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敏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2015-09-21 16:26陈玉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7期
关键词:越学越建构习作

陈玉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080-02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尝试“敏学课堂”的建构,以“爱学习”为精髓,体现“敏慧”校园文化背景,创意“敏而好学,慧而善教”的课堂特征,逐步形成高效教学的新常态:学生敏学——聪明地学,越学越聪明,学益勤奋,学益信念;老师慧教——智慧地教,越教越善导,教益效应,导益成功。

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习主席的“三爱”要求,让我们感受到党和祖国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和殷切期望。我们将“爱学习”作为敏学课堂的指导理念,意义包括:1.爱学习的价值取向;2.爱学习的浓厚情感;3.爱学习的勤勉功夫;4.爱学习的精妙方法;5.爱学习的成功攀登。这些,正是敏学课堂所指向的目标。

现在的孩子学习态度怎样呢?我们的调查表明:各家庭的孩子不一样,各班级的学生不一样,各学科的课堂表现也不一样。因为有了电视电脑、图书画报、学习点读机等多样的辅助参考,孩子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信心差别甚大,对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正是建构敏学课堂的针对性所在。

敏学,《论语》解说:敏而好学。通俗地说:勤奋而好学。勤奋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敏学课堂,要引导学生聪明地学,越学越聪明。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大胆实践和充分展现的课堂;是师生、生生展开充分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它激发学生养成学习情感、讲究学习方法、拓展文化知识、锻造更多能力,越学越有信念,更聪明能干。敏学课堂,要求教师智慧地教,越教越聪慧。首先,要将合理的教学目标,变得具有动态适应性和即时助推性;其二,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参与主动学习,增强训练灵活性和实践体验性;其三,课堂活动及时跟进、检测、反馈、消解和蓄势,巩固学习成果、发掘学习潜能、培育有效学习力。

最近,通州区教科室对我校敏学课堂的建构进行了考察研究,听取了10节展示课,各学科老师展现出对敏学课堂的独到理解,同时取得了共性的创意成果。以下以语文学科为例。

学生敏学“五要”

一要愿学:培养兴趣 愿读愿写

敏学课堂,首先要点亮“爱学习”的心灯,感受字词篇章的优美,感受故事人物的优秀,感受习作表达的优越。这盏灯点亮语文兴趣,增添读书快感,从心底里愿意学、喜欢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魅力的源头。让孩子多一声响亮的发言,多一次深情的诵读,多一回习作的练笔,就多一份兴致和渴求。

二要能学:学会技能 能读能写

能力和兴趣是相伴相融的。敏学课堂,要有兴趣,也要有读写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生诵读美文时,让能读的放大声音,也鼓励不会读的跟着读,顺利通过朗读关。同样,学生书写、发言、习作,也要一步一步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读会写。一步一步训练,要找准各人不同的起点,还要摸到各人不同的跨度。敏学,就是在能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三要勤学:踏实勤奋 勤读勤写

敏学,要勤于读写,像海绵吸水一样渴求吸取。现在许多孩子“贪玩”淹没了“勤奋”。讲古代勤读的故事,接受度并不高,而用同班的榜样进行引导,效果还是好的。在课堂训练中,要关注和放大勤奋、踏实、惜时等优点。勤能温习,勤能益智,勤能补拙,勤能积淀功力。

四要善学:改善学法 善读善写

敏学课堂,要寻求正确的解答,也要剖析解题的过程和方法。课堂上适当安排一些学习小竞赛,在评点中亮出其中的奥妙,有利于引出最佳思维方式,感受优者的智慧灵光,让善学誉为聪明的行为。

五要悦学:体验成功 悦读悦写

古人云“学海无涯苦作舟”是有道理的。要让高年级同学逐步领悟到学习需要刻苦和坚韧,体会苦学和乐学的关系,在茫茫学海扬帆远航。敏学课堂,要用成功的快乐,激励学生坚韧不拔,攀登不止。

教师慧教“六诀”

一诀:彰显学科魅力

央视播放的《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留下了深深的感悟。语文学科的第一课(也叫起始课),可以运用文本的内涵生动展现其魅力,让学生听第一课就爱上了语文。以后每天一节语文课,也让学生有新异感和幸福感。一日日,一课课,学生真心热爱这位老师,真心喜爱这门学科,课堂就具备了敏学的正能量。

二诀:唤醒个性阅读

阅读,是美丽的姿态。爱阅读是聪明的孩子。语文课上,全体齐读时,同学们都能潜入文本意境吗?敏学课堂要创新多种阅读方式和标准,以适应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除了齐读外,还要有多角色、多层次、多个性的阅读机会。齐读,嗡嗡嗡声浪滚滚,体现出朗读的统一美;你读我读,任由尽兴表达,纷纷互听互赏,能体现朗读的个性美,更好地保护阅读的表现欲,全身心地投入。一本语文书里,有故事、人物为主的纪实文章,也有诗词、童话一类的文学作品,实现异课异读,同课竞读,是阅读的唤醒,也是文本的浸润。

三诀:评价时时跟进

敏学课堂,注重对学生阅读、发言、写字、作文及其态度、方法的即时评价。每抛出一个问题,不是被动地等待观望,而是期许地微笑,将心中的希望传给学生。倾听,给予赞美的关注;辩析,点击碰撞的火花。师生心理情感的交融,共同托起课堂敏学的人文氛围。对学生的评价,既要准确明朗、如实判断,又要因人而异、艺术风趣,评价如春风徐徐,又如春雨沙沙。

四诀:倾情生生为本

敏学课堂,不是“优生为本”的表演课,也不是急功近利的“赶鸭”课。它是倾情全体、生生为本的课堂,让学生“用不同的步子走路,”走出各自的精彩。过去少数的表演课,激动了尖子生的表现欲,却冷漠了中下生的基本需求。敏学课堂,坚持生生为本,强化各层次学生的能动性,让大多数学生能在主动学习、发现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平台,迈上适应的台阶,发现自己的潜力。

五诀:探究互动合作

敏学课堂,要加强主动合作和探究学习。要改变单向互动的偏向,既要有常见的师生互动,也要开发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对于小组合作,不满足热热闹闹后的“精彩汇报”,而注重合作小组的融洽,养成良好的合作态度、合作能力,真正让合作为个性成长搭桥。合作过程中,向同伴学习有益的具体方法,让一个聪明变成了两个聪明,用一点火花点亮智慧大脑。

六诀:寻求读写双效

有机交融阅读与习作的同步训练,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创意之举。敏学课堂,要让学生越学越聪明,寻求读写双效是重要一诀。

要以慧教为前提,研究阅读课中链接的习作训练,习作课中融合阅读欣赏。要以开放的视角审视读写活动,以超然的学识引领学生,以睿智的教法训练读写。当下,拉时间不惜加重负担,拼考题不顾教学规律,对读写效应的提升及身心健康是有损无益的。敏学课堂,强调合理支配阅读与习作的时间和精力,学会自行减压和寻求个性发展路径。

猜你喜欢
越学越建构习作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建构游戏玩不够
排长教我写家书
活用公式 水到渠成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杂谈初中化学的梳理识记方法
掏尽红心为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