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金时代》看中国传记电影的实验性探索

2015-09-12 00:36马亚男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黄金时代萧军传记

马亚男

(江苏师范大学 江苏 徐州 221116)

【舞蹈空间】

从《黄金时代》看中国传记电影的实验性探索

马亚男

(江苏师范大学江苏 徐州 221116)

电影《黄金时代》让许鞍华拿下了2014年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的最佳导演,并作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影片。但同时,这部大制作大投资大宣传的文艺片并没有改变中国大部分文艺片的宿命,甚至打击了刚刚由张艺谋的《归来》建立起来的大家对中国文艺片的信心。但在影片口碑和票房效应的表皮之下,《黄金时代》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在中国传记电影类型片的发展和创新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这种实验性的探索对于中国传记电影的发展具有延续性和开拓性的双重意义。

《黄金时代》;传记电影;萧红;许鞍华

新世纪以来,中国传记电影的发展总体上呈现出比较平稳的状态,在电影呈现和主题挖掘上较之以前已有明显的发展,尤其是在主题表达上越来越注重刻画人物的内心,由内而外塑造比较丰满的人物形象,而并非过分偏向人物大时代背景。从这个方面来说,中国的传记电影越来越具有明显的传记电影把表现人物本身放在首位的类型性,但同时在表现形式﹑人物塑造等方面也固守主流的类型规范形式,缺乏创新,同时缺乏客观性,从这一方面来说中国的传记电影仍不尽如人意。

萧红的故事,在导演许鞍华的心里沉浸了20年。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之一,除去她的文学成就,她在苦难中挣扎﹑抗争并且早逝的悲苦人生本身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与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的爱情故事更为这个奇女子增添了传奇的一笔。许鞍华作为一位典型的具有女性视野的导演,拍摄过大量的女性题材的影片,像《桃姐》﹑《女人四十》等。酝酿20年拍成的《黄金时代》既是许鞍华对塑造女性角色的延续,也是她镜头下传统家庭中的女性角色向一个脱离家庭飘零的女性角色的转变。

一、散文式的形式与间离效果

影片最受瞩目也是最受争议的就是其通篇的“间离法”,“间离法”最初是由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提出的,又称为“陌生化方法”。王晓华在《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中这样归纳:“间离作为一种方法主要具有两个层次的含义:1.演员将角色表现为陌生的;2.观众以一种保持距离(疏离)和惊异(陌生)的态度看待演员的表演或者剧中人。”通俗来说,“间离法”要求演员在表演上与角色保持一定的距离,要高于角色﹑驾驭角色﹑表演角色。

《黄金时代》中,大量采用“间离法”,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剧中的演员除诠释人物﹑构成情节的戏份之外,还加入大量对着观众即镜头的台词,主要用于交代剧情和起承转合。尤其是萧红的弟弟张秀珂,萧红﹑萧军的好友白朗﹑罗烽﹑聂绀弩等角色在剧中很大一部分戏份都是在对观众的诉说中完成的。观众对于这种大胆创新的实验性的结构形式自然褒贬不一,但观察电影院中他们的反应,大部分观众的唏嘘声反映了他们对这种形式并不十分买账,但这种间离方法却得到了业内不少专业人士的肯定。

“我们要扮演这段历史,我们力争扮演得很像,这样让观众接受它的时候就不是一个完全的被动者,而是一个观察者,他会迫不得已地进入一种思考当中,剧中人物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就形成了对于这种假定的真实性的破坏,观众刚要投入进这个虚构性的时候,又被真实性打断了,刚以为真实的时候,虚构性又进行新的一个轮回。”笔者赞同编剧李樯对这种间离形式的肯定,传记电影承载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它在让观众了解历史﹑感悟人物一生的同时,还要留有足够的理智来透析人物和人物所处的社会。因此,间离效果对假定真实性的破坏恰好给观众的这种理智留出了余地。

与传统传记影片的单一视角相比,《黄金时代》试图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塑造一个完整﹑客观的萧红。影片的萧红不仅是她自己笔下的萧红,通过萧红身边众好友的叙述,萧红还是张秀珂眼中的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眼中的萧红,白朗﹑罗烽﹑聂绀弩﹑许广平眼中的萧红。张秀珂眼中的萧红命运不济却倔强独立;萧军眼中的萧红美丽有才华;端木和骆宾基对萧红敬佩欣赏;白朗罗烽聂绀弩许广平眼中的萧红可怜又坚毅,窘迫却坚守一个乱世的文人的气节。许广平说:“她痛苦,寂寞,没地方去才到这来的。我能向她表示不高兴不欢迎吗?”在萧红坚强的外表下,许广平的叙述解读了她内心的寂寞和她与萧军的婚变给其带来的打击。萧红的形象是在散文式的片段结构中得以丰满﹑真实的,《黄金时代》与情节跌宕起伏的霍建起版的《萧红》相比没有高潮和悬念,反而更遵守纪录片的严谨风格。

二、典型性的情节选取与人物塑造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一直是传记电影创作的核心问题。在传记电影的类型范式要求下,传记电影在改编时要尊重重大事件和主要情节,尊重历史,不能随意虚构,注重强化真实性;同时,传记电影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组织矛盾冲突,还要求创作者在改编的时候对一些次要的情节﹑细节和人物等方面进行适当的虚构和润色。

