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地区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2015-09-16 03:27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重庆地区净资产盈利

王 菊

(重庆文理学院 旅游学院,重庆 402160)

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地区企业盈利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王 菊

(重庆文理学院 旅游学院,重庆 402160)

自2009年起,消费型增值税政策已在全国实施。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增值税的转型势必会影响该地区企业的盈利能力。本文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收集重庆地区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其在增值税转型前后的盈利状况,经分析发现:增值税转型对重庆地区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了多方面影响,为此本文提出相关应对建议。

增值税转型;盈利能力;上市公司

从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已从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此次税收改革,允许企业全额抵扣所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但有限制条件,固定资产必须是作为生产经营之用。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消费型增值税会给重庆本土企业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主要有如下影响:一方面,外购用于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能全额抵扣进项税额,减轻企业的增值税税负;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以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之和为计税基础,增值税转型也减轻其税负;同时,全额抵扣外购生产经营用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此举减少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受之影响的是固定资产的折旧金额,减少了企业的费用,变相地增加了利润。这一系列的变化最终会给企业盈利能力带来影响,本文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为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收集重庆地区上市公司2008-2011年的数据,对比分析增值税转型对其净资产收益率带来的影响。

1 文献回顾

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业内人士一直持续关注。我国目前多数学者采取实证分析方法,研究增值税转型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

一是以地区为依托,研究增值税转型对该辖区内企业的盈利能力影响。如刘颖(2013)选取川渝地区53家上市公司2007-2011年的数据,分别考虑增值税转型对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影响,通过回归分析得到结论,认为增值税转型能提高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并具有滞后性,对营运能力的影响不确定,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发展能力。

二是以行业为依托,研究增值税转型对具体行业的影响。比如王肃荣、蒋高乐(2010)通过挑选制造业、采掘业、农业、生产供应行业及高新技术行业2004-2008年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指出增值税转型对制造业、采掘业、生产供应行业的收益额影响最大;同时,选择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作为衡量盈利能力的指标,对比所选上市公司2007、2008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指出增值税转型有利于上市公司提高盈利能力。

上述研究均是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但是对变量的选择未达成统一意见。本文在综合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后,认为选取净资产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较为合理,并选取重庆地区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增值税转型对辖区内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实际影响。

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截至2014年10月1日,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重庆本土企业有37家,本文检索了增值税转型前后2008-2011年这37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为了保证数据的有效性,本文根据以下原则对数据进行筛选:首先,剔除了业绩过差的ST和PT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非标准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其次,考虑到实证分析将涉及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数据,本文研究所涉及数据均以上市公司合并年报为基准;最后,本文剔除了数据披露不全的上市公司。

按照以上样本选取的要求,本文共选取25家重庆本土的上市公司,并以他们2008-2011年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作为面板数据,对比分析增值税转型前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变化。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和讯网(www.hexun.com)公布的公司年度财务报告。文中相关数据的处理和检验均采用STATA 12计量经济软件。

3 模型构建

增值税转型对老工业基地重庆来讲,对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如下影响:增值税、城市建设维护税、教育费附加的减少,固定资产折旧费用的减少,最终将导致公司净利润的增加,对净资产收益率有所影响;增值税转型旨在鼓励公司购买固定资产,若通过举债的形式购买固定资产,那会影响其资产负债率,影响净资产收益率。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下假设。

3.1提出假设

H1:增值税转型政策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H2:资产负债率与净资产收益负相关。

H3: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与净资产收益率正相关。

3.2模型构建

式中,Y为净资产收益率,代表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X1代表增值税转型政策;X2代表资产负债率;X3代表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ε代表随机误差项。

被解释变量: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首要指标,同时考虑到收集数据的可靠性,在公司报表中能找到该财务指标,因此,选择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被解释变量。

解释变量:增值税转型政策允许企业全额抵扣生产经营用所用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考虑到本文所筛选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来自于制造行业,因此,进一步地理解为企业外购机器、设备的进项税额准予全额抵扣,因此,增值税转型政策=(当年新增机器、设备总额×税率)/资产总额,并以它作为解释变量。

控制变量: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实施,旨在刺激企业购入固定资产,刺激企业的发展。然而企业若通过举债的形式持有固定资产,会导致资产度负债率上升,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选择资产负债率作为控制变量。固定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越大的企业,那么增值税转型政策对它盈利能力造成的影响就越大,因此,选择该指标作为控制变量。

