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医疗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2015-09-15 02:57徐影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5年7期
关键词:远程医疗医疗纠纷隐私权

摘 要:本文描述与分析了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现阶段对远程医疗的相关法律规定。从卫生法学的角度探讨了远程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法律问题,如患者知情同意权被侵犯、患者隐私被泄露传播及医疗纠纷责任划分等问题,根据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法律角度提出了应对相关问题的法律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远程医疗;法律;医疗纠纷;知情同意权;隐私权

远程医疗伴随网络发展已成为势不可挡的社会必然趋势,法律这一主要的社会形态也应因远程医疗的蓬勃发展而进行一定的自我审视与自我监督。但是,目前我国对于远程医疗的法律研究与法律监管却是滞留在远程医疗的发展之后。

一、远程医疗活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远程医疗产生的医疗纠纷责任归属问题

《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的通知》明确了远程医疗会诊的会诊专家与发起会诊的医师之间的关系为医学咨询关系,会诊专家不承担责任。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当远程医疗纠纷发生时,责任划分不明情况时有发生。患者在纠纷发生后不知该向当地方还是远程方索赔;某些医院为逃避责任,互相推诿,蒙蔽患者。

当进行远程诊治活动时,当地医生与会诊医师是共同参与到诊治活动中来的,当地医生与会诊医师就不再是医学咨询关系,而是一种对诊疗活动的合作关系,而这种共同负责诊疗的情况又会导致很多问题。比如远程医疗产生的医疗纠纷主要是由哪方的过错导致的;在医疗纠纷中责任划分是按比例承担,还是平分责任;患者的侵权赔偿要求可以向哪方提出。

(二)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远程医疗作为一项重大的医疗活动,当地诊疗方应当本着对患者知情权的保护积极履行告知义务,向患者详细讲解远程医疗活动。但是在实际诊治活动中,医疗机构为了维护自身形象、提高口碑和声望,一般只会在私下邀请其他医疗机构对些有难度的案例进行远程会诊。当地诊疗方除对个别身份特殊患者进行详细告知义务外,鲜少会积极履行对其他进行远程医疗患者的告知义务。多数情况下,患者并不知晓自身的病情或者案例被当地诊治方进行了远程活动,这无疑是对患者的知情同意权的极大的侵犯。

(三)患者的隐私权

远程医疗不同于传统医疗,它需要以计算机技术、新型通信技术等高新信息技术为连接桥梁,这就意味着在远程医疗活动过程中患者的隐私会因为网络等原因泄密的可能性有所加大。在远程医疗情况下,患者的隐私通过网络在当地就诊方与远程成传播,然而层出不穷的网络黑客以及本着炒作等非主流心态的人却加大了这些私密信息被传到外界的几率。

在与青岛市市立医院(西院)信息技术部的王徽老师的交流过程中,王老师指出:对与远程医疗活动过程中的隐私权保护工作,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做的确不够。因为对于大多数三甲医院来说,远程医疗的存在意味着医院可以有更多的案例可以研究,有更多的数据可以用来支持医院的科研工作。虽然近年来公众舆论的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大多的三甲医院还是将病人的隐私资料在医院或者科室内部传播。

二、针对远程医疗相关问题提出的法律建议

(一)对远程医疗纠纷责任划分问题的建议

在远程会诊中进行医学咨询,会诊医师起到的只是参考与辅助作用,那么双方之间就是医学咨询关系,而会诊医师不需要承担责任。由于信赖利益原则的存在,所以笔者认为只有当会诊医师只是提出诊断或者治疗建议,而且是无偿的时候,才能免除会诊医师的医疗责任。二者若是共同参与了远程诊治活动,那么双方就是合作关系,对外是共同承担责任,患者可以找任一方索赔。而对内,当地医生与远程医生的责任应按过错划分——只一方有过错,过错方承担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过错大小划分责任承担比例。

对此,笔者建议应当实行经治医师首诊责任制。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划分责任归属,还应遵循民法的过错责任原则。若经治医师与远程医师之间是合作关系,那么对患者来说,双方都属于经治医师,在医疗纠纷发生时,二者应当共同承担责任。但在当地医生与远程医生内部来说,应该按照过错大小承担责任。

(二)对患者知情权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建议

严格履行告知义务,保护患者知情同意权。患者有知情权,医疗机构有告知的义务,当医疗机构违背告知义务,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擅自决定患者的诊治活动,患者可以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向有关检查监督机关进行检举揭发;对患者人身、财产等权利造成损害的,患者应当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而且应当由医疗机构负“已履行告知义务”的举证责任。

多部门协作,共同维护患者隐私权。对于由远程医疗产生的隐私权问题,不仅要有法律法规对网络系统进行严格规定,还需要信息监督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监管。一旦发现有恶意传播炒作患者信息等隐私的网址网站一定要严惩不贷,而且要实行双罚制——不仅要限期网络站点整改或者查处站点,还要对主要责任人进行处罚,情况恶劣、危害结果巨大的还应按照刑法处理。

本文探讨的远程医疗下责任划分问题、患者知情同意权跟隐私权的保护问题只是众多法律问题中的一部分,如何更好地应对并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法学家、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更是整个社会的责任。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促进远程医疗的蓬勃发展,使得远程医疗能过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为百姓谋福。

参考文献:

[1]李法兵.网络环境下远程医疗若干法律问题初探[J].中国卫生法制,2012-01.

[2]朱士俊.我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难点和对策分析[J].中国信息界,2006-02.

作者简介:

徐影(1992.10~),女,山东日照人 辽宁大学法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远程医疗医疗纠纷隐私权
纳税人隐私权的确立、限制与保护
妈妈,请把隐私权还给我
谷歌尊重雕像“隐私权”的启示
浅谈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
医疗纠纷病理尸检结果探讨
在举证责任倒置机制下的病案管理
医学超声远程现状与案例分析
论患者隐私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