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隆山间的桃源秘境

2015-09-23 02:57策划本刊编辑部洪秀
城市地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凤凰

策划+本刊编辑部 图+洪秀

武隆山间的桃源秘境

策划+本刊编辑部 图+洪秀

英文导读: Fenglai which is ful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lies in Wulong. We can have a visit for Shilin temple,Liu Qiupei’s former residence and so on.

凤来乡,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去过之前很难想象,在武隆的山间,还有这么一处不为人知的秘境。

它历史悠久,依山而建的石林寺曾是南中国大娄山支脉大梁子山的一处民间朝信圣地。在三百年的漫长岁月中,青苔爬上了斑驳的石墙,巍峨的宫殿有些颓败,但是依旧香火旺盛。每年农历6月19日,周边的乡邻便会在此举办盛大的庙会,祝愿来年风调雨顺。

它文脉悠悠,刘秋佩的故居坐落在次。这位明朝弘治年间的重臣,在历史上留下了骨鲠清名,他的旧宅依旧伫立在凤来高楼的乡间。几百年过去了,这座庭院挺过了战火和时光,与忠孝义节的刘氏家风和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心学思想一起,扎根在了这片土地之上。

这里还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无论是高楼荷花池中盛开的百亩荷花,还是六角水库中令人垂涎欲滴的大闸蟹,或者是金秋时节,漫山遍野随风飘香的桂花,都充盈着混合土地和阳光味道的田园气息。

你是不是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这片土地?那么,请跟随我们的脚步,一起走进凤来乡,探访这处武隆山间的桃源秘境。

大山之上 有凤来仪

从重庆主城出发,沿着包茂高速前行,在靠近鸭江下道,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盘旋,不过一个来小时,便能到达凤来乡。这座矗立在群山之上的小镇,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片还没有被开发出来的淳朴风貌。

我们对凤来乡的最初印象,来自当地人讲述的一个传说。相传远古的时候,凤凰山上飞来一只凤凰,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富庶。为了感谢神鸟的恩德,百姓们每逢节日,都要到凤凰住的岗峦上顶礼膜拜,香火鼎盛,一时无两。与此相反,旁边庙垭山上的山神庙却冷冷清清。山神对此十分嫉妒。为了赶走凤凰,它跑到凤凰那里,哭诉起东海上有一个荒凉贫瘠的小岛,民不聊生,人们过着艰难的生活,请求凤凰过去给百姓带去吉祥和幸福。凤凰悲天悯人,经不住山神的诱骗,答应飞往东海为民造福。

这件事很快被八仙之一的张果老知道了,决定前往凤凰山劝导凤凰,惩处山神。谁知远远望去,刚好看到凤凰展翅欲飞。眼看已经来不及,张果老只有捡起一块石头,远远地向山神掷去。不料却打伤了凤凰。山神见势不妙,逃之夭夭。凤凰也醒悟过来,责怪自己轻信山神上了当,差点铸成大错。于是面对张果老,对天发誓,永不离开此地,千秋为民造福。

那只凤凰的庇佑显然还在。凤来乡位于大溪河左岸的凤凰山上,为中山浅丘平坝丘陵区,地势呈东南低、西北高阶梯式走势。境内有两百多个小丘岭岗矗立,这里水源丰盈,溪河纵横,青山绿水。每条山湾、每块平坝,都有绿水盈盈的肥沃田地。全乡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丰富,为粮食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早在巴国时期,凤来就是巴国的重要产粮地,明朝的时候,凤来稻还曾作为贡米,被运往皇帝的餐桌。

丰饶也滋生了文脉的兴盛,这片土地上走出了骨鲠清名的一代名臣刘秋佩,他一生为官清廉,不惧权势,也是王阳明“致良知”与“知行合一”心学的传播者。他在家乡创办的白云书院中,考中举人以上功名的就有十六人之多,乡民间至今都流传着“养儿养女不读书,犹如养头猪”的俚语。

左右页图:巴凤来乡位于大溪河左岸的凤凰山上,为中山浅丘平坝丘陵区,地势呈东南低、西北高阶梯式走势。境内有两百多个小丘岭岗矗立,水源丰盈,溪河纵横,青山依绿水,绿水映青山。右下图为狮子寨遗址。

