可见“台词处理”对于演员的创作来说是何等地重要又是何等地困难与艰巨。

为什么克尼别尔说“在舞台上说话”是演员心理技术最落后的一个环节?“角色台词”创作的科学规律如何才能让演员切实掌握?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各个学科的发展﹑融合﹑冲击,丰富着戏剧艺术的创作手段﹑开拓着人们的创作思路,也为我们反思与提高艺术创作的科学规律提供了更多的角度与可能性。

众所周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中的核心创作方法是“形体行动方法”,简言之就是:演员在规定情境中积极地执行舞台行动。其中,“规定情境”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创造的表导演术语,它是斯氏体系的核心概念之一。

在表演艺术中,规定情境与舞台行动相互依存,它是演员挖掘与创作人物行动的依据,同时它也制约着舞台行动的执行与体现。规定情境伴随着演员创作人物形象过程的始终。演员只有详尽地把握住规定情境的具体内容,才能挖掘并感受到行动背后所包含的内在动机,由此创造出完成舞台行动的特殊体现方式。通俗地说,在戏剧表演艺术中没有脱离规定情境的行动,也不存在没有行动的规定情境。

从现有资料来看,围绕规定情境进行的论述,更多是停留在“剧本结构”的层面上,包括:时间﹑地点﹑事实﹑事件﹑矛盾冲突等。但关于规定情境在具体创作环节中的实际运用则探讨不多。在执行舞台行动的过程中,演员很容易忽略规定情境对行动的制约,特别是在执行人物言语行动的过程中,“规定情境”对角色台词的表现方式往往不能带来激发和制约。与此相伴的结果是:在创作中演员所谓的“规定情境”很多时候都是创作者(演员)自己“扣”在人物和作品上的,而并非是从剧本及人物中生发出来的。这里不仅存在着对概念本身的认识问题,也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

在当下的戏剧演出市场中,大量的演员在舞台上朗诵台词﹑报告台词,话与话之间逻辑混乱﹑语意不明,演员在执行言语行动的过程中常常以所谓的“不瘟不火﹑似是而非”的方式来掩盖在创作中的理解不充分﹑体验不真实﹑体现不准确的事实。这样的“角色台词”完全成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形容的停留在“舌尖肌肉上”的东西。

二、表演艺术言语创作中的“语境”

“语境”是语言及言语运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语言现象产生的客观存在,它制约和激发人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可以这样说:“语境”是由一系列同“语言表达与理解”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构成的系统,它随着语言的发展而发展。“语境”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研究语言运用时的重要依据,自它诞生起就一直是语言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问题,不同专家学者以各自的平台及视角来研究语言﹑言语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不同的专业领域也试图从“语境”研究中提取有益的帮助。

台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存在于戏剧艺术的世界中,语言学中的语境研究对演员台词的创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语境”存在于剧本文字的创作中,体现在演员有声言语的二度创作上。表演艺术言语“语境”研究和运用,将为演员在创作中理解和表达角色台词带来极大的便利。

本文尝试着把“语境”的概念引入到表演艺术言语的教学与实践中来,希望通过对于语境问题的探讨与研究,把语境和角色台词的二度创作结合起来,更好地为演员的表演艺术言语的训练与创作提供便捷有效的手段。

语言学的很多学者在对语言问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都非常重视“语境”在语言理解与运用中的功能与作用。那么“台词”作为一种存在于戏剧艺术世界中的特殊语言现象,“语境”能否在演员艺术言语创作中提出?其在创作中的优势及可行性是什么?它又能否作为“规定情境”在角色台词创作中的细化与补充?“语境”问题的提出,能否作为连接“演员表演艺术言语”中形式与技术的桥梁?