在《黄金时代》中,编剧李樯主要根据萧红的小说和散文对影片的内容进行整合,如《呼兰河传》﹑《商市街》﹑《回忆鲁迅先生》等。在萧红不算漫长却跌宕起伏的人生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事件,而且既要叙述完整又要利于人物的形象的塑造,这也是十分考验编剧的一项工作。历史易于陈述,但是人物深层心理和表层心理的结合才是影片魅力和艺术性的主要来源,没有深层心理的揭示,就没有独特的个性特征的营造。电影开篇来源于萧红的《呼兰河传》,主要对萧红的童年做了交代,从萧红旁白中对父亲的描写可以看出萧红有一个寂寞的﹑并不美好的童年,唯一的温暖来源于萧红的祖父,而这份温暖也随着祖父的过世而消失。这段描写相对粗略,但也为萧红成人后寂寞的内心的塑造奠定了基础。电影的最后仍旧引用《呼兰河传》中萧红对童年的描写:呼兰河这小城,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里明晃晃的,红的红,绿的绿,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说话了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黄瓜愿意结一个果,就结一个果。若都不愿意,就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偏偏这后花园每年都要封闭一次的,秋雨之后,这花园就开始凋零了,黄的黄,败的败,好像很快似的一切花朵都灭了,好像有人把它们都摧残了似的。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地走,那是自古也就是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了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地,一声不响地就拖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这是对影片开头的回应,也暗示萧红穷极一生对自由的追求,也是她对人生盛败循环的理解。影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对萧红与萧军爱情的阐释,来源于《商市街》,用脸盆喝水﹑租旅馆﹑去饭店吃猪头肉肉丸子等情节对于萧红萧军共度苦难却欢乐的时光的描写最为淋漓尽致。与一代文豪鲁迅的相处主要来源于《回忆鲁迅先生》,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对鲁迅先生的形象塑造也极为生动,这位大文豪为萧红提供精神支撑,给予萧红父爱般的温暖,给人极深的亲切感。

但对于不熟悉萧红生平﹑没有读过其作品的人来说,这部电影的叙述仍留有不少的疑点:比如萧红投靠汪恩甲之后发生了什么?萧红的孩子丢给谁了?更为突出的是,在塑造萧红这一角色的同时,对萧红一生起了重要作用的萧军的角色形象却并不十分完整,萧军洒脱﹑粗犷﹑风流的人物形象并不明显,这对于萧军对萧红的多次背叛显得不够有说服力。同样,原著中萧红对端木蕻良的感情并不仅仅是对萧军的退而求其次,是萧红对于萧军一次次的背叛之后,对端木蕻良有真实的好感而存在。但影片中的呈现,我们看到萧红选择端木蕻良更多的是得不到萧军的无奈。

影片对于萧红感情世界的呈现多于她的文学成就,这点对于一位具有极高文学建树的作家来说显得有些偏重了。

三、积极的商业宣传与明星包装

像《黄金时代》这样一部需要一定观影基础的文艺大片,采用大腕云集的明星阵容几乎算得上前所未有。文艺女神汤唯和冯绍峰的演技本身值得期待,王志文﹑朱亚文﹑郝蕾﹑袁泉等明星的加盟更使影片的吸引力大大提高。同时,影片宣传长达10个月,光是宣传海报就结合不同国家的文化需求制作数套。由此这部影片的资金投入可见一斑。但惨淡的票房也说明了《黄金时代》作为一部文艺气息浓厚,实验性强烈的传记类电影,并不适合在商业片的市场中打大众消费式的宣传战。这一点,《黄金时代》似乎要借鉴在2014年上映的《白日焰火》和《触不可及》,《白日焰火》并未做大规模的宣传,柏林电影节的获奖让这部小投入的文艺片获得非常可观的票房;而《触不可及》作为赵宝刚第一部电影,虽不能与其他商业片的票房相比,但也算成功,上映前的小规模试映为其带来了不错的口碑。

总的来说,像《黄金时代》这样呈现一位女作家的传记类影片,本身它的观众群体就比较固定。无论是明星还是宣传,想带来超越《心花路放》这类喜剧商业片的票房反应是比较难的,或者说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尝试和转变,这就不止是导演﹑编剧﹑演员的任务了,更有赖于整体观众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黄金时代》给中国的传记电影带来新的尝试,形式的创新为传记电影的发展带来启示,同时又不乏思想性和人文性。

[1]王晓华.对布莱希特戏剧理论的重新评价[J].外国文学评论,1996(01).

[2]罗皓菱.编剧李樯的回应与申辩:艺术是一种冒犯,甚至激怒[N].北京青年报,2014-10-17.

[3]萧红.呼兰河传[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

[4]萧红.商市街[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4.

J905

A

1007-0125(2015)08-0125-02

猜你喜欢
黄金时代萧军传记
萧军纪念馆
从后现代主义传记戏剧到元传记:重读《戏谑》与《歇斯底里》中的荒诞性
传记必须回归史学
传记书坊
萧军和艾芜小说中的侠文化比较分析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