所谓地灵人杰,凤来乡还走出了被宋美龄誉为“断头将军”的抗日英雄王超奎。1941年12月18日,长沙第三次会战打响,时任20军133师398团2营营长的王超奎奉命镇守岳阳县“向公岭”战至一兵一卒,最后壮烈殉国。这里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蚕学专家向仲怀的故乡,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家蚕基因库,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千百年来,人们得以在此处休养生息,让我们想象一下这座乡场古时的景象:简单而古朴的农家小院坐落在群山之间,其间点缀着青竹和花木;年年风调雨顺,田地中产出的稻米铺满了院落,然后被运往远方;人们知书达理,学堂中的诵读声飘荡在乡间……

左右页图:在凤来乡青龙村黄家岩上,有一座建筑别具一格的石寨子,人称“麒麟寨”。此座石寨建造于清乾隆年间,占地面积达2500平方米,地基、院墙、梯坎全用条石砌成,中间宽大的院坝也用青石板铺就。如今只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寨门。左上图为石林寺入口。

从大石菁到刘秋佩故居

我们来的时候,错过了凤来乡一年最热闹的日子。每年农历6月19日,凤来乡大石菁上的石林寺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庙会通常会持续几天几夜,周边的乡民都会从远方赶来,聚集在这里祭拜神明,用歌舞和戏曲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这里也是整个凤来乡海拔最高的地方,大石菁得名于此地随处可见的天生巨石,巨石参差林立,好像被神明随手堆放在山间,与山林相映成趣。当地人说,要下雨的时候,水露便会浸湿这些石头。古时候的人们把这些石头当做天然的“天气预报”,以此来安排耕种农活。

石林寺就坐落在大石菁之上,始建于清顺治年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整个寺庙依山而建,起伏于其间,星罗棋布、错落有致,由“无常殿、夫子殿、黑神殿、老君殿、太阳殿、正殿、人王殿、观音殿、祖师殿、眼光殿、鲁班殿和玉皇殿”等十二个殿堂组成。从造像和建筑风格上,整座石林寺汲取了儒释道三家的精华,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宗教文化。在三百年的岁月中,这里一直都是南中国大楼山支脉大梁子山一处民间朝圣圣地。至今人们都相信,神灵依旧居住在这里,庇护着这一方水土。说来也神奇,在石林寺中游览了半日,我们居然没有受到任何蚊蝇地滋扰。

从大石菁下来,路过高楼村,这里是数百年前明朝重臣刘秋佩的故乡,刘秋佩的故居至今屹立在这里。这位历史上以骨鲠清流闻名的明朝重臣,历任翰林院庶吉士、户部给事中、金华知府、长沙知府、江西按察司副使。他是凤来一地的名人,关于他的传说故事甚多,甚至同一个故事都有数种版本。人们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纪念这位铁骨铮铮的骨鲠之臣。从高楼老人的嘴里听到这些故事,让我们意识到,刘秋佩早已在凤来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与这片土地再也不可分离。

除了石林寺和刘秋佩故居,麒麟寨和八卦崖也值得一游。麒麟寨位于凤来青龙村黄家岩上,建造于清乾隆年间。地基、院墙、梯坎全用条石砌成,中间宽大的院坝也用青石板铺就。解放后,此寨逐渐被拆毁,院坝被修建为农舍,至今只有一座保存较为完整的寨门。门厅左右的石壁上,雕刻有精心设计的凤凰、麒麟的图案。寨门顶端,嵌有一块长方形的青石匾额,上面阴刻有苍劲雄浑的“麒麟寨”三字,虽然年代久远,依旧清晰可见。

八卦崖则位于七星村旁,这是一壁陡峭险峻的百米悬崖,崖棱、崖缝和生长的灌木组成了一幅天然的八卦图案,相当醒目。据说此壁与刘秋佩也有关系,正德初年(公元1506年)的12月,刘秋佩上书弹劾权奸刘谨,反被污蔑杖责,受罚那天,老家凤来乡下起了瓢泼大雨,惊雷声中,七星桥上的悬崖开始垮塌。第二天,人们从垮崖路过时,看到悬崖上现出一个八卦图,清晰可辨,于是大家就称此崖为“八卦崖”。 多年后,刘秋佩辞官回乡,听人说了“八卦崖”的来历,感叹万分道:“命中有劫,八卦先知”。

