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驻村扶贫记

2015-09-18 15:01李墨
当代党员 2015年9期
关键词:兴平枫木第一书记

李墨

配强队伍

——向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派驻扶贫工作队、选派大学生“村官”,加强本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优中选优,配强帮扶力量,抓好结对帮扶。

“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2013年6月,万州区选派的26名“第一书记”兼任扶贫工作队队长,深入恒合、罗田等乡镇的26个贫困村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从宽敞明亮的办公室搬到村民身边,从机关干部变成村(社)“班长”,从村民怀疑到衷心拥护……

“第一书记”们扎根基层、深入农家,不断改变着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一大批关系民生和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

曾经产业空虚的村庄有了致富产业,曾经困扰村民出行的道路变得畅通了……

村民们由衷地说:“多亏来了‘第一书记。”

产业发展“领路人”

2013年盛夏,熊家镇石公村。

踏进村口的第一天,蔡名川就接访了一个村民。

“出行困难,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正在便民服务中心办事的贺容贵反映说。

“交通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必须首先解决!”这名来自区环保局的“第一书记”早已做好了功课。

于是,第二天一大早,蔡名川就带领村“两委”班子奔赴现场查看,摸情况、找问题。

“真没想到,我随便说的一句话,这个书记竟然这么认真。”贺容贵说。

而更令贺容贵和其他村民没想到的是,几个星期后,蔡名川便带来了令人兴奋的消息。

“修建这条公路的资金已经争取到位,工程马上就会开工。”蔡名川在村民大会上宣布。

“这路我们盼了几十年了呀!”几个月后,望着通畅的新公路,72岁的赵光友老人激动地说。

在石公村任“第一书记”期间,蔡名川共引入资金230多万元,新建石头大、碗石两条7公里长的公路,拓宽石杨公路1.8公里。

路修好了,产业发展就有了基础。

“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致富问题、产业发展问题,是我们‘第一书记帮扶的核心。”蔡名川说。

于是,为了帮助村里脱贫,蔡名川因地制宜,在“授鱼”的同时更加注重“授渔”,帮助乡亲们趟出了一条条致富增收的路子。

从2013年开始,蔡名川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先后引进重庆经纬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4家农业发展公司,种植新型油桐3900亩,流转土地1800余亩建成千亩果园基地,种植核桃、车厘子、药牡丹等经济作物。

如今,在村种植基地常年就业的村民达到30多人,年收入均在2万元以上。

正在果园里忙碌的村民郭世仁说:“以前,大家光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一年下来只有几千元的收入。现在,村民都争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然后在基地里打工,收的可是双份钱。”

“‘第一书记不仅仅是一种头衔,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蔡名川说。

“第一书记”到来后,立即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领路人”。

民生改善“践行者”

“前几天收油菜籽的时候,这路灯帮了大忙,以后也不用摸黑出行了……”说起村里新安装好的路灯,罗田镇阳坪村村民赞不绝口。

落后村子的共同特点,就是基础条件差,修路、治水等是急需解决的民生难题。

阳坪村位置偏僻,村里主干道常年得不到整修,群众生活十分艰苦。

从区司法局选派到该村任“第一书记”的崔坤忠,上任后便扑下身子,啃起了“硬骨头”。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起早摸黑独立走访。

一个多月时间里,调查笔记密密麻麻写了一大本。

“村民反映最多的就是民生问题!”崔坤忠说。

“阳坪村灌溉、吃水全靠天,几个垮塌的堰塘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水库的水不能引出,一到天干,只能挑泥浆水回家放些明矾凑合饮用。”

…………

在一次群众座谈会上,村民们对此反映强烈。

“一定把大家吃水难的问题解决好。”崔坤忠当场承诺。

于是,崔坤忠及时向上级争取资金58.5万元,整治山坪塘11口、渠堰3公里,又争取资金80万元整治库容量13.7万立方米的水库1座,蓄水池3个。

“目前80%的村民都吃上了自来水,大家都高兴得不得了。”一名村干部说。

自担任该村“第一书记”以来,崔坤忠用实际行动消除了群众对他的怀疑。

2013年6月至2015年初,崔坤忠先后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将长6.8公里的公路全部硬化;争取41万元资金,修建人行便道,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

“走路不湿脚,外出不用走,吃水不用挑,看病好求医,住在楼房里……”村民编的这段顺口溜真实描述了阳坪村的变化。

基层组织“领头雁”

2013年6月,区财政局干部钟兴平走马上任恒合乡枫木村“第一书记”。

“村公共服务中心经常找不到人办事!”

“上面送的什么慰问品,村干部都私吞了!”

…………

在走访调研期间,钟兴平常听到村民如此抱怨。

对此,钟兴平决定“软硬兼施”。

硬件——阵地建设。

村公共服务中心原来是一所村级小学,由于经费不足,很多设施都不完善,根本无法发挥正常服务功能。

2014年初,钟兴平争取到20万元帮扶资金。

“装修了房屋,购买了办公电脑、办公桌椅、办公文柜等用品,让服务中心真正发挥作用!”钟兴平说。

软件——率先垂范。

跑项目,钟兴平冲在前面。

搞产业,钟兴平跑在第一线。

做群众工作,钟兴平深入每一户村民家中。

…………

时间久了,村干部有点坐不住了。

“人家一个外人都为村里这么尽心,我们岂能再懒散下去!”枫木村党支部书记盘志凡说。

于是,村干部纷纷动了起来。

2014年,百年不遇的大滑坡袭击了枫木村。

盘志凡第一时间带领村干部奔赴现场疏散人群。

“老大爷,太危险了,必须马上搬出来……”盘志凡终于说服了70多岁的徐昆龙。

最终,受灾群众26户、79人得到妥善安置。

从此,枫木村的干群关系开始缓和。

“这多亏了钟书记的带头作用呀!”盘志凡说。

在钟兴平带领下,枫木村“两委”拧成一股绳,全力发展产业、改善民生。

2014年12月,枫木村通过脱贫达标验收。

2015年4月,钟兴平被提拔为恒合乡副乡长,并兼任了该乡玉都村的“第一书记”。

“‘钟扶贫终于来我们村了。”玉都村村民奔走相告。

猜你喜欢
兴平枫木第一书记
我的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艺枫木作
棋盘上的骏马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平行线易错点剖析
有理数易错点剖析
兴平辣椒
枫木厨房刀具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