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怒”放
——论导演宁浩电影中的叙事策略

2015-09-12 00:36
戏剧之家 2015年16期
关键词:宁浩小人物赛车

杨 光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37002)

心花“怒”放
——论导演宁浩电影中的叙事策略

杨光

(四川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37002)

叙事学这一概念,一般认为最早提出者是法国当代著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茨维坦·托多罗夫。在导演宁浩的作品当中,对电影叙事策略的把控,不单是定位在“小人物”的群像上,而且尤其注重多线性的人物关系,修辞符号的设置及视听节奏的控制。

宁浩电影;叙事策略

一、内容:人物性格对叙事的“推动”

在宁浩所拍的九部电影中,核心人物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第六代导演所擅长的“小人物”。而在这些小人物中,导演企图设置一种群像,让这些小人物在被动的社会环境中彰显自身张力,释放自身能量。无论是《疯狂的石头》当中的包世宏﹑《香火》中的小和尚,还是《黄金大劫案》中的小东北﹑《疯狂的赛车》和《心花怒放》中的耿浩,亦或《奇迹世界》中的刘三,宁浩多将男主人公设定为“底层”﹑被社会“玩弄”的环境下,而后通过普世价值的认可和积极的行为导向,让主人公透过“外化导致内化”的过程满足内心需求。

“疯狂”是宁浩的一大标签。多线性叙事让平淡无奇的社会事件变得荒诞,并让人们意识到,原来这些貌似无奇的场景其实都是这个荒诞世界的表现。[1]

这样的叙事策略,是导演宁浩侧面用一种草根文化的生活方式向精英文化宣战的手段。虚假精英阶级的陨落,也昭示着对强权阶层“假﹑恶﹑丑”的斗争。宁浩充分利用了小人物的愚昧和追求欲望时单纯的冲动,用一种“去寐化”的方式将小人物从梦想拉回现实。

二、结构:后期处理对叙事的“渲染”

(一)声音。在背景音乐的运用中,宁浩尤其注重音效的叠加与混搭。比如:当李法拉将耿浩击昏,回到家看到被天然气炸毁的房子里电视机放着“空中网”的广告,一女士的声音异常甜蜜。“广告”这一元素建置了不同的时空,声画对立为电影中的非线性叙事结构增强了戏剧性,延长了观众的审美时间,易产生复合的审美效果。

另外在《香火》中,小和尚去文物科找小安寻求帮助时,院子里正在进行着歌颂祖国的诗朗诵。当小和尚在冰天雪地里一无所获地从城里往家赶时摔倒在地上,村子的远处却飘来了“祖国一片大好”的红歌。人声的运用加深了社会现实产生的反差,突出了现实的真实与残酷,增强了小和尚的悲惨命运。

(二)画面。在剪辑的处理上,宁浩比较善用色彩节奏的反差增强叙事效果,尤其是用黑白色的画面作为演员想象和介绍故事背景的元素。《奇迹世界》中刘三的回忆并没有用黑白效果,而是用两种不同的剪辑色彩突出表现个人想象与社会现实存在反差这一重要主题。《疯狂的石头》中,导演用了近1分40秒的时间,将警察的布置﹑抢匪的准备交叉快速地介绍完毕,而画中画的运用,更显示了宁浩在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的叙事把握力,这样的处理方式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影片提供了最多的信息量。

三、细节:物象对叙事的“修辞”

宁浩电影里,细节对故事推动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导演用一小小的客观物象引发了巨大的“蝴蝶效应”。例如:《疯狂的石头》中翡翠底托上的烟灰将人为动过的痕迹表露无遗,从而加重了包哥的心理负担;《疯狂的赛车》中,泰国毒枭所佩戴的挂饰既是杀人工具,又是被黑帮发现的线索;《香火》中站在雪地里的稻草人何尝不是小和尚真实生活的缩影,《黄金大劫案》中的皮鞋成为救国会交易的工具以及小东北“被抢劫”的目标,而那朵铁玫瑰也见证了小东北与茜茜的生死与共。

四、意境:空间对叙事的“延展”

《黄金大劫案》中的教堂﹑《疯狂的赛车》中的防空洞﹑《疯狂的石头》中警匪一墙之隔的宾馆……这些场景的设置,客观上加深了人物的欲望构成,为人物最后的决定和选择提供了更为复杂化的“空间意境”。叙事在社会浓缩或情感挤压的空间内,完成了欲望的投射和思想的变形,导演在这样的典型环境中完成了叙事的内爆。

另外,“防空洞”也是一个修辞符号,是耿浩躲避警察的追捕时找到的,也是他取得自行车世界冠军时最先到的地方。耿浩拿“美元”当纸钱祭奠自己的师傅,并在这里杀害了黑帮老大。耿浩在这个避难所成就了对师傅的爱,也因为师傅的爱成为了杀人犯。防空洞承载了电影人物所经历的内部和外部的矛盾之旅,最终同时成为包容世界的容器和世界容纳之物。

不论是《疯狂的石头》中作为主要场景的罗汉寺及其附近区域,亦或是《疯狂狂的赛车》里的体育馆和寺庙,或是耿浩与师傅居住的小房子,无一不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熟悉场景。“这便迎合了普通电影观众的审美习性,显示出创作者对生活准确的观察”。[2]

[1]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

[2][法]保罗·奥巴迪亚.佩德罗·阿尔莫多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58.

[3]周阳.宁浩“疯狂电影”的存在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7):381.

[4]张晓梅,贺伟.荒诞的巧合、带笑的悲凉——宁浩“疯狂”电影的生存性探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24):52.

J96

A

1007-0125(2015)08-0131-01

猜你喜欢
宁浩小人物赛车
赛车
谁最怕过新年?
从《述善集》看元代小人物的创作
云上赛车
宁浩,累了!
加油吧,赛车!
我家的小赛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