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脚抽筋

2015-09-24 05:29龙庆祥
TopGear汽车测试报告 2015年7期
关键词:板式扭力脚跟

龙庆祥

上周末睡到半夜,右脚小腿突然抽筋。抽筋是很痛苦的事,不仅抽的时候痛入心扉,事后那块肌肉还会痛上好几天,贴上镇痛膏药能舒缓一点,但撕下来的时候又得承受另一番痛楚一一不久前消费者委员会指出市面很多美容院的脱毛广告有误导之嫌,因为世上根本没有真正所谓永久和无痛的脱毛方法,这一点我在撕膏药的时候感受至深。

为什么会抽筋?故事要由一个月前说起,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出差广西,于是公司给我配了一辆车,我拿到钥匙才知道是一辆配DSG变速器的Passat,机器是1.8TSI而不是那台万人迷2.OTSI。最初我有点失望,不过总比1.4TSI好吧。我从没开过大众的1.8TSI,不知是何方神圣,以为只是他们为充塞于1.4L和2.OL之间的应酬之作,但开了一天之后,感觉很奇妙,TSI机器宽阔丰厚的扭矩带是意料中事,但1.8L四缸机器竟然在工作范围内没有出现明显的谐震点却是异数。我把转数由怠速提升到截油为止,在空挡之下,保护程序会在四千多转截油,在截油前有一个共震点,但在此之前,它顺滑得像个电动机似的。四缸机有这样的表现好像有点违反物理定律,上网查—下,原来Passat这台机器过去两年都入选了十佳发动机,看来那帮评委的评审标准和我很相近。我很喜欢这辆车的发动机,但开起来有两点不是很适应,其一是欧洲车常见的地板式油门踏板,其二是它的干式DSG变速器,两者合起来,有一次从广西回来,在虎门大桥塞车两三个小时,当晚我的右脚就抽筋了。

这应该是我个人的问题吧,先说油门踏板,上一期在本栏也谈过欧洲车流行的地板式踏板,文中我只着重谈它的结构和渊源,对于操控方面着墨不多。原因很简单,在我的驾驶生涯里,当中绝大部分的旅程都是开日本车,欧洲车我虽然开过不少,但认真长期地开却为数不多。汽车和情人一样,短暂邂逅总是甜蜜和浪漫的,但发展下去是爱情片还是惊悚片,是要真正相处下来才知道的。跑了几千公里之后,我深深体会到,原来地板式的油门和挂墙式油门开起来分别是很大的。挂墙式脚踏的铰链离开踏板较远,无论你的脚跟位置在哪里,只要脚尖或脚掌踏到油门,需要的力量是差不多的。但对于地板式油门,脚跟放得靠后,脚尖踏在靠近铰链的位置,足踝会很费劲,把脚跟放前一点,或者整只脚掌放在踏板上,会轻松很多,但这样的话,右脚从油门移到刹车便需要提起脚掌,甚至缩起小腿。这样开,塞车时右脚快速游走于油门和刹车之间便会很辛苦了。

更甚者是它的干式DSG,双离合说到底跟发动机动力接轨的还是个离合器,对于离合器而言,摩擦接合的机会越少越好,时间越短越妙,若踩油门不够稳定和果断,电子程序有时搞不清楚到底你想怎样,起步有时难免有点顿挫,这对于大多数的驾驶入来说不是问题,甚至感觉不到什么,但我是个对于平顺驾驶的追求已经达到病态的人,管它什么手动自动双离合,我总会用尽办法并透过最精微的油门控制来跟发动机和变速器沟通。用这种方式开车堵了几个小时,我的右脚就这样英勇受创了。

欧洲是手动挡车的最后堡垒,他们从手动弄出个DSG,虽然已是自动装置,变速器和发动机的接合还像手动一样使用离合装置,非离即合中间绝无拖泥带水,这样可能更切合他们的性格。相反,藕断丝连的扭力转换器,其和稀泥的顺滑起步表现却比较接近我们的和谐文化。很多年前我在本栏提过CVT经历了长时间的困难,最终加上扭力转换器把问题解决,当时我猜想双离合会否变得一样?最近带扭力转换器的双离合变速器终于面世了,是本田推出的。日本人做车向来心思慎密,对微末细节照顾周到,这件事情由他们先做,我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猜你喜欢
板式扭力脚跟
一种带验电功能的电工扭力螺丝刀的研制
常做脚跟撞地 预防骨质疏松
羊的吻
提升阀扭力检测问题探讨
“三动”缓解脚跟痛
KD399:便装式窗帘固定架
“有板有眼”最初形容什么
我治好了脚跟痛