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家乡

2015-09-23 01:22David范大伟
城市地理 2015年8期
关键词:大伟总会家乡

文+David(范大伟)

月度游记 EVENTS

共同的家乡

文+David(范大伟)

David(范大伟),来自法国,十年前就来到了重庆,并娶了一位重庆女孩,未来的日子里,将携手与她一起在重庆生活。

差不多十年前,我决定搬到中国。坦白说,我当时还没有听说过重庆。我第一次用GOOGLE搜索了重庆:超过三千万人口,近20%的GDP年增长率,到处都是高楼大厦......这怎么可能!我不太相信查到的这些信息,因为无论是我还是我的朋友,或者是我的亲戚都不曾知道这个地方。我当时任教于伦敦大学学院,恰好认识一位中国同胞讲师——王兰,于是我便问了她关于重庆的信息,她说:“天气热,食物辣,女孩特别漂亮。”

后来,我来到了这座城市,亲自证实了之前听到和读到的,一切都是真实的。记得才到这儿时,我惊讶于解放碑巨大的LED屏幕,它甚至矮化了在我心中一直认为最繁华的伦敦皮卡迪里大街;我同样惊诧于这座城市面积的庞大,整整开了6个小时的车去到奉节,到达目的地时,我意识到我居然还在重庆——我突然明白了人们为什么都喜欢用“大重庆”来称呼这个奇妙之地;我惊讶于当地的“棒棒”,他们中的一些甚至是我年龄的两倍,却能身肩重担,脚步轻盈;但让我最为惊讶的——多年来一直没有改变,每每看到,依然如最初来时那样惊喜——便是重庆人的笑容。

记得那是在2005年,那时在重庆的老外并不像现在这样多,因此,英文的普及自然也就很低。虽然大家不能很好沟通,但我所到之处,人们总会用微笑欢迎我。短短几个月的时间,我便交到了好几个朋友,他们时常邀请我去他们的家玩,重要的节日也总是会叫上我,让我感到如家般的无比自在。如今,我已经在中国呆了十年的时间,十年里,我走访了中国多个城市,可重庆依然是我心中的最爱,尤其是这里的人,虽然有时会显得有些粗鲁,可只要懂得了重庆的文化,便会发觉他们是那样的可爱。现在我总是很自豪地把重庆称为我的家乡,我甚至也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夜晚坐在小塑料凳子上,享受着烧烤食物和啤酒带来的满足。比如现在我每周都会吃至少一次的火锅。

重庆,这座了不起的城市,通常是要等到夜晚才能真正懂得它的美丽。繁华是在南山上俯瞰建筑散发的多色灯光和舞蹈般的激光光束;而宁静是只需几分钟车程,便可离开这超现代的天际线,沉浸在一片竹林间,享受城市著名的温泉。

当然,文化的差距肯定也是会有的。我曾听说一个朋友抽出周末的时间,开了两个小时的车回家去看望家人,大家却整天呆在一个房间里打麻将。当时我觉得非常可笑,可是仔细想想,便觉得也许这就是他们家庭所习惯用的方式来分享这样团聚的时刻。印象最深的,便是我在重庆的婚礼,我不止一次的说过重庆是个奇妙的地方,它让我遇到了我今生最想遇到的人,那就是我的妻子。

每当想起来王兰曾经给我描述的重庆,我总会不经意笑起来。她说“女孩特别漂亮”,没错,在重庆,美女可谓众多,而幸运的我,娶到了最漂亮的一个!未来,我会一直与她一起生活在这里,生活在我们共同的家乡——重庆。

Chongqing, Our Hometown in Common

猜你喜欢
大伟总会家乡
张大伟作品
陈埭镇同乡总会
神奇的边界线:一不留神就出国
画与话
第三十一个蛋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恶搞时总会有乐事发生
夏天的家乡
本职工作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