4 实证分析

4.1描述性分析

通过对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上市公司在增值税转型前后的2008-2011年间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

表1 各变量间的描述性结果分析

从表1中发现。

(1)净资产收益率的变化方面。增值税转型前后,Y(净资产收益率)的平均值有所下滑,这与当时所处的市场环境有关。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该影响具有滞后性。在后金融时代,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回升还需要一段时间。

(2)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变化方面。X1(增值税转型政策)的平均值略微有所上升,这表明国家出台的增值税转型政策对企业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尽管在2009-2011年出现了极端值0的情况,但只是与个别企业所处的特殊行业相关。

(3)资产负债率的变化方面。增值税转型前后,X2(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有所下降,偿债能力强,资本结构稳健。这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环境因素所导致,虽然国家在努力地刺激经济,鼓励投资,但是企业对投资环境还持有观望态度,保守投资。

(4)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的变化方面。增值税转型前后,X3(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的平均值有所下降,这与变量X2的平均值变化吻合。

4.2实证结果分析

通过对重庆地区25家上市公司2008、2009、201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线性回归结果,见表2。

表2 线性回归结果

从表2的数据发现。

(1)变量X1的回归系数为3.002,t检验值为2.331。数据显示X1与Y正相关;同时t检验值为2.331,大于1.65,表示二者显著正相关,验证了H1假设。这说明在重庆地区,增值税转型利于企业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当然,这也和重庆地区上市公司所处的行业有关。重庆地区的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在有限的数量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是传统的工业企业。增值税转型,对老工业企业非常有利,他们可以报废陈旧的固定资产,购入新的机器设备,提高生产效率,最终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

(2)变量X2的回归系数为0.364,t检验值为0.156。数据显示X2与Y正相关;同时t检验值为0.156,远远小于1.65,表示二者正相关,但不显著,拒绝了H2假设。这表明增值税转型后,通过举债购入固定资产,影响资产负债率,但影响净资产收益率的情况并不显著。此结论与我们所收集数据有关,本文收集2008-2011年的数据,这几年恰巧是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虽然增值税转型政策可以降低企业的税负,但是多数企业并未通过举债的形式来购入固定资产。如果举债购入固定资产,虽然会享受增值税转型带来的好处,但是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利弊权衡之下,企业会做出理性的选择,在企业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购入所需的设备。

(3)变量X3的回归系数为0.063 6,t检验值为0.215。数据显示X3与Y正相关;同时t检验值为0.215,远远小于1.65,表示二者正相关,但不显著,部分验证了H3假设。这表明增值税转型前后,固定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会影响净资产收益率,但不明显。增值税转型,准予企业抵扣购入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但有限制条件,必须是生产经营所用的固定资产。而企业的固定资产不仅仅局限于生产经营所用,因此该指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不够显著。

5 结论及建议

5.1结 论

通过上述分析,增值税转型政策对重庆地区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有显著影响的;增值税转型前后,资产负债率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并不显著;固定资产占总资产比重大的公司有利于提升盈利能力,但不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本文所选择的样本较少,样本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重庆还有大量的非上市公司,结论难免存在有些片面的地方;同时,所选择的时间是2008-2011年的数据,刚好处于金融危机和后金融危机这个特殊的时代,导致部分研究结论效果可能不显著。

5.2建 议

目前,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结束,加之中国人民银行第五次降息,目的在于刺激经济,这种利好的经济形势对企业来讲是福音。因为央行降息,降低了企业债务融资的资本成本,同时降低了财务风险。为此,企业应在保持资本结构稳健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更换陈旧设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素荣,蒋高乐.增值税转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影响程度研究[J].会计研究,2010(2): 40-46.

[2]张丽丽,申玲,王秀云.增值税转型对纺织行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西安工程大学学报,2010(6):834-836.

[3]吴红艳.增值税转型改革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57-58.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04.0112

F812.42

A

1673-0194(2015)04-0147-03

2015-01-11

重庆文理学院2011年校级科研课题资助项目(Y2011LY25)。

猜你喜欢
重庆地区净资产盈利
1971-2018年重庆地区高温的气候特征
农村电商怎么做才能盈利
以净资产为主导的绩效考核机制创新
车市仅三成经销商盈利
不盈利的扩张都是徒劳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全国地方国有企业净资产利润率
哪些城市亿万富翁最多
2012~2015年重庆地区鸡新城疫免疫抗体的监测
SWC-WARMS在重庆地区的降水预报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