四季都有的田园美景

凤来乡也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从2011年起,凤来乡政府就开始着手从传统农业到观光旅游特色农业的转型。3600亩高梁园、3000亩李子园、荷花园、桂花园、鳅田稻、大闸蟹养殖……这些特色农业,让凤来乡拥有了一年四季都有的田园风光。

春天,是油菜花盛开的时节。凤来的田坝上,五千多亩油菜地迎着春日的阳光一夜之间变为花海。田埂上农舍旁的樱花、李花、桃花、梨花争相怒放,呈现出流光溢彩的绚丽和活力。

夏天,最佳的避暑方式在高楼村旁的荷花园中。撑一只小船,摇曳在荷塘之上,看着荷花次第盛开,一阵微风吹过,荷花、荷叶随风轻轻地摇曳,高低起伏,姿态万千,淡淡的荷香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金秋则是吃货的盛宴,稻鳅田里泥鳅正是最肥的季节,等待着走上人们的餐桌。六角水库中,大闸蟹的个头正好,掰开甲壳,油脂满溢,古人说的膏腴之地不外如是。如果能在乡间寻到一坛老咸菜,就着新米下肚,配上田间地头听过的“薅秧歌”曲调,简直能吃出丰收的喜悦来。

进入冬季后,凤来的山间,草木依然苍翠,倒是林间的枫叶红似二月花。海拔最高的大石箐上常有寒流涌动,不时飘起纷纷扬扬的雪花,与山石一起构成了泼墨的山水画。回到农家中,让乡民煮一锅土鸡汤,就着自酿的高粱酒或者蜂蜜酒,能从心里面暖起来。

左页图:凤来乡四时之景不同,处处是“青山绕白云,绿水如明镜”的画景。除此之外,千百年来,这里因盛产谷物被称为武隆西部的“粮仓”。

右页图:凤来乡有个长寿村,村里的老人食五谷、饮山泉,平均年龄都70上下,在村子的后面树林里有一棵百年老树,树身要4人方可合抱。

高寿村的长寿基因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凤来的好山好水显然也滋养着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乡民,凤来乡的“长寿基因”也是远近闻名,最直观的体现在高寿村。这座村落的海拔和大石菁差不多高,山路两旁都是层层叠叠依山而种的田地,当地人带着自豪介绍,在这片山地上产出了凤来乡最好的稻米。

高寿村很小,就建在山林之中。我们在一栋农家小院旁见到了两位晒太阳的老人,一问才知道这是父子两人,其中一人已经是99岁的高龄,但精神不错,见着我们还能用乡音聊上几句。根据高寿村生产队队长的说法,全村7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十多人,其中还有百岁老人,不得不感慨高寿村名副其实。

至于长寿的原因,村民也说不清楚,我们试图从饮食方面揭开村民长寿的秘密。问过村民,他们平日喝的都是山泉水,一方小小的蓄水池,用管子引导着山上流下的泉水,池中清澈见底,喝一口能凉到心里,吃的也就是自家田地产的稻米和腌制的老咸菜。我们在村民家中吃了一顿简单的农家便饭,突然顿悟,简单的饮食和简单的生活,加上凤来的好山好水,想必这应该就是长寿的秘密。

离开的时候,村民带我们来到村旁的密林当中,在林子中间有一棵老树,多少年生已经不可查了,村里一位70多岁的老人说从小这树就长在这里。如今的老树,枝干粗壮,三个人都不能合抱,到让人想起“人长寿,树长青”的古话来。可以想见的是,这棵大树还会在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地之上,一如那只发誓永不离开此地的凤凰。

Town Fenglai Hidden in Wulong Mountains

猜你喜欢
凤凰
一梦凤凰
凤凰飞
永远的凤凰
凤凰台上忆吹箫 珍珠滩瀑布(外四首)
凤凰精选
凤凰精选
凤凰精选
凤凰精选
凤凰精选TOP10
无声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