演员表演艺术言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存在于人类社会的生活中,它以生活语言为依据,是剧作家经过加工﹑提炼,并最终由演员在舞台上进行体现的艺术语言。

正因为演员表演艺术言语是语言的分支之一,所以表演艺术言语中的“语境”与语言学中的“语境”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均围绕着语言运用时的特定情境而展开。只不过作为艺术语言来说它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而已。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演员表演艺术言语的“语境”:它是由一系列与“台词”理解及表达密切相关的主客观因素所构成的系统,并随着言语交流的发展而发展,它包含了语言学中(语境)涉及到的上下文语境﹑社会语境﹑自然语境﹑个人语境等所有要素,但与之不同的是这些要素都具有戏剧艺术的假定性。

按照演员表演艺术言语的创作过程来说,演员表演艺术言语中的语境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

(一)剧本分析阶段的“语境”。由剧作家以文字符号的形式构建在剧本台词中,主要指台词上下文以及人物的前言后语。演员通过上下文语境把握人物台词的准确语义以及背后蕴含的潜台词及心理内容。

(二)与对手在排练过程中寻找的“共同语境”。主要指演员在把握台词语义的基础上,在排练中与对手挖掘人物关系中蕴含的“共同语境”的过程。

(三)舞台体现中对演员产生刺激和影响的“语境”。第一指在舞台上此时此刻对演员心理产生刺激的内外部情境;第二指演员说出的“台词”为对手营造出的实时语境。

(四)与对手共同完成的作用于观众的“舞台语境”营造,是同台演员间相互的言语交流所共同营造出来的语境,也是最终将剧作家在剧本中运用文字符号所建构的语境,经由演员们的共同创作最终以有声言语的方式立体地呈现在舞台上的“语境”。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语境”在理解人物台词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在角色台词创作的过程中提出“语境”这一概念,可以更好地帮助演员理解角色的台词,并协助演员从剧本的字里行间挖掘与生发出人物此时此刻的心路历程,使演员能够创作出符合语境要求的言语表达方式,从而使规定情境在演员的台词创作中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结语

本篇论文将“语境”作为表演艺术言语创作的重要课题来提出,是基于如下看法:

首先,研究语境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演员更便捷准确地理解台词的语义内涵,换言之,语境对台词的语义具有极强的制约与揭示作用。语境的提出可以使演员从语言结构本身出发,依据词汇及语法规律在上下文中进行语义推导,从而增强了演员的可操作性。

其次,研究语境是为了更深刻﹑更全面﹑更准确地理解﹑感受﹑体验台词“底下”蕴含着的人物深层次的内心世界,并使其得以在舞台上鲜明地体现出来,从而使台词的艺术表现形式同人物此时此刻的心境内容达到高度的统一,让观众眼观耳听心领神会。语境的提出在强调心理内容的同时,要求演员创作出能够准确揭示它的艺术表现形式。

再次,本文论述的“语境”在角色台词创作中是一个滚动发展的过程,从初始静态中的语义推导﹑心路开掘,发展为立体动态的言语体现﹑语境营造。

本篇论文研究的发端为“规定情境如何帮助演员进行角色台词的创作”,也正是因为希望补充﹑细化规定情境在台词创作中的使用,从而引发了从语言学中引进“语境”这一概念的初衷,语境引入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和细化规定情境在人物言语创作中的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

通过本文对语境在表演艺术言语创作中的论述,我们认为“语境”是连接演员与角色在台词创作中的“桥梁”;是演员在内心中培育人物性格化言语方式的“路标”;是打开角色此时此刻内心情感体验从而进入角色精神生活的“钥匙”;它承接于“从演员出发”与完成“角色性格化台词”创作的二者之间;最后,在舞台上它是激起观众高级审美体验与无尽艺术想象的“助推器”。在创作中,它充分体现并发挥着演员个人在艺术创作中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总之,语境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一个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在戏剧表演艺术的角色台词创作中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内容。

如何使演员“善于在舞台上说话”,如何在演员心理技术环节中更有效地解决“台词创作”,这些问题不仅仅是“答案”本身的问题,而且更需要我们后来人不断地以发展的眼光来重新认识前人为我们所总结的规律,以扬弃的精神来反思我们自己在教学与创作实践中的问题,以此来推动理论建构和实践规律共同向前发展。

[1]克尼别尔.演员创造中的语言[M].芮鹤九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8.102.

[2]欧阳予倩.演员必须念好台词[J].戏剧报,1954,(04):7.

J80

A

1007-0125(2015)08-0016-02

猜你喜欢
表演艺术言语语境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杨丽萍表演艺术中心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The REACH加建项目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现代音乐美学对音乐表演艺术的启示探索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关于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