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方式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用“灯油”取暖的日本人

2015-09-23 07:17谢德良撰文摄影
环境与生活 2015年12期
关键词:取暖器排气口炉具

◎本刊驻日特约记者 谢德良 撰文/摄影

原始方式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
用“灯油”取暖的日本人

◎本刊驻日特约记者 谢德良 撰文/摄影

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日本北海道等地就变成了白雪皑皑的银色世界,位于北海道上川南部的占冠村最低气温曾达到零下35.8度。当地人是如何在冰雪中度过漫漫严冬的?《环境与生活》杂志驻日本特约记者曾在北海道度过七八个寒暑,对此深有感受,且听他一一道来。

——编者

购买灯油,可以电话联系供油公司,让其用油罐车运来输进灯油存储罐里。

灯油取暖不留污迹

在日本很多地方,常有写着“灯油”字样的油罐车穿街过巷,在很多加油站也总能看到“灯油罐装处”的显著标识。初来乍到的外人不免纳闷:莫非日本现在还在使用煤油灯?可是进到屋里又都亮着明晃晃的电灯,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电灯面世前日本人曾使用油灯,他们喜欢保留传统,虽然原样称谓“灯油”,但却不是用来点灯的,而是在油灯照明的基础上开发出取暖、烧水功能。这里的灯油,是将石油蒸馏成煤油后,再在煤油的基础上加工、提炼而成的。符合日本工业规定的灯油,纯度极高,几乎能全部燃烧,不会留下斑斑污迹。

很多日本家庭根据需要在其室外矗立起灯油存储罐,通过异常牢固的细金属油管将灯油输送至室内的固定灯油炉。灯油炉可根据需要随意设定温度、定时点燃供暖,排气口通向室外。这种采暖设备虽然常年使用,但排气口及其周围几乎看不到污迹。

在日本北部等严寒地带,用得最多的是固定式灯油取暖炉。这种取暖炉的体积较大,相对沉重些。为确保常年正常使用,一般要将连接灯油炉、存储罐的输油管埋到地下,避免被践踏而破损、绊断。北海道等地常常突降暴风雪,为防止积雪盖住排气口,出现废气倒灌(会引发一氧化碳中毒),一般要将排气口设在外墙尽量高的位置上,避免将物品放置在排气口及周围。下雪时要时常查看,及时清理排气口周围的积雪。

这种炉具一般设有手工和自动调温功能,为确保室温不超过设定温度可按下节能按钮。按下定时按钮后,则能在某个设定的时间里启动炉具。比如预定早晨6点起床,一般将启动时间设置在5时30分,起床后便能感到房间温暖舒适。

除固定式灯油取暖炉外,他们还推出移动式灯油取暖炉,一般体型较小,炉具内设灯油存储罐,可由内设管道将灯油输送进燃烧处。这种炉具一般放在空间宽敞的地方,以免一氧化碳中毒。这两种取暖炉具都要与电连接,通过电能来控制。

“福祉灯油”助穷人过冬

日本是以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国家,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不管是北海道、东京,还是冲绳等南方诸岛,其室温标准一般都在20摄氏度。室温低于15摄氏度时,必须启动供暖;高于25摄氏度时,则要启动电风扇或空调。所以,在冬天进入日本家庭,一般要脱下外衣,否则会让主人觉得别扭,似乎在批评主人的房间很冷。

在北海道等天气较冷区域,每个家庭一个采暖季所用的灯油量一般在1500~2000升,按照每升69日元的价格计算,其费用约103500~13800日 元,约合人民币5175~6900元。室外的储油罐容量一般在200~1000升。

在日本,灯油销售竞争非常激烈。《环境与生活》记者曾发现,在相隔不到300米的两个加油站,同样质量的灯油,一个加油站售价为每升69日元,而另一家为每升58.3日元,相差10.7日元。灯油的售价随市价、季节而变动。

如果想买灯油,可电话联系供油公司,让其用油罐车运来输进灯油存储罐。室外设立灯油罐的用户,其灯油除了用于采暖,还可以输入室内浴池的微型锅炉,用来烧泡澡的水,这也是入冬后常常看到灯油车忙碌身影的原因。为了省钱,也有人用特制塑料灯油桶到加油站自行购买、灌装,这比输油公司运送的灯油每升便宜10日元左右。

日本市町村(二级行政区,类似“市”的级别)还有“福祉灯油”,主要是为低收入、生活困难者提供福利。市町村政府出一部分钱帮他们以相对较低的价格买灯油,以帮他们度过寒冬。

固定式灯油取暖炉(上)以及与其相连的户外储油罐和排气口

灯油盗窃现象频发

用灯油采暖也不简单,常常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不宜在温差很大的环境里长时间放置,否则灯油会变质。一般来说,质量好的灯油为无色透明状,而劣质灯油则发黄、发出异常气味。使用不纯灯油则会损坏炉具,甚至导致用户身体出现不适等。如果这些不良灯油购自商家,则将由商家承担更换灯油及负连带责任。

在灯油价格高扬的时候,各地常发生灯油被偷现象,那些窃贼常常从设在户外的灯油罐里偷取灯油。北海道警察署曾专门向用户介绍如何防止灯油被盗。有些粗心的用户将装有灯油的塑料桶放在屋外,会造成失火。

以热量计量器收采暖费

北海道石冢商店经理石冢幸子从商35年,社会经历丰富。她与记者聊起供暖话题时谈到,上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大发展以前,楼房很少,基本是平房,采暖也多是烧煤炭。

经济空前发展后,房地产商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为更好地销售楼房,房地产商采取很多供暖方式,也有烧煤炭供暖的,但更多房地产开发商选择用灯油做燃料烧水供暖:在楼房的地下室设置灯油库,旁边连接烧水的锅炉房,铺设输送热水的管道,并将其连接散热器上,这与我国北方当前的集中供暖模式相近,算是一种微型集中供暖方式。

不同的是,日本的房地产商还直接将送水管道延伸到用户的厨房、浴室里,提供生活热水。这样的供暖方式多出现在楼房密集的住宅区、学校、医院等地。它的好处是舒适、安静、不占空间、24小时提供热水。在日本,即便在同一小区里,提供供暖服务的单位也不见得是同一家,因为承建房屋的单位可能不同。房地产商为了更好地销售房屋,对供暖往往力求环保、节能。

在中国,负责收取供暖费的人常为收费大伤脑筋。而日本开发商的做法要简便得多:他们为每一户安装了非常精确的热量计量器,能把通过的热能精确地换算成钱数,用户只要按照那数字缴纳就可以了。因为是精密的仪器处理,双方很少发生争议。

日本地震频发,如果地震导致房屋倒塌,使用灯油、煤气取暖炉取暖很容易引发火灾,加重灾难的损害程度。对于用户来说,如果家内无人,可直接关停供暖,从而少交供暖费用。如果享受这类供暖服务的是国家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初中等学校,则供暖费用由政府全额负担。

重启核电站让电暖炉用户安心

在日本,除了用灯油供暖外,还有煤气取暖炉、电取暖炉以及电火炉、空调、“炬燵”等采暖方式。煤气取暖炉和煤气罐相连接,将吸气、排气口接到室外。和固定式灯油取暖炉一样,这种炉具也可以调节、控制室温等。

电气散热式取暖器,就是商场里常见的电暖气片,可移动,能自行设定合适的温度。它的好处是干净、没有噪音。但日本福岛核电站于2011年3月11日发生核事故后,日本曾关停了全国所有核电站,基本采用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成本高,直接导致电价攀升。就在很多人对是否继续使用电取暖器犹豫不决时,日本政府今夏重启核电站,使电价降低,令使用电气取暖器的用户稍微安心了些。

另一种电采暖形式是电火炉,就是国内也能买到的石英管取暖器。其特点是,当选择能量较大的电火炉时,能迅速提高室温。和上述电取暖器一样,安静、无噪音,无需更换室内空气,但也有非常不利的一面。

11月26日, 日本NHK电视台报道了一则不幸消息,截至今年3月的5年时间里,日本各地因使用电火炉、电热毯等引发的火灾415起,直接导致32人死亡。据报道,引发火灾的部分原因是:很多使用者于睡梦中不知不觉地将被子踢到脚边的电火炉上,或者将毛毯、被子、衣物等放得过于靠近电火炉。

以远红外线作为热源的电气被炉“炬燵”,发热装置就紧贴在桌子下面。

“被炉”源于中国唐朝的“行火”

在日本影视剧里常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人们围坐在盖着毯子或被子的桌上吃饭、喝咖啡。日本人的房间一般没有床,很多人就直接睡在榻榻米上,将脚伸进桌子底下,就能暖乎乎地入睡了。那个铺着毯子或被子的桌子下面究竟放着什么?石冢幸子经理为《环境与生活》记者揭开了谜底:那个盖着毯子或被子的取暖装置叫“炬燵”,中文也叫暖桌或被炉。该装置一般出现在东京、青森等地。石冢经理介绍,被子下盖的不是火炉,而是远红外线取暖器,是利用肉眼看不见的电磁波供热。该发热装置就紧贴在桌子下面,所以人们能在大冷天将双手枕在桌面上淡定地喝咖啡。

石冢经理还告诉记者,其实发明“炬燵”的并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人。唐朝时,很多日本人飘洋过海到中国学习,他们同时将唐朝人烘烤手脚的“行火”制作方法带到日本。那时,一般在陶土制品、木制器具里放入炭火等热源取暖,因为可以手拿移动使用,所以唐时称其为“行火”,直到现在,日语仍沿袭当时唐人读这两字的发音。

记者考证后发现,那“行火”其实就是俗称的“火盆”。而那些崇拜禅宗的日本佛家弟子将“行火”带到日本后,一般用木炭、煤炭等材料取暖。因为日本的房间和中国不同,他们便在屋子的中央挖出凹槽,将“行火”放入其中。

1956年,日本出现将远红外线作为热源的电气被炉。后来经过逐渐改革,最终成了现在的样子。当然,如果睡觉时还觉得冷,也可以抱着温暖的“汤汤婆”入睡。“汤汤婆”听着像个人名,其实就是热水袋。

猜你喜欢
取暖器排气口炉具
谁是“统计小能手”
野外生存的基本装备之野营篇
一种基于微气流风道设计的降温工作服
为什么不能在封闭的房间里烧炭取暖?
生物质炉具现场测试污染物排放特征及减排效果评估
工业金属冶炼加工中炉具安全运行研究
某型燃气涡轮起动装置排气口喷火爆燃分析与改进
民用飞机APU舱门排液设计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排气口设置的合理性分析
东莞市马佳厨炉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